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
-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22年第4期黄少安 著本书主要选取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杂志社主办、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承办的“中国制度经济学论坛(2019)”上的部分主体报告内容。《制度经济学研究》已经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www.cnki.net)、中国台湾??华艺数位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数据库(www.ceps.com.tw ),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收录来源书刊。
-
产业集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程杰贤 著本书构建了产业集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框架,遵循“理论分析——归纳事实——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在界定产业集聚与城市创新概念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提出产业集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的实证分析框架;其次,明确产业集聚与城市创新的测算方法,并对其发展趋势、城市个体差异以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再次,利用IV-GMM模型和门限效应模型检验“产业集聚是否对城市创新有显著影响”,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产业集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机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产业集聚对城市创新影响的空间效应并对其地区异质性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全文并从推动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创新的视角提出对策建议。
-
社会信用缺失问题研究徐斌本书研究了我国社会失信问题的驱动逻辑机理,首先运用规范分析方法梳理了我国社会失信问题的特性,进而运用社会调查分析方法发现体制内机构与人员的社会失信行为对全社会的失信行为存在示范性效应,因此治理社会失信问题的突破口在于体制先行,进而带动全社会跟上,从而形成社会诚信构建的力争上游大好局面。其次,研究综合运用规范分析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分别分析了社会信仰和失信监督与社会公平效率和经济发展对社会失信治理的相互关系,提出强有力的监督与虔诚的诚信信仰体系是构建诚信社会最佳努力状态,提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必须保证社会分配公平的观点,并且认为宁愿牺牲经济发展保证社会公平也是值得的。在此研究基础上本书系统地分析了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对社会失信现象影响的系统分析,提出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失信问题,但是上层建筑对社会失信治理存在巨大的反作用,系统地提出社会经济、宗教文化、所有制结构、公检法司、政府行政以及舆论监督等不同因素对社会失信治理的作用,结合我国社会相关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再次,本书研究认为社会失信治理是所涉及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主要包括失信主体与监管主体,而这些主体所构建的博弈支付函数是基于成本收入进行度量的,从而在进行一般博弈分析与重复博弈分析基础上进行决策分析,提出只有足够大的惩罚措施才能够遏制社会失信现象。进而本书以上章节分析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对社会失信问题的驱动逻辑进行系统地分析,相应地提出社会失信问题的治理措施。最后,全书提出我国社会失信问题治理的可行路径,即体制先行与司法护航、齐抓共管与信息分享以及道法并举与克己复礼等,从而为我国社会的失信治理提出了可行的治理途径。
-
数字经济时代新型孵化器竞争力研究徐梦周,杨大鹏 著区别于传统孵化器的政府主导和公益性,新型孵化器依托新的参与主体、新的孵化模式、新的孵化服务以及实现自身盈利的发展新导向,让孵化器运营回归商业本质,给我国创业孵化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和政策的激励下,全社会掀起了兴办创业咖啡、创客空间的热潮,一时间创业街区、创业小镇遍地开花,推动我国成为全球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国家。从我国孵化器发展历程来看,数字经济孕育的重大创新机遇、创业的大众化、全民化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构成了新型孵化器兴起的重要原因。而新型孵化器的大量涌现也表明我国创业孵化行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着全国创业创新体系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从实践来看,尽管有少数新型孵化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多数新型孵化器仍然面临重复建设、业务同质化、服务能力低下、难以生存等问题,行业乱象频出。其中,一些房地产企业为了获得政府补贴、市场红利,以新型孵化器的名义为楼盘“镀金”,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现象;一些新型孵化器服务内容单一,缺乏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仍然靠出租办公位维持生计,与传统孵化器并无二致;一些新型孵化器有名无实、长期闲置。可见市场繁荣的背后,运营模式落后、盈利机制不健全等弊端逐渐凸显,给行业长远发展及其对创新创业促进作用的发挥带来了极大挑战。新型孵化器是“徒有虚名”还是真正具备超越传统孵化器的行为基础?如何更好发挥出新型孵化器的作用,通过进一步提升孵化功能、增强竞争力实现创业企业的群体孵化,并带动传统孵化器的转型升级?上述问题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强烈关注,而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回答关乎我国创业创新生态的优化及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效培育,因而也构成了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RTAs 框架下数字贸易规则美式模板及其数字贸易效应研究陈寰琦近年来数字贸易发展迅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但同时也给传统贸易规则带来了巨大挑战。多边贸易体制迄今仍难以适应数字贸易的发展变化。美国是数字贸易大国。由于在数字产业上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美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数字贸易规则体系的构建,希望能为美国数字产品及服务对外输出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本着将国内法国际化的基本逻辑,美国在其主导的区域贸易协定(简称RTAs)中不断输出符合自身利益诉求的数字贸易规则。这些规则不断发展完善与演进升级,形成了一套规则体系,即数字贸易规则的“美式模板”。本书围绕数字贸易规则“美式模板”的典型特征、发展趋向及贸易效应展开研究。
