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理论
-
城市的记忆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著暂缺简介...
-
英国·考文垂罗清云、[英]艾莉·哈罗维尔 著英国·考文垂(中文版)
-
老北大校园简史鲍宁 李丰耀 李辰本书主要讲述老北大自建校(京师大学堂)的校园空间拓建历史。 现代校园的出现,是城市与教育近代化的产物。老北大(前身为京师大学堂)自清末建校以来,经历了校园空间从无到有、逐步拓建的过程:从清末改造旧式公主府,到民国时期增建新楼、拓展校区,再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形成三院五斋的校园核心格局,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宿舍、操场等新式要素基本完备。抗战胜利后,老北大的校园建设又有所发展。直到1952年,北大整体迁往燕园,生长于老城中的现代校园才最终结束它的历史使命。在近60年的校园空间变迁历程中,北大师生的校园生活、空间认知也不断发生着改变,人与校园的互动呈现出丰富的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校园记忆。
-
德国·德累斯顿[德]埃贡·施皮格尔、陈民 著,陈民 译德国·德累斯顿(中文版)
-
九姓渔户风俗研究谢一彪越文化研究丛书一种。九姓渔户乃明以来陈、钱、林、袁、孙、叶、许、李、何九姓,被贬入钱塘江浮家泛宅的“水上贱民”。目前有关九姓渔户的研究专著很少,仅有渔户方言田野调查较有理论深度;有关研究渔户的论文也极为稀少,仅为个位数,大都为浅层次的直观描述。本书重点介绍了九姓渔户的渔业、货运、客运、排运、拉纤等内容,介绍了九姓渔户独特的习俗及信仰。本书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渔户这一特殊群体的了解,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
历史脉络视角下大运河遗产整体性价值评价王燕燕本书借鉴国外大型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研究了基于历史脉络的大运河遗产整体性价值评价的体系与方法。通过梳理和分析大运河的历史演变,提出大运河遗产的历史脉络,并由历史脉络归纳整理运河遗产类型;其次提出基于历史脉络的运河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进行权重赋值,最后以运河苏南段为例,对苏南段大运河的遗产进行调研统计和价值评价。
-
波兰·华沙张桐、[波]达昕 著波兰·华沙(中文版)
-
国际和平城市丛书刘成 主编暂缺简介...
-
明代东南一胜境方坚铭本书是2012年我社出版的《“永嘉场”地域文化研究——明代东南一胜境》之修订版。本书是海内外shou 部以明代永嘉场为考察中心系统地研究永嘉场地域文化的专著。不但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永嘉场地域文化的特色,而且初步总结和探讨了明代永嘉场地域文化崛起的原因,并围绕明代四大家族,即李浦王氏、普门张氏、英桥王氏、七甲项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考察其生平历履、宦绩学业、文学成就,以及对明代政治、文化的影响。本书还首次提出“永嘉场学”的观念,认为随着永嘉场地域文化研究的深入广泛,有望形成永嘉场学,成为温州学的重要分支。
-
陆大道文集陆大道本书为陆大道院士数十年研究成果集合于一体的文集,综合叙述了陆先生科研生涯中研究方向与研究重点的逐渐变化与调整、若干研究领域的简要回顾,主要包含了在工业布局与工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际问题、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与城镇化问题、首都北京的国家高端服务业经济中心功能的定位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我国重大交通与能源工程、中国国情与国家发展战略问题、我国地理学与人文及经济地理学的发展问题等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的学术成果,最后还包含了对于经济地理研究工作与学科发展前景的深刻思考和体会。全书分成六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生产力布局与国土开发”,主要收录了工业生产力布局以及国家区域开发研究相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共19篇。第二部分“国土规划与区域发展”,主要收录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研究相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和咨询报告,共32篇。第三部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主要收录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以及城市群发展相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共14篇。第四部分“可持续发展与发展战略”,主要收录了对于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思辨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和问题研究相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共28篇。第五部分“地理学和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主要收录了对于地理科学的发展回顾以及学科价值的思考相关的致辞与讲稿,共30篇。第六部分“书评”,主要收录了为多本学术著作撰写的序言以及评议,共10篇。书后的附录更是囊括了陆先生全部文章目录、著作目录、咨询报告与建议合集,以及有关领导专家对“点—轴系统”理论与我国国土开发与经济布局“T”字型构架的评述,还有一份陆先生早年的手写原稿,十分具有珍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