书籍详情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十年(1978—1987 电子书)
作者: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9-03-01
ISBN:9787502802301
定价:¥7.5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十年来,在研究领域、科研成果、科技队伍、人才培养、技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地震地质学、工程地震学、地球物理学、构造物理学和现今岩石圈动力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全国性综合性科研机构,并已成为我国地震地质研究的重要基地。
作者简介
暂缺《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十年(1978—1987 电子书)》作者简介
目录
封面
扉页
版权页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十年》编委会成员
目录
1. 前言 国家地展局地质研究所
2. 我所地展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张培仁 蒋凤亮
3. 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与研究的回顾 地下水组
4. 地震区划研究的新进展 张裕明 汪良谋 董瑞树
5. 1978-1987 年中长期地震预报工作进展 徐道一 汪良谋 向家翠 郑炳华 董瑞树 徐好民
6. 活动构造的深人研究 汪一鹏
7. 十年来的震害地质与震害预测研究 高振寰
8. 关于我所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回顾 胡毓良
9、工程地震 叶洪 蒋溥 戴丽思
10. 地壳深部构造的研究 地壳上地慢构造研究室 封面
扉页
版权页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十年》编委会成员
目录
1. 前言 国家地展局地质研究所
2. 我所地展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张培仁 蒋凤亮
3. 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与研究的回顾 地下水组
4. 地震区划研究的新进展 张裕明 汪良谋 董瑞树
5. 1978-1987 年中长期地震预报工作进展 徐道一 汪良谋 向家翠 郑炳华 董瑞树 徐好民
6. 活动构造的深人研究 汪一鹏
7. 十年来的震害地质与震害预测研究 高振寰
8. 关于我所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回顾 胡毓良
9、工程地震 叶洪 蒋溥 戴丽思
10. 地壳深部构造的研究 地壳上地慢构造研究室
11. 构造物理室十年 马瑾
12. 近代物理分析方法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八室
13. 岩石圈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 宋惠珍
14. 中国新生代伸展构造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徐杰
15.《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以及《1:400万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编制出版始末 蔡文伯
16. 年轻地质体系年代学研究的进展 陈文寄 彭贵
17. 遥感技术在地震地质中的应用 张世良
18. 计算机在地震地质领域中的应用 王启鸣
19. 我所的科技情报工作 刘杰汉
20.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奖科研项目简介 计划科研处
21. 开拓奋进,为地震科研面向经济建设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十年来地震科技开发工作进展 丁梦林
22二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情况(1980-1987) 丁梦林
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情况 洪汉净
北京地质学会国家地展局地质研究所分会活动简介 国家地展局地质研究所分会
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年轻地质年代学专业组工作简介
我所首次举办的地学夏令营获得成功
我所科技外事工作的回顾和初步设想 曹英
同国外科学家之间横向联系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 罗焕炎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是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的一条重要渠道 刘启元 陈益惠
大力加强人才建设的十年— 1978--1987年我所教育工作概况 陈树岩等
研究室机构的调整与变革 王连芳
实验室建设与进展(1978-1987) 王连芳
封底
扉页
版权页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十年》编委会成员
目录
1. 前言 国家地展局地质研究所
2. 我所地展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张培仁 蒋凤亮
3. 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与研究的回顾 地下水组
4. 地震区划研究的新进展 张裕明 汪良谋 董瑞树
5. 1978-1987 年中长期地震预报工作进展 徐道一 汪良谋 向家翠 郑炳华 董瑞树 徐好民
6. 活动构造的深人研究 汪一鹏
7. 十年来的震害地质与震害预测研究 高振寰
8. 关于我所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回顾 胡毓良
9、工程地震 叶洪 蒋溥 戴丽思
10. 地壳深部构造的研究 地壳上地慢构造研究室 封面
扉页
版权页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十年》编委会成员
目录
1. 前言 国家地展局地质研究所
2. 我所地展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张培仁 蒋凤亮
3. 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与研究的回顾 地下水组
4. 地震区划研究的新进展 张裕明 汪良谋 董瑞树
5. 1978-1987 年中长期地震预报工作进展 徐道一 汪良谋 向家翠 郑炳华 董瑞树 徐好民
6. 活动构造的深人研究 汪一鹏
7. 十年来的震害地质与震害预测研究 高振寰
8. 关于我所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回顾 胡毓良
9、工程地震 叶洪 蒋溥 戴丽思
10. 地壳深部构造的研究 地壳上地慢构造研究室
11. 构造物理室十年 马瑾
12. 近代物理分析方法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八室
13. 岩石圈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 宋惠珍
14. 中国新生代伸展构造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徐杰
15.《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以及《1:400万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编制出版始末 蔡文伯
16. 年轻地质体系年代学研究的进展 陈文寄 彭贵
17. 遥感技术在地震地质中的应用 张世良
18. 计算机在地震地质领域中的应用 王启鸣
19. 我所的科技情报工作 刘杰汉
20.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奖科研项目简介 计划科研处
21. 开拓奋进,为地震科研面向经济建设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十年来地震科技开发工作进展 丁梦林
22二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情况(1980-1987) 丁梦林
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情况 洪汉净
北京地质学会国家地展局地质研究所分会活动简介 国家地展局地质研究所分会
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年轻地质年代学专业组工作简介
我所首次举办的地学夏令营获得成功
我所科技外事工作的回顾和初步设想 曹英
同国外科学家之间横向联系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 罗焕炎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是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的一条重要渠道 刘启元 陈益惠
大力加强人才建设的十年— 1978--1987年我所教育工作概况 陈树岩等
研究室机构的调整与变革 王连芳
实验室建设与进展(1978-1987) 王连芳
封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