-
产业互联网环境下中小制造企业绩效服务化研究张志颖,康凯 著本书针对产业互联网环境下中小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水平低的问题,研究绩效服务的目标、路径、能力和实施决策问题。引入绩效保障合同(Performance-based Contract,PBC),研究绩效服务目标,借助TOE框架探索数字技术及其互补因素对可用绩效服务和使用绩效服务的驱动路径;结合产品模块和服务模块的差异化动态关系,提出可用绩效服务配置和使用绩效服务配置能力模型与方法,基于绩效激励模型,构建绩效服务协调能力模型与方法,考虑属性权重和属性间关联性研究绩效服务评价能力模型与方法;引入产业互联网平台协调成本探寻产品绩效与预防性维修周期、预防性更换周期和备件库存的关系;面向产品运营服务归纳产品绩效测量方法、产品绩效博弈协调方法和产品运营服务模式。本书一方面从使用价值角度,将使用绩效服务纳入产品绩效服务范畴,弥补现有研究过分强调“可用性”的缺陷;另一方面,从微观运作视角进行服务化路径规律量化研究,弥补现有研究过于关注企业策略和产业发展层面的不足;第三,将备件与预防维修相结合,研究产业互联网环境下满足特定产品绩效的备件保障模型与策略,打开互联网环境下备件与维修共同提升产品绩效的“黑箱”。
-
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及对国内外贸易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孙宝文 等 著本课题深入研究电子商务对扩大内需的影响机制,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应用价值。电子商务经济是中国经济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关键引擎,其飞速发展正在彻底改变着消费者偏好及行为、企业创新与融资模式以及生产要素配置,引发了经济与社会变革,为中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战略机遇。本课题研究对引导电子商务与新兴行业发展,对全面规范电子商务服务水平,推动电子商务发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培育新兴经济增长点具有重大意义。
-
基于包容性增长视域的西部资源型地区产业空间重构及协同发展研究张荣光以西部资源型地区“一业独大、一损百业凋零”、社会矛盾凸显、区域间发展失衡和区域内典型城乡二元结构为问题导向,以包容性增长理论为支撑,以产业主动选择和区域协调发展为逻辑主线,通过对西部资源型地区资源禀赋的客观评价,将时空分布的异质性资源在产业价值链有机整合,客观分析产业与地域的空间属性,探讨区域内产业价值链、区域间产业空间的重构模式及路径选择,实现产业区域内重构和区域空间的有机耦合与协调互动,为西部资源型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
精准贫困识别和扶贫政策瞄准效果测度与评价章贵军 著本书的研究目的在于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发现贫困特征和评价脱贫攻坚期间一系列扶贫政策的减贫增收效果以及总结我国脱贫攻坚成功的经验,从而为其它发展中国家或后扶贫时期我国治理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提供研究依据。具体而言,本书结合微观经济理论、统计测度方法和微观数据从精准贫困识别和扶贫政策瞄准减贫增收两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精准贫困识别从家庭和个人两个层面识别贫困:家庭层面包括多维贫困测度、相对贫困测度、主观贫困测度、贫困脆弱性测度;个人层面根据家庭消费资源分配情况测度个人贫困。扶贫政策瞄准效果测度包括利用统计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测度政策性金融、小额信贷扶贫、职业技能培训等扶贫政策的减贫增收效果。此外,研究还系统测度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减贫弹性,同时评价区域之间协同合作的减贫效果;根据实地调查数据系统阐述脱贫攻坚的成果并总结脱贫攻坚成功的“中国模式”。研究核心观点主要有五个方面:①政策性金融扶贫项目有利于改进一般贫困户的收入和收入结构,但是,政策性金融扶贫项目可能存在瞄准偏差,其对于改进某些特殊类型贫困群体收入存在低效的可能;②研究比较发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具有不同的相对贫困特征,基于ELES模型测度的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相对贫困线表明,城乡相对贫困线差异较大,应采取不同的相对贫困标准;③中国脱贫攻坚期间的减贫成就得益于“先富带动后富”的统筹经济发展策略,东部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经济增长和改善收入不平等性的减贫弹性低,减贫成就主要依赖于经济增长促进减贫;④较低贫困线下平均年龄较高家庭脱贫率及返贫率与年龄较轻人群相差不大,而在较高贫困线下二者相差悬殊;平均年龄越大的家庭,脱贫越困难,返贫可能性却更大;⑤人口规模大的家庭中的女性户主和儿童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较大,而男性户主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比较小。此外,基于等价收入的家庭资源分配模型的研究还表明,不考虑消费规模经济可能高估家中不同特征人口贫困程度。
-
基于复杂数据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曾守桢综合评价方法的发展随着其源学科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得日益复杂,评价问题本身的模糊性使得评价数据的表达形式也渐变复杂。基于此,本书针对复杂模糊信息(包括直觉模糊集、犹豫模糊集和单值中智集等)的综合评价问题,力求突出理论方法的基础性(通用性)与实践可操作性结合,重点研究了指标同度量化处理、集成要素赋权、要素的加权合成、社会网络评价和群组评价技术,并对实践中已经或可能存在的各类误区进行讨论,探索更为适用、有效的复杂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同时也为企业、政府及相关机构提供一些综合评价与决策分析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本书可为经济、管理、人文、社科、工程、技术、农林和医卫等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事综合评价及管理决策方法创新与实际应用提供方法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