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故土与他乡:槟城潮人社会研究

故土与他乡:槟城潮人社会研究

作者:陈景熙 等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6-01-01

ISBN:9787108055903

定价:¥53.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故土与他乡:槟城潮人社会研究》以马来西亚槟城华人社会为例,研究了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发展和结构。
作者简介
  陈景熙,1972年出生于广东汕头。汕头大学文学硕士,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学博士后,新加坡国立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访问学者。
目录
总序
序  陈剑虹
  总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资料、方法和对象
第一章  槟榔屿潮州会馆与海外华人社团功能演变(1920—1960)
  第一节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槟榔屿潮州会馆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新马华人政治的认同
    二、槟榔屿人口结构与华人社会结构
    三、槟城潮人社会发展概况
  第三节  槟榔屿潮州会馆会务的转变
    一、经费来源
    二、经费用途
    三、会务转变
  第四节  槟榔屿潮州会馆组织结构的变迁
    一、领导层的更替
    二、组织结构的变迁
    三、结构对功能的影响
  第五节  结语
第二章  槟城韩江互助会与海外华人社会建构(1931—1961)
  第一节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韩江互助会成立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潮汕侨乡的互助活动
    二、槟城潮人早期互助行为
  第三节  韩江互助会的发展及运作
    一、互助会的建立
    二、互助会的会务运作
    三、互助会的发展及停办
  第四节  互助制度化与槟城华人社会建构
    一、槟城潮人互助组织形态的变迁
    二、韩江互助会运作机制的调整与完善
    三、潮人互助传统制度化的影响
  第五节  结语
第三章  槟城韩江学校与海外华人族群的多元社会认同(1919—1960)
  第一节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开辟期:从私塾到新式学堂(1819—1919)
    二、巩固期:殖民政府插手华文教育(1920—1940)
    三、黑暗期:日据时期大部分华校停办(1941—1945)
    四、攻坚期:战后重建与华文教育危机(1946—1960)
    五、发展期:抗争、复兴与再发展(1961—2000)
  第三节  槟城潮人族群和韩江学校
    一、槟城潮人的发展概况
    二、槟城韩江学校的创建与发展
  第四节  槟城潮人族群对韩江学校的支持
    一、槟榔屿潮卅』会馆对韩江学校的支持
    二、潮商公所对韩江学校的支持
    三、槟城潮人个体对韩江学校的支持
  第五节  槟城潮人族群的多元社会认同
    一、族群社会认同的多元性分析
    二、槟城潮人族群的多元社会认同的发展历程
    三、槟城潮人族群多元社会认同的影响因素
  第六节  结语
第四章  槟城德教会紫云阁与海外华人宗教的传播、传承(1954—1968)
  第一节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德教海外扬教与社会网络
    一、新马德教紫系的发展脉络与社会网络
    二、槟城德教会紫云阁的创立与“叻屿甲”跨地域关系
  第三节  新马德教紫系的教义传承
    一、德教“十章八则”的建构
    二、“五教同宗”论的提出
  第四节  结语
  附录一  海外潮州人简述杨锡铭 附录二  档案文献
附录三  作者简介
后记:日久他乡即故乡  陈景熙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