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
-
创新地理学焦士兴、张建伟、冯凤英、张志高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现端倪,技术与创新对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技术创新,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界兴起的诸多区域发展理论也都将创新视为决定和影响区域发展竞争力的首要因素。无论是《美国创新战略》《欧洲2020战略》,还是我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 2020年)》,都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在理论分析方面,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和土地等物质要素,而缺乏对于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的关注。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继农业与工业经济之后,诞生了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新型经济,即知识经济。在此背景下,有关创新的研究得以复兴,学术界相继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等概念体系,并在随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拓展至区域与城市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与创新地理有关的理论成果。创新地理学的理论源头可以追溯至经济学家熊彼特对于创新所做的思考。熊彼特之后,有关创新的研究逐渐分化成为以索洛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学派和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创新学派两个基本分支。创新系统的参与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等,总是客观地存在于一定的地域空间内,系统的创新效率往往取决于所在地域经济、社会、政治及制度因素的影响。基于上述原因,一些学者采用了关注空间范畴的研究方法,分别使用国家与区域等不同的地理边界来区分不同的创新系统。1994年,Feldman提出了创新地理学,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研究已是经济地理学的核心研究议题。我国学者主张建立创新地理学,一批地理学者已从人文地理的视角对“创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2014年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首届创新地理学术研讨会”,2015年在首都师范大学举 办的“2015年创新地理学术沙龙”,以及吕拉昌教授编著的《创新地理学》一书。地理学的核心议题之一就是人地关系系统,是研究地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人类的创新活动是人类与自然界联系的重要纽带之一,对人类的其他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创新活动具有典型的规律性,硅谷、北京、深圳为什么创新能力比较强?这些创新活动对区域社会经济有何影响?地理与区位因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从“空间”的视角对地球表层极为重要的人类创新活动进行研究,研究这些活动的空间规律、空间组合特征,研究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亟须有一定深度又较为通俗易懂的《创新地理学》教材。
-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潜力与地位提升研究薛洁当前全球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加速了这个变化,全球经济环境变得日益复杂,美国模式优势貌似渐失,日欧前进乏力,外在政治格局也将发生变化。但是全球一体化仍是主线,开放与协作仍将继续深化。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传统产业模式已经到了不得不变革的时刻,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一定是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将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之中。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革新,数字经济增势迅猛,而作为数字经济产业基础的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一直是高附加值的核心环节,中国经济再次飞跃的象征一定是在全球价值链中,而高技术服务业领域则占据着重要位置。本书从高技术服务业的内涵与分类入手,系统分析中国高技术服务业在国内的发展现状与集聚特征,重点研究中国高技术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及其与发达国家间的差异,测度中国高技术服务业与企业的发展潜力,为中国高技术服务业地位提升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抵押品市场与金融管道[美]曼莫汉·辛格 著 ;王永钦 张之晗 褚浩男 译抵押品如何为现代金融体系提供“活水”?? QE如何影响IS-LM曲线?? 如何利用抵押品应对美联储的利率变动?? 美债市场的流动性危机有何启示?? 影子银行的风险如何传导?? 抵押品会是全球经济复苏的突破口吗?……随着全球市场迫切寻找流动性“干涸”的解决之道,新兴市场经济体“觉醒”并积极融入全球金融管道,资产的货币化和抵押品管理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市场和决策者正在认识到这一点,并越来越关注复杂的金融管道。为了更好地理解货币政策、杠杆率和影子银行,加深对抵押品市场的认知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全球抵押品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专家曼莫汉·辛格在本书中全面梳理和更新了前沿经济学家对抵押品市场的思考,扩展了当前的思路,对抵押品市场的基本法律基础、来源和主要参与者进行了新的阐释。此外,曼莫汉·辛格还从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角度研究了这个市场的规模是如何相关的。若想真正理解现代金融体系,思考大国金融崛起的破解之道,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书。
-
民企的竞争性模仿吴昊旻 著本书关注特定制度背景下中国诸多民营企业的经营行为嬗变及其经济后果或效率损失,以借此警示理论及实务界必须充分正视“路径依赖”之下我国诸多民企已然面临的“增长困境”及其自身的治理转型问题,提请国家及地方政策制定机构应当更加重视通过深化推动国企改革及其有效治理进而促生的“正外部效应”,以有效引导诸多民企回归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化竞争正轨,进而终夯实和形成中国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增长之基”及其“国-民合力”。
-
