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国别史
-
查理五世和他的哈布斯堡帝国张秦峰1500年2月24日凌晨,隆冬中的比利时根特夜色深沉,而正在举办舞会的布拉班特公爵府上仍然灯火通明,乐声悠扬。舞会上,一位贵妇人忽然感到一阵腹痛,于是匆匆走进厕所,独自生下了一个男婴。这个在圣玛弟亚日于厕所降生的男婴,虽然有着父死母疯的不幸童年,但自15岁首次被加冕起,便借着“神赐的运气”,通过继承和一系列的征战,建立起了庞大的哈布斯堡帝国,更因对航海家们的慷慨资助,成为了史上首个当之无愧的“日不落帝国”之主。直至55岁,一生戎马、饱受痛风折磨的他回到了初次加冕的地方,宣布退位,隐居修道院;三年后,手握着爱妻去世时握着的十字架与世长辞。他是勃艮第公爵,是西班牙地区十多个领地的国王,是后一个由教宗加冕的“罗马人的王”,也是那个文艺复兴正值辉煌、英雄与枭雄并存的时代,基督教世界无可争议的霸主。他是查理五世。 本书以查理五世为核心线索,串联起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包括其与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一世等几位宿敌的冲突与斗争,全景式地描绘了1500年前后的欧洲及新世界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
-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城市[美]马克·范·德·米罗普 著 李红燕 译城市的历史始于美索不达米亚:我们所知的早的城市在那里出现,这是一个漫长的自发形成过程的结果,而在几千年中,城市决定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每一个方面。作者考察了美索不达米亚历史时期的城市生活,研究了城市地形、城市作为文化中心的功能及其政治、经 济和社会结构。本书时间跨度从约公元前3000年到前300年,地域上既包括巴比伦尼亚也包括亚述,提出美索不达米亚城市可以被视为启发古代世界其他地区,并与欧洲古代城市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种原型。本书的重要价值在于作者对美索不达米亚社会经济史领域过去三四十年研究成果的整合,并终建立起完整的美索不达米亚城市模型。
-
大迁徙索尼娅·沙阿今天,我们听到各种人类迁徙的故事,野生动物也在大规模逃离变暖的海洋和干旱的陆地。媒体报道,这样的迁徙模式前所未有,会带来疾病和冲突。但是动物、植物、人类迁徙的历史,却讲述了全然不同的故事。迁徙是生命体应对环境变化古老的方式之一,环境变化让人类次走出非洲,下降的海平面让人类能穿越白令海峡。简而言之,迁徙不是危机,而是解决方案。本书中,获奖记者梳理历史、科学、现实,对人们几个世纪以来对“迁徙”形成的固有概念提出挑战。
-
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阿尔及利亚史邵丽英《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阿尔及利亚史》完整梳理了阿尔及利亚的历史,涵盖其地理概貌,各个历史阶段如阿拉伯人征服之前、伊斯兰教统治时期、法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发展,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及其独立,以及本·贝拉、布迈丁、沙德利、布特弗利卡时期的建设。可以说,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阿尔及利亚通史,贯穿古今,展现了一个非洲国家发展独立的艰难历程。
-
再造国家[英]蒂莫西·米切尔,张一哲 译这部书并非是对英国殖民埃及的历史,而是对进行殖民的权力的研究。虽然聚焦于19 世纪后期发生在埃及的事件,它主要讨论的却是在对现代性进行评价时殖民主义的位置。殖民并不仅仅指确立欧洲的存在,也指一种政治秩序的扩散,这种秩序在社会世界(social world)中引入了一种新的空间概念、新的人格类型和新的制造现实经验的手段。《再造国家》(原书名Colonising Egypt)一书通过殖民计划的日常细节,在形而上学范畴内对殖民权力进行了剖析。——蒂莫西·米切尔 全书理论阐发和细节描绘并重。作者化用海德格尔、福柯和德里达等人的学说,从军队重组、乡村建设、城市规划和学校教育等殖民工程入手,细致呈现了殖民权力渗透埃及社会的内在过程和逻辑,又通过对阿拉伯语读写特点的分析,揭示出语言、意义、权力和秩序的复杂纠葛。因作者创造性的视角,本书自出版以来,已有数个语种的译本问世,在人类学、历史学、法学、哲学、文化研究和艺术史等不同领域都有一定影响。
-
大英图书馆太平洋简史[英]菲利普·J. 哈特菲尔德如果以圣诞岛为中心观察一个地球仪,目之所及将是一片广阔的海洋世界。大大小小的岛屿漂浮点缀其中,只有大陆的一角占据了边缘,这是一个以水为主的景观。广阔的太平洋上栖居着各种各样的族群和文明,而他们的生活有一条共同的主线:海洋。 作者在大英图书馆的藏品中精选了一系列物品,涵盖地图绘制、捕鲸、贸易以及那些曾经横跨太平洋的各种船只等多种主题,范围从人类与太平洋的早期接触,到库克船长和其他人开创的帝国时代,再到 19 世纪后期至今的现代时期,讲述了太平洋岛民、海盗、探险家、贸易商人和捕鲸者的故事。本书将告诉人们,这片几乎覆盖了地球表面三分之一,并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和周围族群的海洋,到底有多么重要。
