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典籍
-
我为景教碑在中国的历险(丹)何乐模 著,史红帅 译1907年1月,何乐模从英国出发,辗转丹麦、美国、日本等地,跨越大半个地球来到中国,并深入西北内陆的西安城,意欲获取基督教在华传播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由于西安本地官民对该碑采取了保护措施,何乐模最终未能获得景教碑原碑,但在西安仿刻了一通同大、同质、同重的景教碑,并经由黄河航运、京汉铁路货车运输,以及长江航运运抵上海,再从上海运往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由此,何乐模在完成其第二次环球航行的同时,也将景教碑的复制碑从中国西北内陆成功地运抵美国东海岸。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复制碑的1908-1916年间,何乐模以之为模版,用石膏制作了十余通模造碑,分送欧洲、北美洲、中美洲和亚洲的十余个国家的博物馆与大学,并在世界多个国家发表了有关景教碑及其历险过程的演讲,有力地推进了西方世界对于清代后期中国内地的认识与了解,也极大提升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由此,何乐模仿刻景教碑的活动也成为清代后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引人瞩目的重大事件。《我为景教碑在中国的历险》一书细致入微地记述了何乐模在华北、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行程与所见所闻,内容涉及山川河流、城镇村落、寺庙祠宇、道路交通、官绅商民、风情民俗、商业贸易、农业物产等。书中还附有大量照片,生动直观地反映了作者眼中的清末中国自然图景与社会众生相。《我为景教碑在中国的历险》不仅是研究基督教在华传播史、景教碑世界流布史的重要文献,而且也是从历史地理、城市史、社会史、环境史、中西交流史等学科角度出发研究百多年前中国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中西文化交流的珍贵史料,堪称清末西方人在华考察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
东北地区朝鲜人抗日历史史料集·第10卷金宇钟 主编暂缺简介...
-
王伯祥日记王伯祥著王伯祥是当代著名的出版人和文化学者。本书是他半个多世纪日记的完整出版,史料价值高。
-
东北地区朝鲜人抗日历史史料集·第5卷金宇钟 主编暂缺简介...
-
周秦汉唐历史地理研究资料汇编贾贵荣,耿素丽 选编历史地理学是学者治经读史的基础,因为欲考古必先明地理之变迁。地理既明,然后才能对古史古事了然于胸。 诚如清代学者钱大昕所说:“读史而不谙舆地犹瞽之无相也。”(《东晋南北朝舆地表》序)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国,期间地理变迁巨大。其中本书所及的周秦汉唐时期历史地理之变迁尤为纷繁复杂。其原因主要有:(一)彼时文献罕及或佚失,造成某些历史问题分歧无定说。如据目前所知,周人的起源问题、秦郡的建置问题都存在歧义;(二)战争频仍,惟以攻城略地为事,乍得乍失,所属不常,例如战国、三国、晋及十六国、南北朝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区宇分割最为频繁的时期,有时甚至到了郡县的并析月异而岁不同的程度;(三)各代建置之沿革不断。例如东汉光武帝省并天下县邑道侯国四百余所,故往往与西汉同一郡国而疆域大异。以上诸种因素为研究周秦汉唐时期历史地理的状况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了方便学者研究,我们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推出了这套书。本书收入历代有关周秦汉唐历史地理研究资料二十种。从内容上,可分为考述经典与纂述方志两大类。其中考述经典类可分为考证(如《唐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里考实》,辑佚(如《元和郡县志阙卷逸文》),补遗(如《补元和郡县志四十七镇图说》、《元和郡县补志》)等;纂述方志类又可分为针对某一具体时代方志变迁总的考述,如《周初地理考》、《晋太康三年地记》、《南汉地理志》等;不以时代为限,专对某地方方志之考述,如《十三州志》、《十六国疆域志》等。从文献所及的时代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时期:先秦时期,共四种、汉及三国,共四种、晋及南北朝,共七种、唐及五代,共五种。本书以所收史料涉及的上述时期为序,厘为六册,同一时期中,又以底本的年代先后排序。为存文献原貌,采取影印的方式出版。
-
东北地区朝鲜人抗日历史史料集·第3卷金宇钟 主编暂缺简介...
-
舜帝历史文献选编万里,刘范弟 辑校《舜帝历史文献选编》的编排,按传统分类法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考虑到读者阅读和使用的方便,另将历代碑铭、祭祀文及诗词歌谣曲赋赞颂等韵语等单列“诗文韵语”一类。所有部类所录文献原则上均按作者年代先后编列,“诗文韵语”部分作者众多,很多作者无法确定具体生卒活动年代,则排列于某一朝代的最后。
-
东北地区朝鲜人抗日历史史料集·第4卷金字钟 主编暂缺简介...
-
东北地区朝鲜人抗日历史史料集·第1卷金宇钟 主编暂缺简介...
-
东北地区朝鲜人抗日历史史料集·第6卷金宇钟 主编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