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石油化学
作者:李柏林,代素娟 编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01
ISBN:9787511435897
定价:¥4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石油化学》在分析原油组成及特点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各类石油产品的组成特点和性能要求,并讨论了产品组成和应用性能的关系。内容涵盖石油各类产品,包括石油燃料、润滑油及润滑脂、石油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石油溶剂和化工原料;此外还介绍了各种石油化工产品加工过程的工艺原理及各种油品添加剂作用原理,包括重质油加工的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的化学原理及工艺过程。《石油化学》可作为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教学的教科书、化学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参考书,并可供石油化工的科研、生产及管理人员参阅。
作者简介
暂缺《石油化学》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石油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 石油的一般组成及分类
一、石油的一般性质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
三、原油的馏分组成
四、原油的分类
第二节 石油的单体组成和族组成
一、石油化学组成表示法
二、石油馏分的单体烃组成
三、石油馏分的烃族组成
四、石油馏分的结构族组成
第三节 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一、原油及其馏分中硫的分布
二、石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组成
第四节 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
一、石油及其馏分中氮的分布
二、石油中含氮化合物的组成
第五节 石油中的含氧化合物
一、原油中酸性氧化物的分布
二、石油中含氧化合物的组成
三、石油酸的性质及利用
第六节 石油中的微量元素
一、石油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分布
二、石油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形态
第七节 石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
一、胶质、沥青质的元素组成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二、胶质、沥青质的结构特征
三、石油胶体分散体系
四、胶质与沥青质的性质
第二章 原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 蒸发性
一、恩氏蒸馏
二、实沸点蒸馏
三、平衡气化
第二节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一、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
三、原油及其馏分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第三节 密度
一、原油及油品的密度、相对密度
二、液体油品相对密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三、混合油品的密度
四、相对密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五、原油及其馏分的相对密度
六、相关指数
第四节 折射率
一、折射率的测定
二、折射率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三、原油馏分及其组分的折射率
第五节 黏度
一、黏度的定义
二、黏度的’钡4定方法
三、黏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四、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五、黏温性质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六、原油及其馏分的黏度与黏温性质
第六节 热性质
一、燃烧热
二、浊点、结晶点、倾点、凝点
三、闪点、燃点、自燃点
第三章 石油燃料的组成和性能
第一节 汽油
一、汽油的蒸发性
二、汽油的安定性
三、汽油的抗爆性
四、我国汽油的牌号
五、汽油抗爆添加剂
第二节 柴油
一、柴油机对燃料的使用要求
二、柴油的自燃性
三、柴油的蒸发性
四、柴油的流动性
五、柴油的安定性、腐蚀性、洁净度
六、柴油的品种和牌号
第三节 喷气燃料
一、喷气燃料的燃烧性能
二、喷气燃料的安定性
三、喷气燃料的低温性能
四、喷气燃料的腐蚀性
五、喷气燃料的洁净度
六、喷气燃料的起电性
七、喷气燃料的润滑性
八、喷气燃料牌号
第四节 燃气和燃料油
一、天然气
二、炼厂气
三、燃料油
第四章 润滑油和润滑脂
第一节 润滑油概述
一、润滑油的作用
二、润滑油的分类
第二节 润滑油基础油
一、基础油分类
二、合成油
三、矿物油
第三节 润滑油添加剂
一、清净与分散添加剂
二、抗氧添加剂和金属减活剂
三、载荷添加剂
四、黏度指数改进剂
五、降凝添加剂
六、防锈添加剂
七、抗泡添加剂
八、抗乳化剂
九、复合添加剂
第四节 内燃机油
一、内燃机油的工作条件
二、内燃机油的质量要求与其化学组成的关系
三、内燃机油的分类
第五节 齿轮油
一、齿轮油的工作条件
二、齿轮油的主要性能
三、齿轮油的分类
第六节 润滑脂特点及分类
一、润滑脂的特点
二、润滑脂的分类
第七节 润滑脂的组成和结构
一、润滑脂的组成
二、润滑脂的结构
第八节 润滑脂的性能及其评定指标
一、稠度
二、高温性能
三、低温性能
四、极压性与抗磨性
五、抗水性
六、防腐性
七、胶体安定性
八、氧化安定性
九、机械安定性
第五章 蜡、沥青和石油焦
第一节 石油蜡的类型和组成
一、石蜡
二、微晶蜡
第二节 石油蜡分离工艺
一、酮苯脱蜡
二、分子筛脱蜡和尿素脱蜡
第三节 石油沥青
一、石油沥青的主要性能
二、沥青的化学组成、胶体结构与其使用性能的关系
三、石油沥青的分类
第四节 溶剂脱沥青工艺
一、溶剂脱沥青原理
二、溶剂脱沥青过程影响因素
三、超临界技术在渣油脱沥青中的应用
第五节 石油焦
一、石油焦的主要性能指标
二、石油焦的分类
三、石油焦的品种及应用
第六节 延迟焦化
一、延迟焦化工艺
二、延迟焦化工艺的影响因素
三、石油焦的生成
第六章 化工原料和溶剂油
第一节 烃热裂解
一、热裂解过程的化学反应
二、原料的性质对裂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三、裂解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四、烯烃深冷分离
