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
-
镇海楼李穗梅镇海楼,乃五岭以南第一楼,由朱亮祖肇建,历经明清地方官员主持维修。本书不仅介绍镇海楼的历史,还介绍了其周边胜迹、其名人故事、古今咏颂等内容。通俗易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是一本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性书籍。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本书对其丰富的内涵进行了发掘、整理和研究,从而形成《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岭南文化知识书系》是一套普及读物,有利于广大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内涵有所认识。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
-
新世纪丝绸之路旅游孟昭勋、李树民暂缺简介...
-
双泉古里郭洞何胜云郭洞村位于武义县城之南约20公里,村的东西两面有群山夹峙,山中有宝、漳二泉终年流水不断,合成溪河自南而北贯穿全村。因村落处于群山之中,四周层峦环抱如郭,幽邃如洞,故称郭洞,又有双泉,所以在村口城墙门头上刻有“双泉古里”四个大字。据史料记载,远在宋朝就有人在这里居住,元朝中叶,何姓族人何寿之自武义县城迁居于此,子孙延绵而发展成为当地第一姓大族,使郭洞成为一个何氏家族的血缘村落,传沿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 郭洞村范围不大,处于两山夹峙之间,东西宽约250米,南北长约900米,自南而北,分为郭上与郭下两座村落,两村首尾相接,处于溪河之东为郭下村,面积略大于郭上村。两边山上自古以来林木昌盛,有南方红豆杉、红皮树、虎皮楠、浙江樟等名贵树种和大量乔木与灌木。它们不仅提供薪火燃料,也可调节气候,使村里冬不过寒而夏免酷暑。村之北,自武义县南行,渐入两山夹峙的盆地,先后经过三道关口,在第二道关口的西侧山上建有鳌峰塔一座成为标志。第三道关口即为村之北面水口,东西两侧山峰直落,水口只有100米宽,溪河自南而北流出村口,溪河之上横架石桥,桥上建亭,桥旁建有寺庙海麟院与文昌阁。在寺庙与山脚之间建有一道城墙。水口的如此经营不仅具有收财纳福的风水象征意义,而且形成为极佳的景观。郭洞的上下两村均建有何氏家族的祠堂,郭下村还有几座各房派的称为厅的小祠堂。两座村内都保存着相当数量的一批明、清两代建造的住宅,从简单的一字形到三合、四合院以及不规则的变异形,其中不少住宅都有形态多样的门窗,这些门窗和房屋梁枋上附有精美的木雕。郭洞村至今仍保持着原有的自然环境与村落格局,村内新建筑不多,是一处具有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的古代血缘村落。
-
杭州的古桥马时雍暂缺简介...
-
洛水瀍河映王城端木赐香 著当历史的面纱一层层褪去,山西商人在历史上制造的辉煌与奇迹慢慢在世人面前展现,时至如今,他们留给后人的财富依然很多。这些财富中,无形的,是山西商人的经商理念与诸多人文启示;有形的,是晋派建筑艺术,当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山西老宅院时,山西商人留在洛阳的两处建筑——山陕会馆和潞泽会馆,自然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明清的山西商人已风云不再,这两座会馆却以无声的形式,凝固的音乐,弹奏着山西商人曾经的辉煌,走进这些建筑,发现山西商人的生活点滴与商业足迹,体会山西商人的商业理念与地方人文,感受山西商人的文化之脉与建筑风格,触摸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底蕴与价值伦理,并遗过它们,看中西建筑之文化差异与路径依赖,以期对现实社会有所启迪与借鉴,实在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
黄河汴京徐府街李驰 著古城开封因宋都而闻名中外。汴梁城不仅是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在其之后的很长时间仍然交通便利、水路畅通、商业繁荣。明清时期,南来北往的行商一度云集于此,并在这帝王之地设立行会,修建会馆。其中,山西、陕西、甘肃三省商人修建了山陕甘会馆。本书以明清时期开封商业经济发展、晋商的兴衰为历史背景,通过描述山陕甘会馆典雅精致的建筑群落、精美华丽的木雕、石雕、砖雕“三一绝”,以及会馆陈年旧事的述说,使山陕甘会馆成为折射明清时期开封经济、社会风貌的一面镜子。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山陕甘会馆,不仅记录了开封曾经容光的历史,也记录了她历经苦难的历史,更记录了她催人奋进、珍贵并弥足典藏的历史。
