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
-
肇庆鼎湖山余秀明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首,距肇庆城区东北18公里。因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学者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 。 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又成为我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基地。鼎湖山面积1133公顷,最高处的鸡笼山顶高1000.3米,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常绿阔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森林类型。而保存较好的南亚热带森林典型的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原始森林。鼎湖山因其特殊的研究价值闻名海内外,被眷为华南生物种类的“基因储存库”和“活的自然博物馆”。本书为“岭南文化知识书系”之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肇庆鼎湖山。
-
探访中国稀世民居刘志刚 著即将出版的这本《探访中国稀世民居——海草房》就是对海草房进行保护的一个具体环节。作者刘志刚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烟台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近年来,他开始关注民俗摄影,由摄影选点而走向对海草房的调研,再走向对历史文献的思考与研究,长达6年。他没有将文字与镜头仅仅定格于海草房的审美意趣,而是延伸到了对海草房历史成因的辨析,对海草房建筑样式、建房习俗的记录,对以海岸房为核心的胶东传统海洋文化的全面梳理,如渔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间俗信、节令习俗、人生礼仪等。在这些记述中,他更没有忘记生活在海草房里的人,渔村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们的生活及变迁勾勒出了胶东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最后,作者还针对海草房的现状提出了保护性的建议。这种研究与思考难能可贵,它提供了一个较全面的海草房文化的历史生态档案,为下一步当地海洋文化生态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海房分布在山东半岛东端荣成一带的沿海渔村,是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样式。它以天然石块筑墙,墙体低矮;浅海生长的海苔草铺设屋顶,屋顶高耸,海草茂密厚实,层次多,屋面坡度陡,形如木船。了解海草房的人都知道,与黄土高坡上的窑洞一样,海草房与当地的地貌、习俗有着很大的关系,也是胶东半岛渔民们的一创举,是人与自然相融相生的典范。
-
长安胜迹朱立挺 著本书在充分占有古人今人汇集或撰写的有关西安山水风光与人文遗迹论著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细读精研,再参照当今一些考古发掘与研究效果,结合自己的实地观赏考察与现场体验进行撰述,企望从中探索一些在新时代里,以新的视角研究、记述山水与人文胜迹的途径。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山水胜迹”,其内容包括西安境内的一些重要的山峰、塬地、峪道、河流、陂池及关隘、津渡;下篇为“人文胜迹”,记述西安境内主要的古人类遗址、周秦汉唐都城遗址、帝王陵墓、墙垣楼阙、寺观庙宇、文教胜地。对山峪原隰河湖池沼等自然景观,既注重吸收现代自然理学的科学知识,也着力揭示其文化内涵;对人文胜迹,除述明其古今演变历程,还结合地域环境与文化,展示其风貌特点。在行文明,融入不少古诗词佳句,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
唐代交通图考严耕望 撰本书为严耕望先生史学著作的代表作,颇受国内外史学界的推崇。本书考订唐代的交通地理沿革,以区域分卷,按京都关内区、河陇碛西区、秦岭仇池区、山剑滇黔区、河东河北区、河南淮南区分为6卷,以路线为篇,如长安洛阳驿道、长安太原驿道等路线,考论沿途所经州府军镇、馆驿津梁、山川形势、道里远近,并及古迹诗篇,引证史料繁富,考订详核,每篇考论结果,皆绘制地图,颇便读者了解和应用。
-
大王陵王双本书将一层层地拨开笼罩在古代贵族陵墓上的历史疑云,从陵墓的主人的身世、墓址选择的方法,陵墓建造的过程、墓主下葬后陵墓的变迁以及与之相关的或美好或诡异的传说,向您介绍一些比较著名的帝王以及贵族的陵墓,尽可能地为您提供现有的最全面的陵墓资料。比如出土了千年不腐女尸的马王堆汉墓有一层厚达1.3米的白膏泥,它可以从唐太宗时改成了因山为陵?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和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处吉壤,那是怎样一块风水宝地……在这些古代的陵墓中,有的深埋地下千百年后又轰动世间,有的则一直默默沉睡或者疑团重重甚至找不到遗迹,有的则一直默默沉睡或者疑团重重甚至找不到踪迹,有的陵墓依然保存完好没有被挖开过,有的却不止一次地遭到盗墓者的洗劫,还有的经过合法控掘与保护。那些被盗陵墓里埋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被合法挖掘的有什么惊世的发现?