五、重油生产低分子烯烃工艺
第二节 催化重整
一、催化重整的化学反应
二、催化重整催化剂
三、催化重整原料的影响
四、反应条件对催化重整的影响
五、芳烃溶剂抽提
第三节 溶剂油
一、溶剂油分类
二、溶剂油的溶解性能
三、溶剂油的化学组成
四、溶剂油发展趋势
五、溶剂油加氢精制
第七章 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
第一节 催化裂化
一、概述
二、催化裂化反应
三、石油馏分的催化裂化
四、催化裂化催化剂
五、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加氢裂化
一、概述
二、加氢裂化反应
三、加氢裂化催化剂
四、加氢裂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石油的一般组成及分类
一、石油的一般性质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
三、原油的馏分组成
四、原油的分类
第二节 石油的单体组成和族组成
一、石油化学组成表示法
二、石油馏分的单体烃组成
三、石油馏分的烃族组成
四、石油馏分的结构族组成
第三节 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一、原油及其馏分中硫的分布
二、石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组成
第四节 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
一、石油及其馏分中氮的分布
二、石油中含氮化合物的组成
第五节 石油中的含氧化合物
一、原油中酸性氧化物的分布
二、石油中含氧化合物的组成
三、石油酸的性质及利用
第六节 石油中的微量元素
一、石油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分布
二、石油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形态
第七节 石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
一、胶质、沥青质的元素组成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二、胶质、沥青质的结构特征
三、石油胶体分散体系
四、胶质与沥青质的性质
第二章 原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 蒸发性
一、恩氏蒸馏
二、实沸点蒸馏
三、平衡气化
第二节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一、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
三、原油及其馏分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第三节 密度
一、原油及油品的密度、相对密度
二、液体油品相对密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三、混合油品的密度
四、相对密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五、原油及其馏分的相对密度
六、相关指数
第四节 折射率
一、折射率的测定
二、折射率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三、原油馏分及其组分的折射率
第五节 黏度
一、黏度的定义
二、黏度的’钡4定方法
三、黏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四、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五、黏温性质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六、原油及其馏分的黏度与黏温性质
第六节 热性质
一、燃烧热
二、浊点、结晶点、倾点、凝点
三、闪点、燃点、自燃点
第三章 石油燃料的组成和性能
第一节 汽油
一、汽油的蒸发性
二、汽油的安定性
三、汽油的抗爆性
四、我国汽油的牌号
五、汽油抗爆添加剂
第二节 柴油
一、柴油机对燃料的使用要求
二、柴油的自燃性
三、柴油的蒸发性
四、柴油的流动性
五、柴油的安定性、腐蚀性、洁净度
六、柴油的品种和牌号
第三节 喷气燃料
一、喷气燃料的燃烧性能
二、喷气燃料的安定性
三、喷气燃料的低温性能
四、喷气燃料的腐蚀性
五、喷气燃料的洁净度
六、喷气燃料的起电性
七、喷气燃料的润滑性
八、喷气燃料牌号
第四节 燃气和燃料油
一、天然气
二、炼厂气
三、燃料油
第四章 润滑油和润滑脂
第一节 润滑油概述
一、润滑油的作用
二、润滑油的分类
第二节 润滑油基础油
一、基础油分类
二、合成油
三、矿物油
第三节 润滑油添加剂
一、清净与分散添加剂
二、抗氧添加剂和金属减活剂
三、载荷添加剂
四、黏度指数改进剂
五、降凝添加剂
六、防锈添加剂
七、抗泡添加剂
八、抗乳化剂
九、复合添加剂
第四节 内燃机油
一、内燃机油的工作条件
二、内燃机油的质量要求与其化学组成的关系
三、内燃机油的分类
第五节 齿轮油
一、齿轮油的工作条件
二、齿轮油的主要性能
三、齿轮油的分类
第六节 润滑脂特点及分类
一、润滑脂的特点
二、润滑脂的分类
第七节 润滑脂的组成和结构
一、润滑脂的组成
二、润滑脂的结构
第八节 润滑脂的性能及其评定指标
一、稠度
二、高温性能
三、低温性能
四、极压性与抗磨性
五、抗水性
六、防腐性
七、胶体安定性
八、氧化安定性
九、机械安定性
第五章 蜡、沥青和石油焦
第一节 石油蜡的类型和组成
一、石蜡
二、微晶蜡
第二节 石油蜡分离工艺
一、酮苯脱蜡
二、分子筛脱蜡和尿素脱蜡
第三节 石油沥青
一、石油沥青的主要性能
二、沥青的化学组成、胶体结构与其使用性能的关系
三、石油沥青的分类
第四节 溶剂脱沥青工艺
一、溶剂脱沥青原理
二、溶剂脱沥青过程影响因素
三、超临界技术在渣油脱沥青中的应用
第五节 石油焦
一、石油焦的主要性能指标
二、石油焦的分类
三、石油焦的品种及应用
第六节 延迟焦化
一、延迟焦化工艺
二、延迟焦化工艺的影响因素
三、石油焦的生成
第六章 化工原料和溶剂油
第一节 烃热裂解
一、热裂解过程的化学反应
二、原料的性质对裂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三、裂解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四、烯烃深冷分离
五、重油生产低分子烯烃工艺
第二节 催化重整
一、催化重整的化学反应
二、催化重整催化剂
三、催化重整原料的影响
四、反应条件对催化重整的影响
五、芳烃溶剂抽提
第三节 溶剂油
一、溶剂油分类
二、溶剂油的溶解性能
三、溶剂油的化学组成
四、溶剂油发展趋势
五、溶剂油加氢精制
第七章 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
第一节 催化裂化
一、概述
二、催化裂化反应
三、石油馏分的催化裂化
四、催化裂化催化剂
五、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加氢裂化
一、概述
二、加氢裂化反应
三、加氢裂化催化剂
四、加氢裂化的影响因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