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张晓晶,王庆著本书两位作者把《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1820年代华亭一娄县地区GDP研究》作为研究基础,并把对国家资产负债表与财富存量和财富分配进行的研究,把江南经济史研究又推进了一步。本书估算出了传统中国的张社会财富表、个财富收入比,填补了中国历史财富研究的空白,为后续更大地域范围、更长时间跨度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范例。从财富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江南社会的早期近代性,捕捉到了江南近代经济繁荣的历史基因。本书对江南这个传统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财富的研究,使得我们可以“以小见大”,深入地观察传统中国在走向近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障碍。
-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数字金融驱动机制与路径研究李健 著本书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逻辑出发,指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需要契合,金融与经济发展共生共荣。同时,探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金融发展内在要求,指出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具有包容性、效率性以及科技性的金融服务,并以此为基础,剖析了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机制,指出数字金融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使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动态平衡互补,健全多层次、多样化、互补型、功能完备和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支持。
-
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以分析产业竞争力为目的,从市场竞争类型出发,按照产品的可贸易程度和跨国公司在行业中的支配强度,对产业进行分类,得出了四种国际市场竞争类型,并根据实际材料的可获得性和产业分类的依据,对电子、汽车、服装、洗涤用品、轮胎、商业零售等6个行业的竞争力状况做了梳理。此外,本书还在最后两章探讨了利用外资与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国际经验,为上述实证分析的政策启示提供进一步的实践依据,具有较强的政策指导意义。
-
中国品牌的国际传播研究陈正辉人类生活逐渐进入品牌时代,品牌消费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消费追求。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的产品已遍及世界各地,但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尚显不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深刻理解品牌国际传播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中国品牌的国际传播研究》着重关注三个话题:新传播时代、中国品牌、国际传播;重点探讨四个层面的品牌传播:****、城市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通过文献梳理、焦点访谈、事件追踪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手法,研究在分众化、社会化的媒体环境下,在过剩化、同质化的品牌竞争下,在碎片化、个性化的消费状态下,在一体化、多元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品牌在国际传播中的优势和障碍,探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给中国品牌的国际传播提供的机遇与挑战。
-
FTA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研究黄琳琳跨境服务贸易将成为全球贸易的关键驱动因素。数字技术变革了金融服务贸易的生产和交付方式,催生了数字化金融服务的新形态。然而,数字技术在变革传统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对其国际贸易规则提出了挑战,但WTO陷入困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谈判更是难以推进,新的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规则主要体现在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FTA)中,且在规则体系和内容方面都相较GATS有了很大的革新。在国际社会尚未对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达成一致性意见的前提下,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研究一方面将为数字化金融新业态的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参与乃至引领国际规则的制定奠定基础。《FTA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研究》从市场准入、非歧视待遇、审慎例外等方面系统性地研究了当前FTA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差异,并结合价值判断法、综合比较法、文献研究法对中国进一步推动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提出了建议。同时,作者创造性地将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与破坏性金融理论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FTA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多样化及其与GATS的差异,对于指导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FTA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研究》通过细致的文本实证分析FTA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规则,对具体法律条文的规定情况进行价值判断,分析法律规范形式理性中的实质理性,找出国外经验对中国的适用性并展开深入的分析。《FTA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研究》的亮点在于运用了实证分析法,国内外虽有部分文献进行了研究,但尚不全面系统。
-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林楠 著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尝试在反映国内大循环“生产—市场—货币”基础上嵌入反映国际大循环的“国际生产—世界市场—世界货币”,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分析框架。对“双循环”人民币跨境使用本币优先外汇意涵进行界定,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金融“内外”和“虚实”两重视角出发,综合考虑货币循环的“工业流通”(实体面)与“金融流通”(金融面),并结合世界市场体系结构拓扑,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内外”和“虚实”互动关联,量化分析国际收支、汇率动态、金融杠杆率之间的“三元相平衡”,通过人民币国际化“三位一体”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