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理论
-
中国古典园林王俊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体系,是祖先流传下来的重要财富,集中体现了历史上各代园林名家的智慧。本书把中国几个著名古典园林的建筑特征,文化信息,历史内涵,艺术风格,以及价值和贡献等进行梳理,不仅涉及建筑、文化,历史,雕刻,生物和文学等学科知识,还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国古典园林是凝固的音乐同时又是一首大型交响乐,融文化,建筑,艺术,美学,科技,生活于一体,是古老的东方明珠,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
马可·波罗研究论文选粹荣新江、党宝海 编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马可•波罗研究项目组”在会读、校注《马可•波罗行记》过程中,选取外文研究著作中最优秀的论文,结出本集,希望能够代表国际学者研究马可•波罗及其《行记》各个方面的重要成果。选编者在翻译的基础上,对入选文章进行多轮核校,希望能够展现给读者最准确的版本。书稿共收录文章16篇,主要涉及波罗家族的历史、波罗商人东行的原因、马可•波罗自身经历、旅行年代,以及有关《寰宇记》各种写本的论述,还有对其所记物种、地名等方面的考证,所记城市、地区的分析比照等方面。本书的出版是对国际马可•波罗研究重要成果的回顾,可作为马可•波罗研究的入门图书,希望能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推动。
-
德寿宫八百年周华诚在南宋都城杭州,德寿宫有着重要的文化地位。一座德寿宫,是一个朝代的缩影与注脚,它盛载着历史的风云变幻,牵扯着上至王族,下至百姓的家国情怀。它穿越时空,连接起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本书围绕宋高宗、孝宗移居德寿宫、权力发生转移的这段故事,串联起历史时代背景、朝代更迭、帝王轶事、宫内生活、南宋建筑与园林艺术,以及德寿宫遗址保护开发等方方面面的史实、知识、故事,深度展现南宋社会、艺术、生活风貌,以及德寿宫遗址保护工作的卓绝成就,杭州这座城市的深厚历史积淀,展现悠远的宋韵及对当下城市人文的滋养。
-
中国的文化曹刚 编本书重在展示中国的地理知识和建筑智慧,其中地理部分从“海内”与“天下”、九州大地、中原、五岳、黄河等方面来阐述;建筑智慧则侧重从宫廷建筑、山林建筑、园林建筑等方面来阐述。
-
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风沙入黄过程与防治技术尹瑞平 等 著《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风沙入黄过程与防治技术》围绕黄河上游宽谷河段入黄风沙运移机理、途径、量值及河道淤积成因存在的分歧与争议,以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为典型研究区,在点、线、面尺度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分析黄河沿岸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河道边界界定标准的确立;揭示沿岸起沙风规律与沙丘蚀积趋势,明确不同下垫面风沙输移过程,阐述宽谷河段的淤积成因;以河道为风沙输入输出基准,在明晰沙尘水平与垂直输移过程及影响要素的基础上,构建入黄风沙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入黄沙量。同时,基于对不同固沙措施效益监测和分析,结合对传统风沙治理措施、材料、参数的系统梳理,《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风沙入黄过程与防治技术》提出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入黄风沙的防治技术与对策。
-
内蒙古凉城地理野外实习指南李晓佳,姜洪涛 编《内蒙古凉城地理野外实习指南》作为凉城地理实习指导用书,沿着实习线路描述了各实习点的植被、土壤、地质地貌、水文等方面的自然地理特征,总结了此区域的人文地理要素。同学们通过阅读能从沿途实习要素中获取更多知识,帮助其提升观察地理要素和综合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进而更好地认识地理这门综合性学科。《内蒙古凉城地理野外实习指南》作为地理实习指导材料,可供区域内地理实习院校学生实习参考,亦可为全国地理联合实习提供内蒙古中西部地理相关内容。
-
19世纪英国文化空间与国家认同洪霞本书从阐释文化空间入手,论述文化空间既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范畴和形式,又起到强化、重塑英国人的民族自豪和工业社会的精神体系,文化空间发展与国家认同是一个互动的建构过程。具体说来,本书研究了两个典型个案。首先是有形文化空间大英博物馆。英帝国的强盛将大英博物馆推向新纪元,馆藏规模得到极大扩充。丰富的藏品改变着人们的感受和体验,也改变着民众的思维方式,使得英国人不自觉地形塑自我。大英博物馆成为英国实力的体现,是一种社会空间、权力空间以及各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空间,是混合着人们无尽的想象和自豪的综合体。其次,英国邮政是所有的公共服务机构中与大众关系最为密切的机构,也是一种无形的文化空间。随着邮政改革,信息交流的范围空前扩大,对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通过邮政网络达成了对社会一种无形的“控制”,同时也是促使不列颠人“同化”的重要载体,是关于信息与观点交流的网络,是沟通行动中产生的社会空间。
-
古希腊历史学家(英)约翰·伯瑞本书为伯瑞(J.B. Bury) 先生1908年在哈佛大学古典学系的讲稿,对古希腊的历史撰述进行了历史性的考察,追溯了古希腊人历史文献的起源和发展,一直到公元前1世纪。作者把古希腊历史学家的原则、主导思想和方法关联起来经行考察,并与希腊思想和历史的发展进程结合在一起。
-
马勒别墅的故事孙孟英马勒别墅坐落于上海市陕西南路30号,1927年修建,1936年竣工,主建筑呈现斯堪的那维亚挪威风格,犹如童话世界里的城堡。近百年过去了,虽然它的主人马勒已不知去向,但这座建筑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成为上海近代优秀历史建筑中最奇特、最具传奇色彩的建筑之一,每天都会吸引无数的人驻足观赏,也引发人们对这座建筑的好奇与猜测。本书的作者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走访当年曾在马勒别墅工作或进入过马勒别墅的人员,详细了解马勒别墅里发生过的故事,以及马勒家族来上海的前后经历,撰写了这本书,作为对马勒别墅悠长的说解,让去过或没有去过马勒别墅的人都能通过这本书探寻马勒别墅的神秘与神奇。
-
水经注李晓杰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是中国古代以水道为纲,记载区域地理信息最为著名的典籍。其中不仅包含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及文学等诸多方面的信息,而且还保存了大量后世已经散佚的书籍的片段内容以及碑刻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北魏及其以前的一部百科全书,被后世学人称为“不可无一,不容有二”的“宇宙未有之奇书”。本书根据《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丛书的编纂要求,或择取典型段落,或整篇完整收入,将《水经注》四十卷的内容以及“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的撰写特点,通过导读、注释、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全景式的揭示,以期收到“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