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
-
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及经济学分析昌敦虎著本书在我国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系统梳理我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体系建立的背景和完善的过程,从经济学视角分析政策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并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探究了区域减碳政策体系。此外,本书还基于环境经济学理论框架下的实证研究,探讨我国典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体制机制、实施效果和影响因素,并从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角度论证了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贡献。
-
节气之美·诗事 一鼓轻雷惊蛰后王福利 著“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万物的生长与季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是自然的变换,是古人的智慧,也是诗意的栖息。本书从24节气有关的诗事入手,既有诗词歌赋的近期新解读,也有文人雅士以及背后的故事和诗意,让读者在24节气的文化之旅中,看到锦绣诗事中的万千风流。
-
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研究高丹著本书梳理了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以中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的实例为论据,以多学科理论为支撑,坚持公共管理学研究范式,探讨激励性规制在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机制建构、工具选择及现实应用等问题,描绘出规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之间的博弈和合作关系。选择目前实际工作中常用的绩效评估模式,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的公共道路工程特许经营作为评估样本,通过大量调研和资料整理,对激励性规制的实践应用状况展开评估检验。
-
包容性增长与中国教育公平贾玮著在包容性增长的框架下系统的研究了教育公平的相关问题,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基本要求、实现方法和终目标与教育公平的三个组成部分相结合,结合相关的教育经济学理论运用宏观和微观数据,对中国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全面地研究。深入分析了入学机会、政府教育经费、教育减贫等教育公平领域的重点问题,为新阶段促进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升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充分发挥教育在防止返贫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持续推进教育公平提供政策建议。
-
农村金融服务深化与县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冉光和等著本书是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修改完成的专著,是金融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交叉研究中一项具有探索性的研究成果。本书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构建了农村金融服务深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统计分析了农村金融服务深化与县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服务深化与县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以及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对县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探索性地研究了农村金融服务深化促进县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与政策框架。本书开辟了金融学与农村经济学交叉学科研究的新领域,能够为经济学、金融学本科生、研究生、实业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能为各级政府的金融与农村经济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借鉴。
-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边婧 著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阐述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贸易发展现状。进而分别从“总体—国别—产品”三个层面研究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发现,从出口方面来看,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直接投资为出口替代效应,在南亚地区、独联体地区的直接投资为出口互补效应,但在西亚地区、中东欧地区的直接投资并没有表现为出口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从进口方面来看,中国在南亚地区直接投资为进口替代效应,在西亚地区和中东欧地区的直接投资为进口互补效应,但在东南亚地区和独联体地区的直接投资并没有表现为进口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所以,需要有选择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做到与不同国家优势互补,实现双方共赢。
-
绿色制造背景下的产业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王喜刚,杨慧慧《绿色制造背景下的产业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围绕学术界关注的关键问题,如绿色制造的驱动力量、绿色制造的演进、扩散机制、不同产业绿色制造水平测度和评价、绿色制造对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等展开论述,期望从理论和实证层面解释不同行业的投入产出水平、投入要素使用效率以及不同行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有助于政府对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投入要素进行有效的调节和引导,制定更为精准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
资金约束供应链中信用保险研究李红萍本书稿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资金短缺问题。贸易信贷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但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贸易信贷的融资方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违约风险,会给贸易信贷的提供方造成一定的资金损失。信用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被广泛地应用于商业贸易中。基于此,本书稿以信用保险为研究对象,考虑由资金约束的零售商、资金充裕的制造商以及保险商构成的三级供应链,探究在随机市场需求情形下,制造商应如何通过信用保险来避免零售商潜在的违约行为给自身造成的资金损失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的实际运营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同时也有效地丰富了供应链金融中风险管理的研究。本书稿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信用保险的应用条件和作用以及零售商和制造商两者的投保机制,探究了供应链参与者领导地位的变化对信用保险的应用条件和作用的影响。(2)研究了在制造商独自购买信用保险的情形下,制造商的投保额度。(3)探讨了在有两个零售商的供应链中信用保险的应用条件和作用以及两个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对信用保险的应用条件和作用的影响。本书稿将信用保险引入到资金约束的供应链中,探讨信用保险的应用条件和作用以及零售商和制造商两者的投保机制和投保额度问题,同时也分析了信用保险的引入对企业运作决策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有效地丰富了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拓展了贸易信贷融资框架下信用保险的研究;(2)补充了零售商竞争情形下信用保险的研究;(3)指导企业在信用保险业务方面的决策。
-
资源富集地区企业家精神培育机制研究郭晓川、马富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企业家精神已经成为资源富集地区发展转型的有力推手。本书将企业家精神理论、产业升级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环境理论的基本观点和资源富集地区的特殊性相结合,以典型资源富集地区内蒙古为例,分析了企业家精神对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探究了环境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并提出了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对策。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机制研究王奕俊本书以职业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是为研究对象,分析职业教育背景从业群体(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同时包含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流动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探究职业教育影响社会流动的关键因素和作用机理。从现状剖析、机理探究、政策建议三方面展开研究,全面分析评价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背景从业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社会地位与社会流动状况;实证探究职业教育对社会地位的影响效应与影响路径,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代表性样本,开展深度调研访谈,通过质性研究进一步厘清职业教育影响社会流动的内在机理;在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提升职业教育接受者社会地位、促进其社会流动的政策建议。本书适合职业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社会学等专业领域的学者和研究生,以及负责职业教育、流动人口管理等政策制定的教育管理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