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典籍
-
民国时期粤港回族社会史料辑录马强 著本书通过对民国时期回族所办刊物的梳理,系统整理了散见于十余种刊物和民间收藏的有关广东和香港回族的社会史料,根据这些史料内容共编为广东伊斯兰教概况;伊斯兰文化教育专题;宗教场所专题;社团、组织(宗族)及其活动;消息、通讯、启事、章程、言论等;人物;刊物社务、启事、信函、布告、简章、消息等七个部分。这是研究民国时期粤港回族历史、教育、宗教、社团、人物、活动等的第一手资料,具有珍贵的资料价值。
-
稀见上海史志资料丛书熊月之 著《稀见上海史志资料丛书(共10册)(精)》(作者熊月之)为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术社团“上海同社”相关研究成果汇编,内容包含上海史地政区沿革,尤详于上海开埠以来的社会转型、政治外交、工商经济、文化教育、地理风物、民俗人情及古今名流等多个方面,内容切实,纪事新鲜,尤以其大量引述文献档案和第一手的调查报告,特具珍贵的资料参考价值。
-
申报丛书·拾陆上海图书馆 整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作为《申报》创刊六十周年的系列改革成果之一,申报馆推出了以介绍日、苏、美、德等国现状为主,兼及本国国情和文化艺术的《申报丛书》和《申报月刊社丛书》,意在此民族危亡关头,使国人更好地了解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和军事格局,以激发保国强种、救亡图存之决心。该丛书陆续出版专著、译著五十余种,今从中精选四十六种,总以《申报丛书》之名推出,以飨读者。申报丛书(16)·:读者顾问集(第1集)·读者顾问集(第2集)为其中一本,内容包括申报读者顾问集第1集、读者顾问集第2集。本书由上海图书馆编著。
-
重写中国古代文献(美)夏含夷 著,周博群 等译《重写中国古代文献》从内容上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近年郭店简和上博简的发现、整理入手,对《缁衣》的简本和传世本进行了详细比对和考索;第二部分则从晋代汲冢竹书的发现和整理入手,集中讨论了《竹书纪年》不同整理本之间的异同,并试对墓本《竹书纪年》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考证和重构。通过深入分析,作者认为,同一文献的众多版本虽然多脱胎于同一祖本及其相关副本,但历代整理者因受当时语言和思想环境的影响,在整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文献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改变和重写,且由于中国古书早期多以竹简为载体,对散乱的简本进行重新编联时,很可能因为错简而致使文本排序有异,而这种种可能皆可在古代和当代出土文献的整理工作中得以印证。本书的出版,应对目前出土文献的整理研究和古书真伪问题的辨证多有借鉴意义,其中诸多观点值得深入思考。
-
清末农业新政研究苑朋欣 著为让事实说话,苑朋欣编著的《清末农业新政研究》对历史学的实证考察尤其钟情。实际操作中,还试图将农业新政作为全局性新政的一部分,融入新政的总体框架之中,也尝试着避免将农业政策的出台及推行放在一个正常的历史时期及有权威的中央政权的背景下叙述。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政治、经济、人文等发展相当不平衡,农业新政的推行及成效,必然会呈现出区域差异及多样性。因而,在整体研究的框架下,本书也十分注意将不同的地域状况分别考察。
-
庚子记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译室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译室编著的《庚子记事》选辑、记载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侵华的史料五部,其中仲芳氏《庚子记事》、杨典诰《庚子大事记》、华学澜《庚子日记》和佚名《庸扰录》四部资料,均为未发表的稿本;《高枬日记》虽有印本,但流传不多。上述资料的作者,除华学澜、高楞外,均不知其履历,也不知其姓名,据书中所记内容推断,应为当时的官僚士绅。所记内容,一部分为作者亲历,一部分为耳闻,随手记录成篇,反映出当时的历史事实和社会流行的传说,其传说部分,虽说不一定可靠,但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动态。
-
杨儒庚辛存稿中国社会科学院换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译室 主编《杨儒庚辛存稿》是清朝驻俄公使杨儒1900年(庚子)至1901年(事丑)与俄国商谈撤退侵华俄军及交还东三省的文电、奏疏、谈话节略等文件的汇辑。所收材料大都为杨儒自编的未经发表的抄本,是研究沙俄侵华史的重要材料。对于了解20世纪初的国际关系、列强对华政策以及日饿双方在中国东北的争夺等,也都有参考价值。
-
滇康道上曾绍抡 等著《民国文人地理丛书·滇康道上:滇康旅行记》为“民国文人地理丛书”的一种的一本,包括《滇康道上》和《入康记》两种书。《滇康道上》为著名化学家曾绍抡1941年带领西南联大社会、政治、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系10名学生组成的川康科学考察团从昆明赴当时的西康和四川考察的考察报告,详细记录了他们的行程和收获,很好地反映了沿途当时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入康记》为著名新闻人段公爽当年赴西康创办《西康国民日报》途中所记,以一个记者的角度记录的当时沿途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
-
海南历史文化·第三卷闫广林 主编闫广林编著的《海南历史文化(第3卷)》以海南历史为主线,以海南文化研究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与海南精神相关的领域,如历史哲学、文化传承、移民轨迹、域外海南等。《海南历史文化(第3卷)》尝试从历史走向文化,超越海南研究或南海研究的范围,将视野延伸到边疆研究、地域研究、历史研究、文化研究等多个方面。特别邀请具有全国视野的历史研究名家撰稿。在海南传统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本期侧重对海南地方文化的抒写,尤其是“大文化”概念下的研究,兼顾理论性和实证性、地方性和全国性。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余太山 著《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所谓“早期丝绸之路的基本文献”主要指:《穆天子传》、《法显传》、《洛阳伽蓝记》卷五所收宋云“行纪”、伊希德洛斯《帕提亚驿程志》和托勒密《地理志》。 作者将这些记载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是为了将东西文献更好地结合起來,以求解决丝绸走向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些文献本身存在的问题。 这些篇章以前均有个案研究,只是研究者鲜有将东西方文献放在一起进行考察者,因而未能收到相互印证、彼此补充的效果,而这正是《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