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重大自然灾害时空对称性再研究
作者:延军平 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15-10-01
ISBN:9787030457691
定价:¥8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准确判断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趋势是灾害研究的关键。《重大自然灾害时空对称性再研究》应用对称性原理,通过可公度方法提取自然灾害的对称性结构规律,研究京津唐地区自然灾害、台湾地震、汾渭盆地地震、长江流域旱涝灾害、淮海流域旱涝灾害、黄土高原旱涝灾害、新疆气象灾害、秦岭南北旱涝灾害和西北中部旱涝灾害等典型区域的自然灾害时空规律,寻找自然灾害发生的时空窗口期,对相关区域重大自然灾害未来趋势进行了初步判断。应用对称性原理创新地理学研究方法,通过探寻时空规律、构建时空结构和判断未来趋势,为认识重大灾害时空对称性规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提高我国灾害综合风险防范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重大自然灾害时空对称性再研究》内容翔实,观点新颖,说理充分,图文并茂,可供我国灾害统计、灾害地理和地理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及高校师生参阅。
作者简介
延军平 等著
目录
前言
第1章 西部生态安全顶层设计与灾害统计研究
1.1 生态建设制度评价及完善途径选择设计
1.1.1 研究意义
1.1.2 总体框架、预期目标和基本内容
1.1.3 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行性
1.1.4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2 西部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环境保护战略顶层设计
1.2.1 研究意义
1.2.2 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
1.2.3 研究思路和研究路径
1.2.4 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技术路线
1.2.5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2.6 创新或推进之处
1.3 西部生态脆弱区重大生态安全风险识别、管控与应急处理设计
1.3.1 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
1.3.3 学术思想理论、学科建设发展、资料文献发现利用等方面的预期目标
1.3.4 研究思路和研究路径
1.3.5 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技术路线
1.3.6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 重特大灾害社会风险演化机理及应对决策设计
1.4.1 研究价值
1.4.2 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
1.4.3 研究思路和研究路径
1.4.4 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技术路线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L4.5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6 创新或推进之处
1.5 科学技术创新与计算灾害
1.5.1 关于创新
1.5.2 技术与科学
1.5.3 计算灾害
L5.4 本书研究内容的前沿性
1.5.5 前期研究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第2章 汾渭盆地地震灾害时空对称性
2.1 研究区概况
2.2 汾渭盆地历史地震灾害时空特征
2.2.1 历史地震时间特征
2.2.2 历史地震空间特征
2.2.3 历史地震与月相相关性分析
2.3 汾渭盆地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2.3.1 汾渭盆地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2.3.2 北段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2.3.3 中段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2.3.4 南段地震灾害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2.4 汾渭盆地地震相关机理分析
2.4.1 汾渭盆地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2.4.2 汾渭盆地地震与月相相关性分析
2.4.3 汾渭盆地地震与地球自转相关性分析
2.4.4 汾渭盆地地震与鄂尔多斯地块相关性分析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台湾地震灾害时空对称性
3.1 研究区概况
3.2 台湾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2.1 台湾(含附近海域)Ms≥7.1 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2.2 台湾陆地Ms≥6.7 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2.3 东南地震带Ms≥7.1 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2.4 东北地震带Ms≥6.2 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2.5 西部地震带Ms≥7.1 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3 台湾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3.1 台湾(含附近海域)Ms≥7.1 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3.2 台湾陆地Ms≥6.7 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3.3 东南地震带Ms≥7.1 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3.4 东北地震带Ms≥6.2 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3.5 西部地震带Ms≥7.1 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4 台湾地震相关机理分析
3.4.1 台湾地震与板块运动相关性分析
3.4.2 台湾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3.4.3 台湾地震与地球自转相关性分析
第4章 京津唐地区重大灾害时间对称性
第5章 长江流域旱涝灾害时间对称性
第6章 西北中部地区早涝灾害时间对称性
第7章 秦岭南北地区早涝灾害时间对称性
第8章 黄土高原旱涝灾害时间对称性
第9章 新疆气象灾害时间对称性
第10章 淮河流域旱涝灾害时间对称性
第1章 西部生态安全顶层设计与灾害统计研究
1.1 生态建设制度评价及完善途径选择设计
1.1.1 研究意义
1.1.2 总体框架、预期目标和基本内容
1.1.3 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行性
1.1.4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2 西部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环境保护战略顶层设计
1.2.1 研究意义
1.2.2 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
1.2.3 研究思路和研究路径
1.2.4 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技术路线
1.2.5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2.6 创新或推进之处
1.3 西部生态脆弱区重大生态安全风险识别、管控与应急处理设计
1.3.1 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
1.3.3 学术思想理论、学科建设发展、资料文献发现利用等方面的预期目标
1.3.4 研究思路和研究路径
1.3.5 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技术路线
1.3.6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 重特大灾害社会风险演化机理及应对决策设计
1.4.1 研究价值
1.4.2 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
1.4.3 研究思路和研究路径
1.4.4 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技术路线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L4.5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6 创新或推进之处
1.5 科学技术创新与计算灾害
1.5.1 关于创新
1.5.2 技术与科学
1.5.3 计算灾害
L5.4 本书研究内容的前沿性
1.5.5 前期研究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第2章 汾渭盆地地震灾害时空对称性
2.1 研究区概况
2.2 汾渭盆地历史地震灾害时空特征
2.2.1 历史地震时间特征
2.2.2 历史地震空间特征
2.2.3 历史地震与月相相关性分析
2.3 汾渭盆地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2.3.1 汾渭盆地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2.3.2 北段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2.3.3 中段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2.3.4 南段地震灾害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2.4 汾渭盆地地震相关机理分析
2.4.1 汾渭盆地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2.4.2 汾渭盆地地震与月相相关性分析
2.4.3 汾渭盆地地震与地球自转相关性分析
2.4.4 汾渭盆地地震与鄂尔多斯地块相关性分析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台湾地震灾害时空对称性
3.1 研究区概况
3.2 台湾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2.1 台湾(含附近海域)Ms≥7.1 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2.2 台湾陆地Ms≥6.7 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2.3 东南地震带Ms≥7.1 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2.4 东北地震带Ms≥6.2 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2.5 西部地震带Ms≥7.1 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3 台湾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3.1 台湾(含附近海域)Ms≥7.1 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3.2 台湾陆地Ms≥6.7 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3.3 东南地震带Ms≥7.1 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3.4 东北地震带Ms≥6.2 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3.5 西部地震带Ms≥7.1 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4 台湾地震相关机理分析
3.4.1 台湾地震与板块运动相关性分析
3.4.2 台湾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3.4.3 台湾地震与地球自转相关性分析
第4章 京津唐地区重大灾害时间对称性
第5章 长江流域旱涝灾害时间对称性
第6章 西北中部地区早涝灾害时间对称性
第7章 秦岭南北地区早涝灾害时间对称性
第8章 黄土高原旱涝灾害时间对称性
第9章 新疆气象灾害时间对称性
第10章 淮河流域旱涝灾害时间对称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