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文化

作者:李仲明 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6-01

ISBN:9787512635050

定价:¥43.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思想、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在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文化思想方面,国统区以古喻今,从哲学和历史的角度来诠释抗战时期哲学、历史的方向和出路;解放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热潮中寻找抗日战争的政治、军事道路;沦陷区则有日本“笔部队”的文化侵略和各个伪政权的汉奸卖国理论,毒害沦陷区人民。文化教育方面,国统区的诸多高校内迁西南、西北,弦歌再续,振兴中华;解放区大量进步青年涌入延安,培养了一批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沦陷区日伪政权旨在培养汉奸奴才,却适得其反。文学艺术方面,国统区的文艺工作者歌颂正面战场的抗战,也反映了大后方民众的苦难和官僚政治的弊端;解放区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后,文艺作品从秧歌剧、从京剧的创新到木刻的大众化,生气勃勃;沦陷区在大量进步作家被迫奔赴大后方和解放区后,文艺工作者仍在敌占区以隐喻手法抗日。
作者简介
  李仲明,1950年生于北京。1980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先后在图书馆、《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工作,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文化艺术史、抗日战争史的研究、编辑工作。主要著作有《李少春传略》、《梨园宗师——梅兰芳》、《百年家族——梅兰芳》、《百年家族——谭鑫培》、《何应钦大传》、《报刊史话》、《梁漱溟口述实录》(合著)、《解密:何应钦与蒋介石》(合著)等。
目录
上篇抗战时期的文化思想  第一章国统区的文化思想  第一节哲学思想与论争  (一)关于文化“复古主义”  (二)“新理学”“新心学”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三)战国策派的唯心主义哲学  第二节史学思想与论著  (一)历史研究概况  (二)国共两党的民族主义和史学界的民族主义  (三)两种命运的论战  第三节文艺理论论争  (一)“与抗战无关论”  (二)“文艺大众化”与“民族形式”问题  (三)国统区的文艺政策  第二章解放区的文化思想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热潮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  第三节延安整风运动概况  (一)延安整风的原因与目的  (二)延安整风的准备时间  (三)延安文艺界的整风概况  (四)审干和延安整风的关系  (五)抢救运动及责任人  (六)延安整风评价  第三章沦陷区的文化思想  第一节日本文化侵华理论溯源  第二节日伪对东北沦陷区的文化控制  第三节七七事变后日本“笔部队”的文化侵略  第四节沦陷区的汉奸政权与理论  中篇抗战时期的文化教育  第四章高校内迁与国统区的文化教育  第一节文化浩劫  第二节内迁之路  第三节弦歌再续  第四节功业千秋  第五章解放区的文化教育  第一节延安的高等教育  第二节延安与陕甘宁边区的中小学教育  第三节冬学、识字组等社会教育  第四节陕甘宁边区的新闻出版、医疗卫生  (一)新闻出版  (二)医疗卫生  第六章沦陷区的文化教育  第一节日本在东北的殖民教育  第二节日本在华北的殖民教育  第三节日本在江南的殖民教育  (一)日军对中国江南地区中学、小学教育的摧残  (二)日伪在江南地区开办的中小学数量、教育特点  (三)日伪统治时期江南地区高等教育概况  第四节伪政权时期的留日教育  下篇抗战时期的文学艺术  第七章国统区的文学艺术  第一节历史剧与反映抗战的现代戏剧  第二节国统区的文学创作  (一)小说创作  (二)诗歌创作  (三)报告文学与翻译文学  第三节国统区的电影创作  第四节国统区的音乐创作  第五节国统区的美术创作  第八章解放区的文学艺术  第一节群众喜闻乐见的秧歌剧  第二节旧瓶新酒京剧开了新生面  (一)群众性京剧活动的普及  (二)剧目内容与形式的变化  (三)延安平剧研究院的成立与《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的创演  第三节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文学创作  (一)小说及报告文学创作  (二)诗歌创作  第四节以木刻版画为代表的解放区美术创作  第五节《黄河大合唱》与解放区的音乐创作  第六节解放区的话剧、电影创作  (一)话剧创作  (二)电影创作  第九章沦陷区的文学艺术  第一节东北沦陷区的文学艺术  (一)东北地区的小说、诗歌  (二)东北地区的戏剧  (三)东北地区的电影、音乐  第二节华北沦陷区的文学艺术  (一)华北地区的小说、散文  (二)华北地区的戏剧、诗歌  第三节上海沦陷区的文学艺术  (一)“孤岛”时期文学创作概况  (二)上海沦陷区文学的小说创作  (三)上海沦陷区的戏剧、散文创作  第四节日据时期后期台湾的文学艺术  (一)小说创作  (二)诗歌、散文、戏剧创作概况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