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影像叙述与社会记忆
作者:王艺涵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2-01
ISBN:9787509784747
定价:¥6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对于已发生的历史事件,什么是它的见证物和社会记忆的可靠载体?对于历史学家而言,是档案馆里密封的文献;对于公众而言,是博物馆内的陈列物。历史留下的是事件发生的原始场所和事件的亲历者及幸存者的记忆,但所有的历史场所都面临荒漠化与废墟化,所有的亲历者及幸存者都将会离去。《影像叙述与社会记忆》旨在通过富有范例意义的影像叙事作品,探究影像与话语、图像与故事的讲述、记录与影像中的音画关系、历史的再现与虚构、艺术表现和证词记忆之间的张力,以及影像的美学效果与影像再现的伦理限度,揭示作为社会自我表述的影像叙述与社会记忆、自我重塑和身份认同等问题之间的多重关联。
作者简介
王艺涵,1981年5月生,山东枣庄人,文艺学博士。目前任教于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理论、广播电视史论。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一个沉默的问题
第二节 一种记忆或一种虚构
第三节 一种提问的方式
第四节 本书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记忆:荒漠与废墟——纪录片中的“空场”与话语
第一节 纪录片中的话语与空场
第二节 作为社会记忆索引的空场和废墟
第三节 “紧缩”的空间:创伤记忆的表达
第四节 记忆话语的可视性转化
第二章 可见的与可说的——从新闻图像到电影虚构
第一节 静止的摄影图像:拒绝艺术表现的见证
第二节 影像叙述的情节化再现
第三节 情节剧叙述与历史叙事之间的断裂
第四节 图像与声音的多重关联与相互转换
第三章 声音的见证——非虚构影像的音乐生成
第一节 音画关系:图像的音乐生成
第二节 “听到别处”:声音和不可见物的关联
第三节 声音和历史场景的关联
第四节 差异和对比:歌声的见证
第五节 “幸存”的歌声:记忆的另一种维度
第六节 声音与影像的对位关系
第七节 音乐:影像意义的生成
第四章 影像与语言——艺术再现的伦理限度
第一节 奥斯维辛难题:影像再现的禁忌
第二节 社会记忆的伦理维度与影像再现的审美张力
第三节 “再现的禁令”:伦理和美学的争议
第四节 面对知情者的沉默:语言表达的限度
第五节 消除记忆的沉默:对创伤经验的言说
第五章 作为证词记忆的《浩劫》——话语·声音·面孔
第一节 《浩劫》:见证的影像
第二节 “可见性”之不同:记忆、身份与视角的差异
第三节 “化身”与“复活”般的影像视觉
第四节 探究细微之处的可见性:电影导演的见证
第五节 叙事、偏见和回忆:纠结的冲突与悖谬
第六节 记忆的碎片:拒绝总体化和概念化的见证
第七节 重复与归来:影像的自我发现或艺术的力量
第六章 社会记忆的喜剧化——原型、模仿与“大屠杀的笑声”
第一节 历史悲剧的“喜剧再现”
第二节 模仿、相像到变形的艺术再现机制
第三节 “被审查的”记忆:喜剧化再现的禁令
第四节 真实与虚幻:大屠杀喜剧化叙述方式的复杂化
第五节 喜剧影像的风格原型:自我讽刺意味的意第绪喜剧
第六节 历史事件的原型在影像叙述中的重复与象征
第七章 “历史天使”的视觉焦虑——社会记忆的两副面孔
第一节 “倒霉的天使”:历史作为灾难性图景的想象
第二节 “视觉的焦虑”:“观看”的“翻转”
第三节 视觉冲突后的身份认同焦虑
第四节 “被毁灭的博物馆学”:灾难性历史图景的可见性
第五节 记忆的转折:言说被压抑的记忆
第六节 记忆的扩展:二战后德国式英雄的叙事
第七节 “讲述禁忌”:《蟹行》中的德国受害者记忆
第八节 社会记忆的不同面孔:自我认同的重塑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一节 一个沉默的问题
第二节 一种记忆或一种虚构
第三节 一种提问的方式
第四节 本书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记忆:荒漠与废墟——纪录片中的“空场”与话语
第一节 纪录片中的话语与空场
第二节 作为社会记忆索引的空场和废墟
第三节 “紧缩”的空间:创伤记忆的表达
第四节 记忆话语的可视性转化
第二章 可见的与可说的——从新闻图像到电影虚构
第一节 静止的摄影图像:拒绝艺术表现的见证
第二节 影像叙述的情节化再现
第三节 情节剧叙述与历史叙事之间的断裂
第四节 图像与声音的多重关联与相互转换
第三章 声音的见证——非虚构影像的音乐生成
第一节 音画关系:图像的音乐生成
第二节 “听到别处”:声音和不可见物的关联
第三节 声音和历史场景的关联
第四节 差异和对比:歌声的见证
第五节 “幸存”的歌声:记忆的另一种维度
第六节 声音与影像的对位关系
第七节 音乐:影像意义的生成
第四章 影像与语言——艺术再现的伦理限度
第一节 奥斯维辛难题:影像再现的禁忌
第二节 社会记忆的伦理维度与影像再现的审美张力
第三节 “再现的禁令”:伦理和美学的争议
第四节 面对知情者的沉默:语言表达的限度
第五节 消除记忆的沉默:对创伤经验的言说
第五章 作为证词记忆的《浩劫》——话语·声音·面孔
第一节 《浩劫》:见证的影像
第二节 “可见性”之不同:记忆、身份与视角的差异
第三节 “化身”与“复活”般的影像视觉
第四节 探究细微之处的可见性:电影导演的见证
第五节 叙事、偏见和回忆:纠结的冲突与悖谬
第六节 记忆的碎片:拒绝总体化和概念化的见证
第七节 重复与归来:影像的自我发现或艺术的力量
第六章 社会记忆的喜剧化——原型、模仿与“大屠杀的笑声”
第一节 历史悲剧的“喜剧再现”
第二节 模仿、相像到变形的艺术再现机制
第三节 “被审查的”记忆:喜剧化再现的禁令
第四节 真实与虚幻:大屠杀喜剧化叙述方式的复杂化
第五节 喜剧影像的风格原型:自我讽刺意味的意第绪喜剧
第六节 历史事件的原型在影像叙述中的重复与象征
第七章 “历史天使”的视觉焦虑——社会记忆的两副面孔
第一节 “倒霉的天使”:历史作为灾难性图景的想象
第二节 “视觉的焦虑”:“观看”的“翻转”
第三节 视觉冲突后的身份认同焦虑
第四节 “被毁灭的博物馆学”:灾难性历史图景的可见性
第五节 记忆的转折:言说被压抑的记忆
第六节 记忆的扩展:二战后德国式英雄的叙事
第七节 “讲述禁忌”:《蟹行》中的德国受害者记忆
第八节 社会记忆的不同面孔:自我认同的重塑
结语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