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
-
金融风险跨境传染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刘晓宇著目前宏观审慎政策的覆盖范围有限,宏观审慎政策可能会通过国内监管范围之外的金融机构产生溢出效应,削弱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本书立足中国国情,充分考虑金融风险跨境传染现状,量化宏观审慎政策的溢出效应规模,重新评估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并模拟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收益大小,在此基础上,提出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政策建议。本书对于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和提高宏观审慎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启示。
-
新财政社会学艾萨克·威廉·马丁(Isaac William Martin),阿杰《新财政社会学:比较与历史视野下的税收》一书,展现了税收研究阐明现代社会变迁基本动力的能力。这本书所包含的14章内容,是新财政社会学对“国家艺术(state-of-the-art)”的考察,而这一学科兴起于社会学、历史学、政治科学、法学的交叉。 在本书的作者中,有一些是上述学科或其他学科中处于前沿的比较历史研究专家,而本书的主编,则致力于将税收制度概念化为变动的社会契约。本书探讨了税收政策的社会与历史渊源、纳税人同意、税收的社会与文化后果等问题,并追究税收制度与下述宏观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战争、种族壁垒的变迁、宗教传统、性别制度(gender regimes)、劳工体系等。
-
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研究丁任重 等主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新征程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奋斗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主要阐释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以及探讨了新发展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
创新集群驱动的区域发展格局郑江淮等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旧动能转换阶段,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形成的共识。近年来,中国与以美国为领导的西方发达国家“朋友圈”在贸易、技术上脱钩的事实,使得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理论和政策研究逐步聚焦于利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的有利因素,在一系列“卡脖子”技术上进行创新和突破。这成为各地区新动能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目标。但是,从创新载体的分布来看,这种创新动能在地理上呈现出明显不同于传统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很大程度上由于创新集群兴起而出现转型、升级,甚至消退。因此,本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旧动能转换路径和机制设计”(18ZDA077)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组将新旧动能转换机制和路径分析嵌入在地理载体上,探讨本地化创新机制、创新中心与外围联动机制、国家间技术互补与创新网络的形成和演变以及创新资源战略性布局等发展战略和政策思路。
-
全球城市崛起与城市发展周振华 著本书是“周振华学术文集”全球城市卷之一。本书对中国全球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及其约束条件作了详尽的实证分析,揭示了中国全球城市崛起不同于纽约、伦敦等发达国家城市的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如借助于全球生产链促进城市功能转换的逻辑过程、依赖于大规模贸易流量的流动空间构造方式、寓于全球城市区域的发展形态等。在此基础上,本书基于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开展城市案例研究,这些案例同样代表着当今城市发展最佳实践的前沿。
-
人力资本概论徐本华 著《人力资本概论》围绕人力资本这一中心命题,就关系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从人力资本理论综述、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与分析、人力资本出资制度的理论分析、人力资本的崛起与企业制度变迁、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和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思想等六个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究。在本书中,既有前沿理论,也有丰富的实践,富有创新,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本书研究在分析方法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本书吸收了国内外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成果,并将它们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2)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
-
清前期长江榷关与商品流通格局变迁廖声丰 著暂缺简介...
-
时代的期权方言 一民 著《时代的期权》是作者结合自己的艺术品投资经历和价值投资理念而撰写的一部对艺术品投资的价值投资属性进行探讨的图书。本作在某种意义上是开创性的,价值投资的开创者们,例如格雷厄姆、巴菲特、芒格,都没有关于艺术品投资的阐述,巴菲特甚至认为艺术品买卖是非理性的投资行为。《时代的期权》梳理了中西艺术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西方艺术史,运用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对艺术品投资与价值投资的相通性做出了自己的研究与阐述,为貌似充满投机、非理性的艺术品市场,梳理出了一条隐含的价值法则:艺术品是否承载有力的时代信息,决定了艺术品的价值。
-
美国工业化转型时期农民状况研究原祖杰本书对美国工业化转型时期农民状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较为全面地探讨了美国历史上从早期自耕农性质的小农场经营到19世纪后期农业全面市场化过程中农民命运的变化,重点分析了工业化转型对农民境遇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联合与抗争,让学术界对这个数量庞大却相对沉默的弱势群体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过去三十年中国美国史研究的短板,也为全面认识世界现代化转型做出贡献。 研究19世纪美国工业化时期的农民问题,对于我们理解工业化大趋势下农民面临的困境、探索现代农村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美国农业资本主义问题的研究和思考,总结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们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
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考研网 编本书是黄达主编的《金融学》(第5版)[货币银行学(第7版)]的学习辅导书。本书遵循该教材的章目编排,包括5篇,共分29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部分是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部分章节精选名校考研真题,并提供详细答案;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结合本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对该教材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