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
-
新兴经济体跨境资本流量合意区间测算研究马宇著本书首先在吸收有管理的资本账户开放的思想基础上,分析了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及资本流动突停的冲击,提出跨境资本流量合意区间的概念,即跨境资本流量处于合意区间时,资本流动不会对经济形成冲击,而当跨境资本流量超出这个区间就意味着可能会对经济平稳运行产生显著的负面冲击。其次,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测算了中国跨境资本流量的合意区间,通过门槛模型测算了新兴经济体跨境资本流量合意区间。最后,建议将合意的跨境资本流量作为资本账户管理的主要目标,以实现跨境资本流动的稳定和有序。
-
基于迁移农业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饶永恒著开展迁移农业动态变化监测的理论与方法创新性研究,模拟迁移农业对空间要素的响应过程,是缓解乃至解决迁移农业相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力途径。本书首先通过识别迁移农业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开展基于迁移农业的全域土地利用类型演替过程与景观格局重组响应研究,以期探索保存、管理和增加森林碳的机遇。其次,基于逐年期的数据开展分析,为区域土地变化路径提供了一个更为详尽的结果,为区域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管理需求提供数据和案例支持。
-
绿色贸易融资孙瑾 著绿色贸易融资涉及绿色发展、贸易融资、绿色金融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应用,是横跨经济、贸易与金融学科的前沿领域。那么绿色贸易融资与国际贸易融资、绿色供应链、绿色贸易壁垒、可持续贷款、绿色金融等有什么区别呢?在本书中读者均能找到精确的答案。《绿色贸易融资》一书既具有国际视野、也立足中国现实,既有理论框架与政策研究,也有大量案例与操作流程,既关注业务拓展与创新、也关注业务风险与监管,为广大读者开辟一个学习全新领域、前沿知识、交叉学科、热点问题的新天地。
-
外部知识获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郭颖 著本书以我国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在问卷调查、企业访谈的基础上,利用416家企业的有效数据,在开放式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背景下,构建了外部知识获取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探讨外部知识获取、绿色创新和绿色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外部知识获取与绿色创新的关系,揭示了外部知识获取对企业环境绩效和企业经济绩效的显著影响和绿色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为企业将外部知识获取有效转化为企业绩效提供理论依据和管理启示。
-
企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及其实现策略刘锦英 著近些年来,转型升级一直是中国政府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发展的主题,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立足点的企业转型升级问题也就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书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实地访谈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基于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理论,深入分析了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作用于企业转型升级的机制,解析了技术创新与价值创新之间的耦合关系并从二者的耦合关系出发揭示了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类型,剖析了企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背后的支配机制,并提出了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策略。研究成果为企业管理者选择合适的转型升级路径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参考。
-
中国妇女体育政策内容设计李敏著本书从中国妇女体育政策概念界定、历史渊源、域外镜鉴、现实诉求、政策内容体系构建、政策工具选择六大板块系统地讨论了中国妇女体育政策的概念及历史发展,系统梳理了国际奥委会、世界妇女体育工作组、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妇女体育政策内容体系,调研了中国妇女体育政策发展及需求现状,并依据意义、价值取向、目标及理念等相关理论初步构建中国妇女体育政策内容体系,为全面提升中国妇女体育参与率,推动女性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及进一步深化体育领域内性别平等提供政策保障。
-
基于危机响应的旅游地社区参与机制研究年四锋本研究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大九寨环线区域的世界遗产地九寨沟、青城山以及北川羌族自治县为案例地,以旅游地社区居民、旅游从业者和旅游管理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采集556份有效样本、现场访谈28位旅游业利益相关者以及田野调查40余天,依托旅游危机管理理论、社区参与理论、社区恢复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以结构方程模型(SEM)和偏最小平方法(PLS-SEM)为技术方法,基于旅游地社区危机响应视角,构建了以旅游社区参与获益、社区恢复力、社区依恋、社区参与态度、危机响应态度和社区参与意向为潜变量的旅游地社区参与框架模型。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科学问题、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案例地选择和相关概念界定。第二部分为研究述评和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相关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本研究框架中的重要概念维度的详细述评,总结了相关研究差异和差距,为本研究的概念框架的构建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一是依托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提出研究假设,构建了本研究概念框架。介绍了案例地的旅游发展和地震影响,以及对问卷设计、数据采集和相关计量方法选择等进行了阐述。二是分析样本数据,对样本总体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分析,对调查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介绍了访谈的相关情况,比较分析了旅游社区参与的相关特征。三是对样本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对测量模型和概念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并对人口统计学的感知差异分析和旅游社区参与结构模型的重要性—表现力映射分析四是从区域差异的视角,基于不同区域的地震影响程度、旅游发展阶段、旅游社区参与程度等影响因素,探索旅游地社区参与和危机响应的区域差异和影响作用机制。五是构建危机响应的旅游地社区参与机制框架,基于中国国情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第四部分,为本研究的结论、创新点与展望。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危机响应的旅游地社区参与“ABC” (Attachment, Benefit, Capability)框架,拓展了旅游社区参与的研究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突发危机事件的区域社会经济影响的评价与机制问题,是区域危机管理乃至灾后重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具有重大社会实践价值。旅游地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突发危机事件对旅游目的地造成极大影响,特别是旅游地社区的社会文化经济等产生重大影响,客观发展需要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理论研究。希望本研究抛砖引玉,能够引起更多群体的共鸣,共同助力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和处置重大突发危机事件。
-
比较优势与产业政策有效性赵婷 著.
-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研究李政蓉 著研究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并在政策变迁历程中把握发展脉络,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围绕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何时变、如何变、为何变”这一主线核心问题开展研究,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图卷和微观缩影角度揭示了政策变迁历程。从不同维度研究了政策样态、作用机理、政策效果、驱动因素、演进脉络等方面的问题,在借鉴“间断-均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情景对该理论进行了完善。本书对拓展相关理论在民族地区的实践运用、丰富民族学公共政策研究视角与方法、提升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水平等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
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评价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张新成本书依托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19BGL141),在产业融合、条件趋同、技术效率、耦合等理论指导下,结合新时代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从理论上阐释了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提出了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概念和评价模型,通过时空演化特征解析了两个产业融合发展不充分的现实,并借助空间溢出效应及驱动因素分析探究了两个产业融合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形成机制,对于促进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