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理论
-
上海史(英) 兰宁 (George Lanning) 、 (英) 库龄 (Samuel Couling) 著, 张新、李燕、徐新华等译, 石磊、马长林 审校在外国人撰写的有关上海的历史著作中,1920年代出版的本书可谓是颇为权威的著作。这部二卷本《上海史》由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委托兰宁(George Lanning)负责撰写,后由库龄(Samuel Couling)接手完成。两人前后经历十几年,搜集、整理英国驻沪领事馆、工部局的档案和《字林西报》等资料,全面地叙述了上海开埠至1900年前后上海区域的政治、商业、社会和外侨的发展。因其史料翔实、细节可靠,向来为学界所重视。 本书内容丰富,涉及上海租界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引用了不少典故,给本书翻译带来一定的挑战。由上海档案馆马长林研究员领衔的团队精心翻译,对书中出现的历史典故和专名等进行了考证和说明,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本书内容和把握那个特殊的年代。
-
表里山河十五讲李广洁随着人类认知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不断得到人们的普遍认识。在今天,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地理学的帮助下,人们能够更好地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人与地球的和谐相处。近年来,大众对地学知识关注度有升温的迹象,鸟瞰山西,像是飘落在大地上一片南北走向的菱形树叶,山脉纵横,河流相依。表里山河是她最真实的写照!本书以地理单元为中心,从数十亿年前地壳惊天动地的变动讲起,山西大地历经多次海进海退、造山运动,造就了独立而封闭的表里山河之地形地貌。
-
北京城市文化活力研究何丹,张宝秀 著城市作为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心,承载着其所在区域历史文脉、文化传统的传承重担。本书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对国内外城市文化活力研究进行分析,梳理该研究领域的前沿观点和方向。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多源大数据对北京城市文化活力进行定量评价,尝试从多个研究视角对城市的文化活力空间格局进行分析,这对于研究城市文化表征因素以及各因素与城市文化活力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多源大数据的尝试有助于丰富城市文化活力指标体系的指标多样性,突破传统的指标数据源限制,是一次大数据应用于城市文化活力研究的初步尝试。
-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论著目录王静 孟刚《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论著目录(1950-2020)》),实际上是《学术史》中学术成果的具体化。该书通过各种检索系统做了全面搜集。为了全面反映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研究水平和能力,从谭先生开始,各人的论著中都包括一些非本学科或历史学科的论著,还有些普及性的论著。考虑到一个学科点对学术的贡献和影响并不限于本学科,对前者全部收录;而一个学科点还有服务社会的功能,对具有学术性的普及论著也同样收录,对非学术性的普及论著则视其重要性和影响力酌情选录。
-
历史地理研究4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本书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地理研究》第1-3辑之后的延续出版。以展现复旦史地所学人最新的具有原创性和代表性的研究论文。内容涉及历史地理的多个领域,包括历史疆域与政区变迁、历史自然地理与环境史、历史经济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交通地理、边疆史地和民族史、GIS与地图学史、人口史、历史文化地理等,反映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对于相关专业的研究者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
西海长云赵丰青海地处祖国的西北,青藏高原的东北。三山高耸于此,三江发源于此,一湖碧水,无穷旷野。它东接中原甚至远跨长江流域,西达新疆南道,北通河西走廊,南临西藏雪域,道路畅通,盘踞要津。丝绸之路青海道开拓甚早,但其繁盛则在吐谷浑时期。公元4 世纪初,鲜卑族慕容吐谷浑率部西迁青海,约于313 年建吐谷浑国,至663 年被吐蕃所灭,历时约350年。“西海长云:6—8世纪的丝绸之路青海道”展览简述吐谷浑国历史,并以近40年来海西地区吐谷浑—吐蕃相关考古发现为依据,通过一批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精美观赏效果的文物,展示6—8世纪(包括吐蕃时期)吐谷浑人的生活、文化和艺术史,揭示青海道在沟通东西文化交流中的重大贡献,在中华民族多元融合历史过程的重要地位。西海万里路,长云暗雪山。让我们来倾听青海更西的众多珍贵文物讲述的丝绸之路青海道的故事。
-
南京六千年文心这部书是对城市历史的解读,也是对中国何以是中国的解读,更是对整个华夏民族精神的找寻和解读。这里的六千年不仅是城市的六千年,也是中国的六千年。南京作为华夏历史中的枢纽之城,中国南北文化板块的枢纽之城,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交汇的枢纽之城,它曾不止一次的接续、担当、解释过中华。没有哪一座城市有南京这样多的灾难、象征、预言与希望,它参与了中国整个历史进程,在每一个文明推进的关键路口,深刻地思考过华夏的未来,解读南京,也就是解读中国,理解南京,也就是理解华夏民族精神。
-
南朝古城 浙中名镇陈国灿、应业修、金晓刚、孙杰浙江永康芝英是千年古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从南朝缙州古城,到浙中著名商镇,经历1700年风雨历程的芝英,积淀了深厚的文明底蕴,承载了昌达的史迹文脉,凝聚了丰硕的人文内涵,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官里田庄的古城文化,五金制作的技艺文化,四方汇聚的商贸文化,名家望族的百祠文化,千年紫霄的道教文化,风流相继的名人文化,敦朴潇洒的民俗文化,使芝英超越古城镇的一般意义,成为浙江文化古韵和人文传承的典范。本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大学和中学学生、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社会大众以及对相关领域有兴趣爱好的人员。
-
齐长城人文与自然吴建卫本书为山东警察学院文库之一。全书内容共分为十三章,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东方瑰宝:齐长城的历史渊源;第三章长城之父:齐长城的主要遗迹;第四章防御体系:齐长城上的战火硝烟;第五章农耕文明:齐长城沿线古村落;第六章远离尘嚣:齐长城与传统文化;第七章一方山水:齐长城与山东民俗;第八章艺术盛宴:齐长城的艺术文化;第九章千里文脉:齐长城的名人足迹;第十章泰沂雄姿:齐长城的山石地貌;第十一章山水相依:齐长城与水资源;第十二章生物宝库:齐长城沿线的生物资源;第十三章时空长廊: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与设计。
-
老北大校园简史鲍宁 李丰耀 李辰本书主要讲述老北大自建校(京师大学堂)的校园空间拓建历史。 现代校园的出现,是城市与教育近代化的产物。老北大(前身为京师大学堂)自清末建校以来,经历了校园空间从无到有、逐步拓建的过程:从清末改造旧式公主府,到民国时期增建新楼、拓展校区,再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形成三院五斋的校园核心格局,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宿舍、操场等新式要素基本完备。抗战胜利后,老北大的校园建设又有所发展。直到1952年,北大整体迁往燕园,生长于老城中的现代校园才最终结束它的历史使命。在近60年的校园空间变迁历程中,北大师生的校园生活、空间认知也不断发生着改变,人与校园的互动呈现出丰富的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校园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