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理论
-
自然解说员培训指南马红,赵敏燕,邵丹,王书贞,王清春 等 著本书主要分为8章,从自然解说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开始,到自然解说的原则、内容、过程和主要形式,详细阐述了自然解说目标确定、资源评估、访客分析、主旨选择、方法比较和效果评估的具体要求和过程,并以北京自然解说员的成长故事为实际案例,系统解析了自然解说员培训方案和培训体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书还汇集了美国、日本、韩国等不同国家在自然解说领域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课程体系、资格等级和学业要求等方面的经验,为我们今后自然解说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自然解说是一个学科专业,是一个行业领域,更是一项伟大事业,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五指”之一之后,如何让“五指”并拢融合成强有力的手掌,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项宏伟工程,自然解说成为这项工程的关键推动力。充足的自然解说人才和成熟的自然解说方法是沟通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的桥梁,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本书亦将成为一本里程碑式的参考书。
-
城市地理国情监测邹滨 等 著《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共分9章,第1章为城市化与地理国情监测概述,围绕背景、定义、发展历程等方面介绍城市化与地理国情监测,阐述城市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与框架;第2章从数据需求与获取、多源数据集成、时空数据库模型与建设三个方面介绍城市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基础;第3章~第8章分别介绍城市空间扩张边界监测与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监测与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应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热岛效应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空气污染效应分析、城市未来情景土地利用模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以长株潭主城区为例,介绍开展以上典型城市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流程与成果分析的具体内容;第9章介绍自然资源监测背景下的地理国情监测发展趋势与展望。
-
生灵奇境蔡珏 编内容推荐: 位于长三角地区的盐城黄海湿地,是中国第一块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濒危鸟类的关键驿站,创造了全球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范例,是19个“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之一,塑造了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并进的“中国样本”。 为展示这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经验”,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携手专注野生动物摄制的猴扑工作室,隆重推出年度新作——《生灵·奇境——中国盐城黄海湿地》。 盐城黄海湿地位于中国经济命脉的长三角地区,央视自然纪录片制作人蔡珏多次深入盐城黄海湿地进行野外记录和采访,著名生态摄影师李东明等人数十年如一日蹲守拍摄,成就了这本独jia记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普佳作。 本书结合野外观察笔记和精美珍稀照片,向读者展示了世界罕见的地貌,濒危鸟类如勺嘴鹬、丹顶鹤等不为人知的生存智慧,中国特有物种麋鹿从濒临灭绝、到种群繁盛、到成功野放的艰难过程,当地特色的底栖生物和盐碱植物的神奇,以及几代人为生态保护、物种保护所作出的努力、坚守和付出。 正如书名一样——讲述生灵的故事,领略湿地的奇境。本书具有极高的观赏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不仅讲好了中国的生态故事,也展示了生物多样性全新的“中国经验”。
-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数字化建设周涛,唐长增 著《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数字化建设》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数字化建设入手,涵盖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数字化规划、建设与支撑业务等全方位的内容。全面阐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数字化建设与发展的新动态、新思维、新经验。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数字化建设》共12章,内容包括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进入新时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数字化建设总体规划,自然资源多维立体协同感知网构建,自然资源多源时空数据自动化处理体系构建,自然资源时空数据库建设,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安全与运维三大保障体系建设,自然资源基础调查工程,自然资源专项调查工程,自然资源监测工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数字化建设案例,广西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的探索。
-
生态敏感型旅游地环境保护张玉玲 著本书选取大九寨沟和南岭为案例地,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居民与游客数据进行搜集。通过因子分析、路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研究生计、文化等因素对居民保护旅游地环境行为的影响和景观环境、地理因素等因素对游客保护旅游地环境行为的影响。本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旅游领域的理论探索,为解决新时代生态敏感型旅游地存在的棘手问题提供良方,助力自然保护地体系科学管理。经不同群体比较发现:(1)生计资本对居民环境行为有显著影响,然而不同生计策略群体之间存在差异,旅游参与不是协调社区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最好的生计选择;(2)地方依恋嵌入下,价值观、灾害后果认知、保护旅游地环境后果认知等因素对居民环境行为有显著影响,然而不同文化群体驱动路径存在差异;(3)地理因素对价值观驱动游客环境行为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空间距离具有显著的削弱作用;(4)景观环境对游客环境行为有显著影响,自然景观主要驱动普通环境行为,文化景观主要驱动激进环境行为。
-
山海经释考李瑾这是一部全面解读传统文化经典《山海经》的文学作品。作者以其独特的讲述思路和考证方法,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作者认为,《山海经》潜存着一套中国创世说,表达了人即“造物主”的哲学观点,其鲜少沾染编纂之人所处时代的政治或伦理思想:它是一个纯粹的与自然和先民生活都密切关联的幻境。《山海经》中整个“天下”是一个集合(或者说“系统”),山水一体,时空不分,自然即人,人即自然,人、兽、神甚至动植物是可以来回穿梭(或者说是“化生”),因此人、神、兽杂糅是一种普遍状态,既难找到一个纯粹的“人”,也难找到一个纯粹的神或兽,一切带有生命现象的物体都自赋了某种“灵”。由于人神不分,《山海经》的“观念”中就不存在忠奸善恶这种德性分疏,其直观而血腥的写实性记录,表现出一种超然的以“事实”为依据的世界观。这种不带褒贬却自怀生机的神话形象,代表了先民对自身及宇宙万物的思考,并进而孕育了朴素的、欣欣向荣的华夏文化的源头。
-
黄河源陆面过程观测与模拟吕世华 等 著《黄河源区陆面过程观测与模拟》详细介绍黄河源区陆面过程与气候环境综合观测网络以及相关研究成果。首先,利用观测资料分析黄河源区积雪、冻土、湖泊、草地等典型下垫面的水热交换和边界层物理过程;再在此基础上改进了陆面过程模式中有关黄河源区土壤质地(砾石、有机质等)、土壤冻融、积雪和湖泊等参数化方案和陆面过程模拟,*终揭示了黄河源区陆气相互作用特征、影响和机理。
-
众源地理信息可信度计算模型赵肄江,周晓光 著本书重点阐述了众源地理信息环境中地理信息的贡献过程、贡献者之间的隐式评价关系及其量化方法,贡献者初始信誉和评价信誉的计算,影响众源地理信息可信度的主要因素及其量化方法,顾及贡献者信誉的目标可信度计算模型与方法,众源地理信息中目标、状态、版本和事件之间的关系、信誉度相关信息间操作的联动关系和联动操作规则,以及基于众源地理信息可信度的VGI数据清洗等理论与方法。本书应用Visual Studio作为开发平台,采用C#语言结合AreGIS Engine控件开发验证了相关方法的有效性。本书可供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及相关专业的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学生参考,同时也对相关领域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地理大发现王大庆 编世界到底有多大?欧洲人为啥争先恐后探寻新航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麦哲伦船队绕地球转了一圈儿。番茄、马铃薯在欧洲成了美食,小麦和马匹被引入美洲,不同大陆的作物和牲畜来了个“大交换”欧洲争霸,谁是嬴家?耕地摇身变成牧场,农民纷纷进工场做工。有关财富、冒险和勇气的故事在不断上演。
-
森林植被水碳过程与耦合机制余新晓 著本书介绍森林植被水碳耦合进展,多尺度(叶片、单株、系统、区域)研究典型森林水碳过程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多尺度整合水碳耦合关系与变化过程等内容,并确定水碳耦合**区间,系统阐述水碳耦合机制,并提出多尺度森林植被关系与协同权衡对策,为系统认识森林水碳耦合机制、营建高质量森林和管理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对辅助决策未来植被经营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