-
大故宫盛时泰六百年间,有多少人在这紫禁城演算勾结钻营,窃取皇权?又有多少冤魂浪荡于宫闱之间?有多少人在这古老殿堂里机关算尽,争宠涉政?又有多少帝后名妃在这里香消玉殒?年轻的明英宗与钱皇后,一个,度过了屈辱的阶下囚生活,风霜憔悴;另一个,花样年华却瞎一目瘸一腿,已不是昔日的花容月貌。夫妇重新相见,相拥而泣。 祖宗260年沉重的荣耀与辉煌把崇祯皇帝压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忍不住凄然狂笑,在城头敲响洪钟,那钟声在寂静的紫禁城上空回荡着,却久不见来者。 一百五十多年前,禁卫森严的紫禁城内,竟然有一个小贩在靠近皇帝起居的养心殿的隆宗门摆起摊点,开始叫卖馒头。 年少的宣统皇帝,虽万尊之躯,却戴着副西洋眼镜,骑着辆自行车在紫禁城里遛着弯儿……
-
梁园王建玲《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由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与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共同策划、编辑,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本书为其中之一的“梁园”分册,具体包括了:梁园古今、梁园造园特色、梁园主要景区、梁氏名人选介等方面的内容。
-
中国西部宁夏译者:昝继芳 译;昝继芳 译考察中国历史地理时空,宁夏的地理位置正当中原农耕文化、北方草原游牧文化、西域中亚文化碰撞交融的地区,六盘山与贺兰山横亘南北,黄河、泾水与清水河穿境而过。这种特殊的地理格局决定:这里是历史上多民族生存、融合和活动的舞台,更是多元文化生成、繁荣和传播的驿站。宁夏历史文化地理及其变迁,就是在这个时空中走过来的。本书是一部较为系统地研究宁夏历史文化地理的著作,对宁夏历代政权建置及其变迁作了详尽考述,对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丝绸之路文化、长城文化、岩画文化、石窟文化、宗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等作了细致的描绘和论述。移民开发与生态变迁,依附在厚重的黄河文化与农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历代政权的变迁与多元文化的发展;军事文明,体现的是宁夏地域文化的另一特殊表现形式,包括重大军事事件和重要军事人物;明清以来编撰并传世的地方志书,是承载宁夏地方历史与文化的渊薮。从文化地理意义上,体现的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西域中亚文化大融合的背景。本书力图将宁夏历史文化地理的发展与演进过程放在中国历史进程与多元文化融合的历史时空中考察,以全新的视角诠释和再现了宁夏历史文化地理的整个过程。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包括田野调查资料;力求史笔、议论与才情三者的结合。本书为英文版。
-
图解山海经徐客 编著富有伟大想象力的上古奇幻全书,白话全译彩图本。4830种神兽、2665种奇木、132个国度,闻所未闻,匪夷所思。320幅最珍贵的古版插图,选自10部国宝级版本,全新彩绘着色。特别添加30幅《山海经》研究专家张步天教授的独家考据地图,指明古地址的现代方位。《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被认为是一部富有神话色彩的最古地理书;也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物种演化、地理变迁的传奇之作。主要记述了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以及诸多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中国古代也一直把《山海经》作为史书看待,它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馀不敢言之也。”在物欲横流、市声喧嚣的现代社会,对于习惯“快餐式阅读”的现代人来说,它是一片静土,是远古时期极富想象力的百科全书。通过它诡异的文字与形象的绘画,让我们依稀解读那些或已进化、或已绝迹的远古生命;了解我们的祖先几千年前的生活和思想;感悟那天、地、人、兽的无穷奥秘。《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奇特的古代佳作,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生物、医学、水利、矿产等方面内容。《山海经》乃中国文化的珍品,是中国古人想象力的集中体现,深刻并鲜活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种种神话传说。本书汇聚了几乎所有今人可能收藏到的《山海经》图文版本,全面呈现这部中国上古时代最奇幻与瑰丽的想象之作。除了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从事创意产业的艺术家、设计师、动漫创作者、广告从业者、游戏开发者和爱好者、玄幻文学家等人士能够从此书中获取无数灵感,同时,作为一部传统文化经典的图文大全,本书也非常适合家庭收藏。
-
朝阳北塔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北塔博物馆 编朝阳北塔同其他中国古代建筑一样,不仅是中华民族文物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我向来主张,科研工作是古建筑保护、维修和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几乎每一个重大项目的维修工程都要以科学考察研究为先行,保护、维修本身就是一个科研项目。参与朝阳北塔维修工程的组织者、设计施工者和专家学者们,真正是把维修工程当作一个科研项目来进行的,而且做的非常好。我认为此一工程是古建筑维修与考古、科研相结合的一个成功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