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理论
-
巴西星球地图出版社 著《世界分国地理图》共102幅,是我国首介绍世界各国和地区基本情况的大型全开系列散装套图。地图分正反两面,正面为封面该国和地区的文字介绍、政区图、周边图、城市图文字内容包括概况、历史、自然、政治、社会和文化、经济、交通、军事、对外关系、旅游、城市和景点地区热点十二大部分。背面为该国和地区的地理图,以晕渲为底,全面反映该国和地区的地理面貌。地理图表示一级行政区划、居民地、陆路交通、机场、港口、世界遗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以及水系与地形等要素。
-
两京与两京之间历史地理研究李久昌 著《两京与两京之间历史地理研究》是研究中国古代洛阳长安两京历史地理及两京之间交通地理的论著,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古都学、建筑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对洛阳长安两京选址建都的实践与理论、都城制度与建置、两京制的形成和发展、两京空间结构形态发展、演变的特征及规律等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
硕项湖王墉茂 编《硕项湖》力图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再现硕项湖曾有的规模与辉煌,反映湖区先民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展现出的创造精神和聪明睿智。《硕项湖》所记力求原貌保存,史志所无,则从谱牒、传说中收罗筛选,传信存疑,并加以标注待后来者辨之;无现成资料可征,则问谈采访,务求其实以相传,力求严肃性与科学性;而所录之传说、风俗等项,又力求通俗性与趣味性,增加可读性,拓展探寻空间。
-
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分类分级技术规范段学军 等 著《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分类分级技术规范》在归纳国内外岸线资源分类分级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和长期研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从现状调查到评价分区的岸线资源分类分级技术规范。《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分类分级技术规范》共4章,内容包括岸线资源定义与分类划定、岸线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岸线资源生态敏感性评价技术、岸线资源空间管控分类技术等。
-
地理国情统计分析技术与实践刘纪平,董春,王亮 等 著《地理国情统计分析技术与实践》在总结地理国情普查与常态化监测实践的基础上,系统诠释了国情、地理国情、地理国情监测等基本概念,深入剖析了地理国情统计分析与统计学、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承袭关系。面向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建设需求,提出了地理国情基本统计、综合统计分析与专题分析的内容和指标体系,以及统计单元划分方法;着重研究解决空间量算、空间叠加分析、地表精确模拟、指标转换、指标分级、多源数据融合处理、高速计算等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地理国情统计分析软件平台,制定完备的质量控制措施,构建形成地理国情统计分析技术体系,并介绍了国家与地方典型地理国情统计分析的应用范例。
-
广东省古村落 葛洲陈伟家 著葛洲是潮汕地区一座独特的村落。全村居住着26个姓氏,几百年来彰显潮汕乡村聚族而居、邻里守望的人文特色,依山傍海的自然风光尽显山海传奇。自古以来,以海为生、倚山傍田、亦渔亦农的原始先民扎根乡土,又四海为家。明清时期,乡民携亲带故,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清朝中叶,葛洲人在越南南部浸石一带登岸,抱团生活,这些侨民在越南南部著名的稻作区勤耕力作,发展水上运输业、火砻加工业和经营劳工行等,在当地创造了不菲的商业奇迹,诞生了“越南首富”。随着移民越南人数不断的增加和人口的繁殖,越南胡志明市附近由而出现了一座村庄“小葛洲”,人口超过1万人。移民香港的葛洲人最早从事国际船务即其它商业活动,葛洲人在香港的人数比例也非常大,不乏有卓越的商业精英,著名侨胞张恭良、张恭荣先生,都是葛洲人。张恭荣先生生于香港,晚年留在乡村,毕生致力于乡村公益事业,与村民和谐相处。葛洲村被国务院授予“侨爱新村”称号。
-
土壤氮循环实验研究方法颜晓元 等 著本书全面归纳并详细描述了当前土壤氮循环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全书完整地介绍了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原理、具体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并提供了相关研究方法与技术涉及的应用实例和**研究进展,同时客观地指出了这些方法与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
乡村公共设施优化布局的地理计算王铮,陈玉龙 著《乡村公共设施优化布局的地理计算》基于山区乡村财政支出水平有限、交通通达性低和居住分散的特点,采用计算地理学的设施区位设计方法,解决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布局问题。《乡村公共设施优化布局的地理计算》构建包含只利用已有道路网络、假设已有道路网络可升级以及假设道路网络可升级且可修建的多目标设施区位设计模型,分别对基于重心模型、覆盖模型以及邻避模型的设施区位设计问题进行多目标模型构建,并将模型和算法应用于乡村学校、医疗急救中心和垃圾转运站的优化布局问题,同时使用鲁棒优化方法来解决考虑不确定性的设施区位设计问题,终开发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布局系统,为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乡村公共设施优化布局的地理计算》采用“问题分析——模型构建——算法设计——软件开发——案例分析”这一思路,很好地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结构严谨且文字流畅,全面展示了计算地理学的优势与用途。
-
基于Holon的分布式协同地理建模理论、方法与应用杨慧,闾国年,盛业华 著协同合作研究是构建复杂地理模型的理性选择,可为跨领域、跨学科和跨组织的地理学家提供一个分布式协同地理建模的研究平台。《基于 Holon的分布式协同地理建模理论、方法与应用》引入具有协作和自治双重特性的Holon控制理论,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基于Holon的分布式协同地理建模控制模式框架,梳理了分布式协同地理建模总体过程、团队组织子过程和建模管理子过程,重点阐述了地理建模任务Holon间依赖关系及任务接口的图形化定制新方法,结合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和分布式流域水文SWAT模型分别进行了建模任务分解、形式化表达、接口图形化定制等功能的初步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Holon的分布式协同地理建模控制模式研究,有利于协调各建模成员间的建模和规划能力,进而促进复杂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协同求解。
-
三峡水库下游弯曲分汊河道演变规律姚仕明等 著受三峡水库及长江上游其他干支流水库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等因素的影响,三峡大坝出库的水沙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径流过程有所坦化,洪峰流量削减明显,枯水期流量增加显著,下泄的泥沙量减幅超过90%。这些变化影响长江中下游弯曲分汊河道的演变过程,进而可能对防洪安全、河势稳定、航道安全、岸线利用与保护等产生影响。《三峡水库下游弯曲分汊河道演变规律》主要通过实测资料与理论分析、概化模型试验与水沙数学模型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长江中下游典型弯曲分汊河道的水沙运动与河床演变规律及两者的耦合作用机制,揭示非平衡输沙条件下水库下游弯曲分汊河道的演变规律,预测来沙量减少条件下弯曲分汊河道的演变趋势。《三峡水库下游弯曲分汊河道演变规律》研究成果可丰富河床演变学知识,为深入研究长江中下游分汊河道治理提供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