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国别史
-
美国档案常冬为编美国是一种记忆,是对曾经生活在美国的土地上,参与美国的社会生活,最后又作为美国而辞世的千百万生灵的生活和行动、信仰和奋斗的记忆。这种记忆包含在美国形形色色的名称里面,贮存于美国人讲述的故事之中……这本书编选的文章,让你了解美国到底是怎样一个国家、怎样一个民族。当我们面对一个年轻而深邃,单一而又多元充满诸多强烈对比和反差的文化时,是否会给你带来一份凝重和沉思。
-
希特勒的志愿行刑者(美)丹尼尔·乔纳·戈德哈根(Daniel Jonah Goldhagen)著;贾宗谊译暂缺简介...
-
意大利近代史辛益著暂缺简介...
-
飞出牢笼(法)露西·奥布拉克(Lucie Aubrac)著;顾良,张慧君,廖淑涵译纳粹魔爪伸向美丽的法兰西,巴黎到处是盖世太保的阴影。作者的丈夫:抵抗运动著名领导人雷蒙·奥布拉克不幸落入魔掌。为了营救丈夫,这位美丽勇敢的女人虽身怀六甲。仍乔装打扮,直接与魔鬼周旋……作者娓娓道出的亲身经历,不仅以其惊险曲折引人入胜。而且以其真挚深沉打动人心。《飞出牢笼》在法国出版后立刻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后又被拍成电影,更是轰动一时,而《飞出牢笼》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和对美好人性的颂扬则将使之具有恒久魅力。
-
法国革命论(英)柏克(Edmund Burke)著;何兆武,许振洲,彭刚译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颇有似于20世纪初俄国的十月革命,几乎迫使当时的每一个知识分子都要站在它面前表明自己的态度。第二年柏克晚年的压卷大分子都要站在它面前表明自己的态度。第二年柏克晚年的压卷大作《法国革命论》随即问世,书中以充满了激情而又酣畅淋漓的文笔,猛烈地攻击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
-
理解俄国(美)汤普逊(Ewa M.Thompson)著;杨德友译内容提要】俄国红场上,圣瓦西里教堂的几个色彩艳丽的拱顶世界,而教堂守护圣人??瓦西里却鲜为人知。不过,他在俄国民众记忆中却占有重要地位,他是俄国民间传说中的知名人物,他的教堂备受推崇,证明世世代代的俄国人对他所象征的态度和价值观深为着恋。瓦西里属于俄国人所谓的“圣愚”。作者认为,圣愚现象源于萨满教的独特性,而基督教的强行加入又增长了这种现象的民间威信。必须正视的是,俄国的文化历史受到了圣愚现象的明显影响。前言在红场上,克里姆林宫的对面,矗立着俄国东正教最为艳丽、名气最大的教堂之一:圣瓦西里教堂作为莫斯科一景,它的声誉和名气可以追溯到16世纪。1852年,俄国教会历史学家亚历山大·拉辛(ARatshin)写道:“在俄国的全部教堂之中,于俄国和国外最负盛名者
-
美国精神李其荣著本书是理解美国这个国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一本有启发性的书。.在本书的写作中,我力图贯穿以下的指导思想:在写作方法上采取了纵横交错的方式;把对美国精神的研究与对美国文化的总体审视相结合;对美国精神进行动态研究,理论联系实际。...
-
法国文明史(法)弗朗索瓦·皮埃尔·纪尧姆·基佐(F.P.G.Guizot)著;沅芷,伊信译本书作者弗朗索瓦·皮埃尔·纪尧姆·基佐(1787—1874)系法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出生于尼姆的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是著名律师,在法国大革命时死于断头台上。他随母流亡瑞士,1805年回到巴黎学习法律,并同反拿破仑的文学团体有往来。1812年任巴黎大学历史教授,同年与女作家宝莲娜·德·梅兰结婚,从此结识了保皇党头面人物而进入政界,曾参加第一次波旁复辟(1814),成为君主立宪制的鼓吹者和“空论派”团体的成员,并在其1816年写的《论代议制政府及法国现状》一文中解释该团体的政纲。1820—1830年,他主要从事历史研究和教学,著有:近代史课本《欧洲代议制起源史》(1822)、《法国史概论》(1823)、《有关英国革命回忆录集》(1823)、《英王查理一世、查理二世在位时期英国革命史》(1827—1828)、《欧洲文明史》(1828)和《法国文明史》(1829—1832)等书。在七月王朝(1830—1848)期间他是君主立宪派首领之一,在法国政治生活中颇有影响。1832—1837年,他任教育大臣,提出“基佐法”,确立了所有公民均可接受初等教育的原则。在一度任驻英大使(1840)后,他出任外交大臣,此后八年他的外交政策颇为成功。1847年,他出任首相。1848年的法国革命结束了基佐的政治生涯。基佐早期的历史著作曾袭用圣西门的阶级斗争的思想,使之适应于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他在写法国历史时力图论证资产阶级有权管理国家。后来他的阶级斗争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法国文明史》(1829-1832年完成)和其他历史著作中,他发展了关于第三等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乃是历史进程的主要动力的论点。但1848年法国革命不但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也使他彻底放弃了阶级斗争的理论。本书系作者根据1828—1830年间在巴黎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加工而成,全书分为四卷,共四十九讲,另有各种附表,为基佐主要著作之一。其内容涉及广泛,主要论述:法国文化的特征;五至八世纪高卢的行政组织、社会状况、异教和基督教的文学;五世纪、六世纪的宗教社会;关于灵魂性质的讨论;日耳曼人对欧洲文化的影响;日耳曼入侵后的高卢状况;中世纪的罗马法律和各蛮族法典的性质;六至八世纪高卢的主教团,西方僧侣的特殊性质;六至八世纪的世俗文学;墨洛温王朝的社会状况;查理曼治下高卢的精神状态;查理曼帝国的分解;法国统一的形成;封建制度的逐渐形成;封建制度下君权的性质,骑士的起源;封建制度的乡村及其人口状况、封建义务;第三等级的起源与各成分的内部组织;中世纪罗马市政府和市镇;市镇的没落及其原因。本书是研究法国历史和文明史的重要书籍。本书出版后不久即有英译本和俄译本问世。中译本根据1908年George Bell and Sons出版社英译本译出(英译者William Hazlitt),并对照巴黎学士院出版社1879年的第14版法文原本校阅了一遍。英译本把基佐的《欧洲文明史》和《法国文明史》合订在一起,分为三卷。中译本只译出后面的《法国文明史》,并按法文本分为四卷。关于人名译名,原著对于原来的拉丁姓名一律都加以法国化,如拉丁诗人Sidonius Apollinaris,法文作Sidoine Apollinarie,英译予以还原,中译本根据英译名汉译为“西多尼乌斯·阿坡里纳里斯”,而不从法文名译作“西多阿纳·阿坡利纳尔”,如此等等,以符“名从主人”之意。但遇有汉译名已有定译者,本书自当采用定译。限于水平,有翻译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指正。
-
德意志史(德)马克斯·布劳巴赫(Max Braubach)等著;陆世澄,王昭仁译据斯图加特克勒特-科塔出版社1978年第9版译出。
-
古埃及探秘(法)[J.韦库特]Jean Vercoutter原著;吴岳添译本书介绍了有关尼罗河畔的古埃及的古老文字、神奇的金字塔以及信奉的诸神等文化历史背景以及对埃及古老文化研究的的进展和现状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