-
马勒和1910年的世界[英] 斯蒂芬·约翰逊 著,张纯 译古斯塔夫·马勒,欧洲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因其以唐诗为文本的《大地之歌》广为爱乐者熟知、热爱。但实际上,在第八交响曲首演之前,马勒一直以当世伟大的指挥家闻名,他的音乐并未得到广泛认同。但马勒对自己充满信心,他说:“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我的时代一定会到来。”第八交响曲1910年9月12日的首演,标志马勒时代的大幕的开启。本书作者正是以这个历史时刻为节点,向读者讲述了马勒在1910年到1911年去世那段时间的生活与创作,详细分析、解读马勒第八交响曲的音乐与文本,更以作曲家的眼光和角度,逐乐章分析马勒后一部作品第十交响曲——这部被作者视为与第八交响曲“是同一整体的两个部分”的、“未完成”的伟大交响篇章。1910年,整个欧洲乃至世界,都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前夜,与之相映照的是整个欧洲知识界、思想界、文化界、艺术界的风起云涌。作者以其开阔的视野,将马勒的音乐置于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尼采、施特劳斯的哲学;弗洛伊德、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托马斯·曼、斯蒂芬·茨威格的文学;克里姆特、埃贡·席勒、科科施卡的分离主义艺术;勋伯格、韦伯恩、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等等,为读者勾画了一幅背景深远而丰富的文化图景,从而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作者更是通过分析马勒的音乐,分析了困扰马勒一生的身份问题:波西米亚人、奥地利人、犹太人、不受欢迎的入侵者,并将马勒的音乐,尤其是第八交响曲,追根溯源,置于柏拉图《会饮篇》、古拉丁赞美诗《降临吧,造物主之圣灵》、歌德《浮士德》,以及巴赫、贝多芬、舒伯特的伟大音乐传统中,揭示了马勒音乐所具有的以歌德的人文主义思想为代表,更现代、更多样化、更包容的“德国性”。本书当属研究、论述马勒音乐的新成果。
-
日本の歴史王閏梅 编本书是一本专门针对日语专业本科生学习的核心教材。本书通过客观的讲解、大量的图片和史料记载很好地展示了日本的文明史、文化史和发展史,并通过这些历史脉络让广大学生了解了日本历史背景后面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本书采用全日文编写,便于广大学生学习和使用,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
-
古代埃及(美) 詹姆斯·亨利·布雷斯特德著; 罗静 译【内容简介】1895-1907年间,布雷斯特德由一个稚嫩的青年学者变成了一位国际埃及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1900年他给自己拟定的三项计划是:复制并详细讨论原始碑文、翻译并介绍所有的碑文、用流畅可读的优美文字形式来叙述这些碑文的史实与资料。1905年他成为正教授,他用九年时间撰写的《古埃及记录:从早期到波斯征服的历史文献》1906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四大卷,近1700页。1907年又出了200页的索引作为第五卷。该书是布雷斯特德对埃及学的重要贡献之一。而他编写的教科书《古代埃及:从原初时代到波斯征服》,图片精美丰富、版式设计大方,700页的文字篇幅,以及187幅图片和13幅地图。首版深蓝色布面精装,封面用优雅的金色和红色箔的古埃及图案装饰风格设计,这让该书十分吸引人。《埃及史》于1905年出版,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很好的销售成绩。本次出版为中文版首次推出。
-
新编剑桥中世纪史第七卷(英)克里斯托弗·阿尔芒本书为剑桥中世纪史的第七卷,即1415-1500时期。1415年是英国亨利五世再次进攻法国、百年战争战端重开的年头。部分“政府”,论述政治理论和实践、代议制、教皇和教廷等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历史。第二部分“经济和社会发展”,论述贵族、乡村、城市、商业和贸易、战争、探险和发现等问题。第三部分“精神、文化和艺术生活”,论述宗教信念和实践、学校和大学、人文主义、手稿和书籍、印刷术、建筑和绘画、音乐等专题。第四部分“欧洲国家的发展”,叙述欧洲各个地区的传统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历史,还将东欧的拉丁人、奥斯曼土耳其人列为专章。这四部分中,前三部分均为专题研究,第四部分是各国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