-
漕运重地周家口徐永杰 著明清时期的会馆是商人公议、集会、娱乐的场所,保存至今天的约有几百座,以山陕商人所建造的居多。这些会馆就像活化石,集中体现了明清商人的经商理念和世俗文化,当年曾是漕运重地的周口所修建的关帝庙就是会馆中的卓越代表,这所会馆为三进院落的仿宫殿建筑群,其建筑艺术以木雕、石雕见长。每座大殿的额枋和雀替都是木雕精品,二龙戏珠和凤游牡丹是其两大主题,拜殿三面透雕凤游牡丹的雀替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石牌坊和石栏板构成了独特的石雕乞术长廊,使人流连忘返;桂础上雕刻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今日观瞻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教育意义。除建筑艺术外,本书还涉及宗教、戏剧、祭祀等知识,读者在品评优美的建筑艺术大餐的同时,也能体味其蕴含的文化意义。
-
点击中国魏光普、周俊全、周富浩《点击中国——历史上的今天》是以介绍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丰富读者的历史文化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以弘扬爱国主义、传播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为主要宗旨的大型历史读物。本书内容主要可分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民族节日三大部分。其中历史人物部分收编了前8世纪西周时代至2001年底的一些已故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历史事件部分收编的是前8世纪西周时代至2001年底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特别是以近300余年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居多。民族(民俗)节日部分则收入了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的重要节假日,也包括重要的纪念日和国家节假日。本书除了民族节日部分含有一些传说想象的内容外,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是根据正规史书资料编写,力求忠实于历史,并无虚拟的内容。在编写时,对一些史实资料作了认真的考证,尽量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对众说不一的历史问题,以一说为主,并存各说。全书注重客观性、正确性、科学性、学术性、时代性和可读性。
-
水道寻往天津图书馆 编清光绪末年,国门洞开,受西学东渐的影响,有志之士纷纷倡建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当时担任直隶省提学使的卢靖先生向光绪皇帝奏请,倡建直隶省图书馆,获准建馆,并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建成。直隶省图书馆便是天津图书馆的前身。建馆伊始,满汉官吏纷纷捐献自己的藏书,由此奠定了本馆藏书基础。以后通过捐赠、拨交和采购等多条渠道,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馆藏图书总数达到了300余万册,以藏书宏富和影响,跻身全国十大图书馆之列。丰富的馆藏文献,为我们参加《清史·图录》项目提供了前提条件。我们为《清史·图录》数据库项目提供了有关清史图片资料近7000幅,包括多个门类,而舆图类的特点最为鲜明,所以,本次我们选录舆图作为《图录丛刊》的首批图书予以出版。本书收录水道图和古迹图等两大类图籍,其中包括《治河全书》、《山东省黄河图说》、《山东黄河全图》、《山东黄河简明全图》、《水道提纲》、《保定府属河图》、《冀赵深定易五直隶州属河图》、《正定府属河图》等水道图8种,《大沽炮台图》、《圣驾回鸾行宫图》、《文登威海等地古迹图说》等古迹图3种.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水利是其重要的制约因素。《治河全书》收录了大量的水利图像,具有重要的价值。该书是康熙四十二年张鹏翮在河道总督任上时,将皇帝巡视河工之上谕、历任河道总督治理京杭运河、黄河、淮河及诸泉的奏章等纂辑而成。书中绘制了诸河诸泉之图甚多,共有24种,均为彩绘本,主要是《运河全图》、《黄河全图》、《淮河全图》、《卫河图》、《下河图》、《五水济运图》以及山东诸县的各泉图。各图绘制十分写实,于各个河段的险工描绘细腻,其中有不同形式的闸、坝,诸如滚水坝、乱石坝、土坝、圆形坝、十字形坝、“竹络坝”以及砖闸与板闸等水利工程,并且记录沿线各地水道水域变迁,同时还真实地绘制了各河道沿岸城郭形制、名胜古迹,是研究京杭运河、黄河和淮河等治理情况以及城池发展的重要文献。