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
-
能源转型背景下的中国能源国际合作研究胡健、焦兵、张文彬 著本书基于现阶段国际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对我国能源国际合作8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一是从化石能源上游的勘探开发、中游的储运和集中输送、下游的炼制和化工、技术服务与装备制造4个方面专题讨论传统化石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二是从核能开发与利用、太阳能开发与利用、风能开发与利用、新能源产品4个方面专题讨论新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通过对各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问题展开研究,系统讨论我国国际能源合作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为新时期“双碳”目标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进一步深化国际能源合作和构建更高水平的能源对外开放格局提供经验参考和政策支撑。
-
农村人口转型与二元经济结构演化高小明 著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所特有的一种结构特征。当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的持续增长,GDP总量排名世界第二。《农村人口转型与二元经济结构收敛》一书,将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口转型纳入二元经济结构收敛的分析中,运用内生增长理论探讨了农村人口转型对二元经济结构收敛的影响机制,从而将农村人口转型作为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二元经济结构收敛的充分条件。该著作从发展经济学、人口学等多学科角度,较为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了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二元经济收敛的规律与机制,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实际价值。
-
语义可解释的群智决策郝智勇 著在诸如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测等多源异构数据场景中,多智能体系统凭借其独特的群智决策优势受到高度关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此同时,由于人工智能“黑箱”现象的普遍存在,人们在理解、管理和信任智能系统过程中面临十分严峻的问题。因此,如何增强多智能体系统决策支持的可解释性成为十分重要而富有挑战性的前沿课题之一。本书结合认知心理学中辩证推理的思想,运用论据博弈的计算模型为群智决策提供有语义的解释,探索可解释人工智能的新途径。首先,考虑辩证语义,针对决策结果的语义可解释性,分析双向论据的动态生成算法;其次,结合知识管理理论,针对决策过程的语义可解释性,构建语境知识引导的多方论据博弈模型;最后,设计多智能体博弈的对话机制,验证基于多方论据博弈的群智决策可行性,并通过与相关方法的实验比较,评估其有效性。全书建立在笔者关于多智能体辩论的研究基础之上,阐述群智决策中语义可解释的新机制,有利于拓展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多个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对提高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测等群体智能实践应用的可信度具有指导意义。本书既适合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和信息管理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以及智能决策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学者阅读,也适合关注可解释人工智能及其在经济管理方面应用的法律工作者、政策制定者、社会科学研究人士等阅读。
-
能源类国际投资争端案例集张正怡、张丽楠、郭爽、王杰 等 编译本书对2010—2019年能源类国际投资争端案例的裁决进行整理,对案件当事双方的基本情况、主要诉求和法律依据进行梳理。通过案例的分析研究,归纳出东道国和投资者之间的争议焦点,包括程序性争议,如管辖权之争、实体争议,以及公平公正待遇标准和征收等相关问题,为投资者进行海外投资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对了解和研习投资仲裁的法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蔡继明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项目号:16ZDA241)支持下的学术类研究著作。书籍在遵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及继承,从一般、特殊和个别的角度分别对政治经济学基本范畴做出新的界定,以此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基本元素和逻辑起点,结合40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揭示我国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关系和资源配置方式深刻变革的内在逻辑,一方面对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做出抽象的理论概括,另一方面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和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对外贸易等现实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以期形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初步框架,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沟通和对话架起一个桥梁和平台。
-
教育扶贫政策的国际比较袁利平等著本书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以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和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国,在全面挖掘其教育扶贫政策相关文件和政策史料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了各国教育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重要主体、制度安排和主要特征。同时,从宏观层面对九国教育扶贫政策进行了归纳性比较,全面总结了教育扶贫政策的国际经验,并对教育扶贫政策的国际发展趋势作了前瞻性思考,为后扶贫时代中国教育扶贫政策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参考。
-
全球视角的贫困测量[英] 安东尼·B.阿特金森(Anthony B. Atkinson) 著,李瑞,朱琳,阿信 译,黄云,胡熙,郭皓 校本书是不平等研究领军人物阿特金森的最后一本著作,对“什么是贫困以及全球有多少贫困”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鼓舞人心的分析。全书共十章,从测量贫困的基本原理开始,探讨如何重新测量全世界的贫困,然后讨论现有的数据实际上揭示的是什么。作者试图将国际组织对贫困的测量与各国国内的分析结合起来,对不同方法或来源所显示的贫困结构和变化的结论进行交叉核对,以提出不同方法得出数据之间的可比性问题。最后,作者还讲述了关于贫困的测量因素,利用从国别报告中得出的贫困历史趋势和结构模式来阐明有关贫困的基本问题。
-
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周振华 著本书是“周振华学术文集”产业卷之一。现代经济增长客观上提出了实行产业政策的迫切要求,但产业政策能否取得成效则取决于各国政府对产业政策的设计与运用。因此,产业政策分析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本书对产业政策展开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以建立起产业政策的完整理论基础,并在进行有关的政策分析中,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在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一些政策主张。在此基础上,本书从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本质入手,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主题,系统介绍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性地剖析了经济发展总趋势中各种产业结构变动模型,深入分析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模式。书中的研究旨在为中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取得预期的政策效果,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撑与政策指导。事实证明,作者的这一早期研究,确实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
凯恩斯文集 第14卷 通向繁荣的途径 如何筹措战争费用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1933年,凯恩斯出版了《通向繁荣的途径》这本小册子。本书提出了若干具体的政策建议,主要是增加公共开支,以期应对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的失业问题。本书中第一次提到了乘数效应的概念。虽然本书的建议主要针对英国政府,但是书中也包含对其他遭受经济衰退的国家的建议。《如何筹措战争费用》出版于1940年。这是凯恩斯将其思想和原则运用于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一次尝试。凯恩斯描述了一种宏观经济策略,可以使英国进行一场持久的对德战争,即动员所有的资源进行生产,并达到充分就业。
-
员工追随行为与创造性工作行为的关系研究王晓燕人类的组织一般是由领导者与追随者所组成的二元结构组织,作为组织成员的追随者的行为是一种计划行为(TPB),是一种考虑了追随行为控制的有效追随行为;有效追随行为可以衍生出创造性工作行为,有效追随行为的两个维度与衍生创造性工作行为的三个维度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组织支持感与包容型领导两个组织氛围变量在有效追随行为变量与创造性工作行为变量之间具有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