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道家诗性精神:兼与海德格尔比较
作者:王凯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01
ISBN:9787010148229
定价:¥8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在他们的文本中,展开了丰富、深邃的智慧,呈现出自然而又朴素、玄妙而又浪漫的诗性特征,尤其是他们以道的沉思为核心的诗性精神,是对华夏古老诗性智慧的继承和发挥,对中华文学、美学、诗学和艺术等产生了广泛、深刻、持久的影响,既为中国古典美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当代哲学和美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本书以先秦道家诗性精神作为主题,以维柯有关诗性智慧的论述为依据,以海德格尔关于诗性精神的论述为参照,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道家的诗性精神。中国先秦道家对文明以及科学技术的负面作有着特殊的敏感,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海德格尔对当代人类的各种危机也有着深刻的洞见,对唯科学主义、技术决定论也进行了尖锐地批判。今天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全球性现代危机,包括精神危机、道德危机和生态危机等仍在日益加剧,为此,人类必须做出积极的反思。因此,关于道家和海德格尔诗性精神方面的研究,是有着时代和现实意义的。
作者简介
王凯,青岛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生导师。先后于武汉大学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兼任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国际美学学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山东省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出版专著有:《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自然的神韵——道家精神与山水田园诗》、《老子(道德经)释解》、《道与道术——庄子的生命美学》、韩语版《庄子的美学》等。在《新华文摘》、《人民日报》、《武汉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获教育部、山东省、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奖多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先秦道家诗性精神研究”。
目录
导言
第一章诗性智慧及其发生
第一节诗性智慧的概念界定
一、“诗”与“诗性”
二、“诗”的起源
三、“诗性智慧”
第二节诗性智慧的特征
一、“想象性的类概念”
二、“以己度物的隐喻”
三、形象思维和艺术思维
第三节诗性智慧的发生
一、惊诧:最原始的动力
二、想象:童年期的创造
三、命名:肉体变为大地
第四节神话与诗性思维
一、人类精神的第一道闪光
二、神话起源于知识的匮乏
三、神话起源于先民征服自然的渴望
第二章道家诗性精神的根源
第一节先秦道家对上古传统的继承
一、传统遗风继承
二、荆楚文化的滋润
第二节中国上古神话:万物有灵
一、上古创世神话
二、上古人类起源神话
三、上古英雄神话
第三节原始巫术:自然崇拜
一、巫与巫的起源
二、巫的功能
三、楚地巫风
第四节商周艺术:图腾崇拜
一、神秘怪诞的饕餮纹饰
二、华美圣器的龙凤图腾
三、“依类象形”的钟鼎铭文
第五节《庄子》与上古神话
一、对于上古神话思维的继承
二、对于上古神话材料的运用
第三章天地之道的诗性感悟
第一节秦以前的天道观
一、“天道”概念的界定
二、殷商的天道观
三、周代的天命观
第二节老子自然思维的法则
一、“道”的预设
二、“道”的考据
三、“道”的特征
第三节“道”与“存在”
一、重返历史的开端
二、对存在问题的追问
三、对东方语言的探寻
四、原初境遇的感应
第四章 自然深处的诗性探寻
第一节道家的自然
一、老子的自然
二、庄子的自然
三、自然的涌现与“化”
第二节古希腊的自然
一、远古神话的自然
二、早期智者的自然
三、柏拉图的自然
四、亚里士多德的自然
第三节“道法自然”与“原初世界”
一、自然的绽放
二、此在的敞开
三、沉沦与拯救
第五章物与物性的诗性显现
第一节老子的物论
一、《老子》中的“物”
二、“道”与“物”
三、“归根”与“复命”
四、“域中四大”说
第二节庄子的物论
一、《庄子》中的“物”
二、从“逍遥”到“齐物”
第三节海德格尔的物论
一、物的遮蔽
二、物的存在样式
三、由物至物性自身
第四节跨越时空的对话
一、“四元合一”与“域中四大”
二、有用与无用之间
三、自然之物与诗意之物
第六章语言家园的诗性洞察
第一节道家对语言的体认
一、“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二、“慎言”、“贵言”、“希言”
三、“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四、“言”、“意”、“象”、“道”
第二节庄子“三言”的艺术特色
一、“寓言十九”
二、“重言十七”
三、“卮言日出”
四、三重语境
五、清拔恣肆
第三节海德格尔的诗性语言道路
一、语言的本性与诗性的语言
二、诗与思的互为近邻
三、“绽开的花朵”与“宁静的排钟”
四、语言技术化的危险与拯救
五、诗性语言对技术语言的克服
第七章隐喻世界的诗性空间
第一节隐喻概念的界定
一、人类学的隐喻
二、语言学的隐喻
三、诗学的隐喻
第二节道家诗性的隐喻
一、道家言道方式的隐喻性
二、庄子寓言的隐喻性
三、庄子与禅宗的隐喻比较
第三节海德格尔的诗性隐喻
一、存在的敞开与澄明
二、语言呈现的途径
三、诗人言说的倾听
第四节重返隐喻之路
第八章艺术家园的诗性真理
第一节艺术与艺术精神
一、“艺”、“技艺”、“艺术”
二、道家的艺术精神
三、道与艺术之契合
第二节庄子艺术精神的境界
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艺术的至美之境
二、“乘物以游心”——艺术超功利的审美追求
三、“同乎天和”——艺术的基本性格
第二节庄子艺术精神的体现
一、技中见道——艺术的终极诉求
二、体性抱神——艺术的传神写照
三、寂寞恬淡——艺术的自然回归
第三节道家精神与中国古代画论
一、中国画的自然之理
二、中国画的道与技
三、中国画的形与神
第四节艺术作品的诗性之源
一、纯物、器具与艺术作品
二、艺术作为艺术作品的本源
三、作品的真理:世界与大地的争执
四、艺术的本性:从本质到无蔽
第九章性命之情的诗性逍遥
第一节道家性情观的背景
一、“大道废,有仁义”
二、“道生之,德蓄之”
第二节庄子的“性情”概念
一、庄子之“性”
二、庄子之“情”
三、庄子之“性情”
四、郭店楚简的《性自命出》
第三节庄子的性情观念
一、道之情与人之情
二、性命之情
三、“性修反德”
第四节庄孟的性情之辩
一、善恶之辩
二、仁义之辩
三、情欲之辩
第五节魏晋学士的性情演绎
一、王弼:“性其情”
二、嵇康:“任其情”
三、郭象:“适其情”
第六节“性命之情”与“澄明之境”
一、此在之“澄明”
二、此在之“情绪”
三、本真之情与非本真之情
第十章人类生存的诗性关怀
第一节老子庄子论诗意的人生
一、老子论诗意的人生
二、庄子论诗意的人生
第二节庄子诗意的死亡智慧
一、“生死齐一”
二、“生丧死反”
三、“生丧死反”的理论创新
四、本真之死
五、庄子死亡观的诗性色彩
六、对现代人的启示
第三节海德格尔诗意的生死智慧
一、无家可归与返乡
二、四元合一的诗性居住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