而《水道提纲》之水道图,则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齐召南编著的有“清代水经”之称的《水道提纲》的附图。《水道提纲》共28卷,洋洋约67万字,但各家图书馆现存的版本均不见图像,所以其价值非常之大。从这部《水道提纲》的书衣上书签所题“齐大宗伯水道□□”,可以推知即为齐召元所撰,齐召元曾任礼部侍郎,故而后人可以如此题写书名。该书详细绘制了各水道流汇情形,应是在齐召元参与皇朝舆地测量的基础上所绘,因而其准确性不可质疑。此外,关于水利图,还有清后期黄河诸图以及直隶各府州县图。关于黄河治理更是历代治河之重心,图上以文字记录某处漫口与合龙的具体时间、河兵驻防情况等,对于研究黄河史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直隶各图按照分县的原则绘制境内水系,非常详尽,形式基本一致。各河图对每个州、县河道绘制都很详细,在重要的河工地段以红签标注各处筑堤建桥,挑宽分流等各种情形,是当时详尽的治水记录。清朝直隶水利是一个大问题,所以直隶三种舆图很有价值。而且,这三种水道图的还有交叉重复部分可以互相比勘。关于古迹图,主要是彩绘本《圣驾回銮行宫图》、彩绘本《文登威海等地古迹图说》、清后期郑介成绘《大沽炮台图》。《圣驾回銮行宫图》绘制了皇帝从关外奉天宁远州向西行,至通州境界止回銮京师的各行宫,共经12站,于每站开始首页之右上角,以明黄绫题圣驾回銮第几站至行宫多少里驻跸等字,每站驻跸一个行宫或一个大营。按其装帧形式,可以推断此图基本是皇宫之物流散外传的,应为当时的进呈孤本,其价值更为凸显。彩绘本《文登威海等地古迹图说》,以图说的形式,详细描绘、记载了文登八景和威海八景。举凡名胜古迹,村名道里,一一详明。尤其是以当时的社会基层组织“都”为单位,图说进一步记载各村保甲数量情况,诸如多少村多少甲多少牌多少户多少口等,表现深度到达社会最基层的细胞,超乎一地古迹指南的初宗,等同于详尽的乡村行政图与人口统计表,所以,其意义已超出舆图的原始功能,并且成为研究社会史重要的资料。清后期郑介成彩绘《大沽炮台图》,按图的背面收藏者吴宜常的题识文曰:“大沽炮台庚子联军入寇为平毁。此图盖建筑之初奏呈图样。民国以来,由清廷散遗,余得之于宣内小市。回忆庚子后,此炮台被外人威劫,不能重建,深为国耻,存此可作我国历史一大纪念。己巳秋吴宜常识于燕寓”;并从此图正面左下角所题“臣郑介成恭绘”,可以确认此图确是当时进呈本。图中详细绘制了各炮台与营堡设置,可以明晰当时炮台建制之完备,对于研究军事史具有重要价值。而对比庚子之乱后大沽炮台的残垣断壁,也可以想见当时战斗之惨烈。以上各图除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外,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每幅彩图,都以工笔绘制,宛如一幅画卷,另观者赏心悦目。
-
走进西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中国铁道学会 编青藏铁路把西藏与祖国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在西藏社会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于改善西藏各民族人民群众生活,对于提高西藏对外开放水平,对于加强各民族间交流、合作、团结,对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阍地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它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经济线、团结线、生态线和幸福线,是一道巩固祖国西南边防的坚强屏障。为了帮助广大赴藏者更好地了解西藏、认识西藏、爱护西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普及出版社共同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简明通俗、图文并茂的《走进西藏》这本小册子。希望此书的出版不仅能给读者提供有关西藏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激发读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当您欣赏着羌塘草原上奔跑的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可爱的野生珍稀动物,兴致勃勃地游览风景名胜感受高原风光时,一定要爱护西藏的一草一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珍爱青藏高原的碧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