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国别史
-
日本简史王新生 著《日本简史(增订版)》以统治主体的演变为主线,从历史和文化的起源、律令国家、武人政权、前近代社会、明治维新、对外侵略与扩张、变 革与战争、占领与战后体制、经济大国、转折时期的改革等方面,清晰地勾勒出日本的政治演进过程,兼及不同时期的文化成就、经济发展、大众 心态等内容,清晰、完整地绘制出日本历史的鸟瞰式全貌。《日本简史(增订版)》曾荣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新版除 吸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外,又增补了大量插图、原始史料、进一步阅读书目,大事年表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日本历史的线索和脉络。本书由 王新生著。
-
日本教科书问题剖析李秀石 著《日本教科书问题剖析(1868-2012)》从研究日本的教科书入手,对整个日本的政治环境进行分析。教科书反映了日本民众的政治倾向,也是日本政治的风向标,以此为目标的著作国内没有,属于开创性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出版价值和资料价值。
-
私人生活史1李群 等 译 (法)菲利浦·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 编《私人生活史1:星期天历史学家说历史》以微观历史的角度,以历史年代为时间纵轴,全面书写个人的私密生活史——围墙中男人的权力与女人的权力、老人的权力与青年的权力、主人的权力与仆从的权力,小到家庭争吵,大到王室血案——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基本方面,小到诸如住宅、卧室和床榻,大到诸如家庭生活、家居环境、交友空间、宗教信仰以及生育、教育、死亡等,是现今一部权威的人类私人生活史。
-
中日史鉴李彦波 著《中日史鉴》是一本以中日间重大事件为主轴线,探询日本强国经验、反思中国自身弊端、展望两国关系未来的书籍。《中日史鉴》将以简单通俗的文字向大家阐明以下几个问题:1、日本一个岛国凭什么侵略比它面积大得多、人口多得多的中国;又凭什么在战后短短几十年经济跃居于世界前列?2、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为什么会遭到岛国日本的侵犯,中国自身的问题究竟在哪里?今天的我们要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史为鉴”?3、人类为什么会有这两次世界大战,在生存空间和资源匮乏的压力之下,世界要如何样才能真正地拥有和平?《中日史鉴》文笔朴实、通俗易懂。既有普通读者感兴趣的历史和军事,又有值得高端读者思索的文化、哲学等问题。
-
旧制度与大革命(法)托克维尔 著 于振海 译一、大革命前的法国和当代中国有些地方很相似。大革命摧毁了旧制度,但法国人还是原来的法国人,所以大革命后建立的新制度和旧制度如出一辙;大革命摧毁了旧制度下的行政体系却保留了官员免责制;穷人免税、富人缴税的政策从根本上毁坏了旧制度;大承包商和官吏享有同样的待遇;公文风格千篇一律;政府的办事效率低到修缮某教堂神父的住所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审批;法国人热爱做公务员,几乎到了痴狂的地步;所有农村人都涌向巴黎,于是地价飞涨;……二、内容充实,文风犀利,是良好的思想磨刀石。《旧制度与大革命》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腐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旧制度与大革命》写于1851年到1856年之间,当时的法国正处在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一世的侄子)统治的第二帝国的时代。信奉自由主义的托克维尔对拿破仑三世非常失望和悲观,《旧制度与大革命》就是在这段政治大变动时期酝酿成熟的,其中浸透着对法国命运的深沉思考,和对拿破仑三世的强烈不满。
-
旧制度与大革命(法)托克维尔Toequeville (A.) 著 傅国强 译《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政治学领域绕不开的著作。其特色在于:第一,它不是从理论出发,凭空“思考”法国革命,而是立足于扎实的历史档案,条分缕析,试图得出结论。这保证了学术上的科学性。第二,基于科学化的视角,本书做到了既不守旧,也不激进,而是立场公允、思维冷静、目光犀利。它提出了不少真正的问题,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无论是对于已经逝去的时代,还是对于令人眼花缭乱的现在,以及不可知的未来,本书所提供的思维方式,要远比轻率地抛出某个论断更有意义——哪怕这个论断锋芒毕露、感人至深。读者与其从本书中得到某个论断,不如学会一种看待社会和自身的方法。我们这个中译本,如果能够给读者这样的启迪,将功莫大焉。事实上,《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已在欧美国家发挥了深远影响。从1856年本书首次出版,到三年后作者去世,本书在法国印行4版,到1934年已印行16版。同时,在英国、德国以及大洋彼岸的美国也都非常畅销。《旧制度与大革命》的法文原名为:L'Ancien Régime et laRévolution。第一个中译本于199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时距原著首版已过一百三十多年。译者是中国翻译界的前辈冯棠先生。我们这个译本,从法文版译出,并以剑桥大学出版社英译本为参照,某些疑难之处以及专有词汇的翻译,参考了冯棠先生的译法,这里表示衷心感谢。
-
西方的衰落(英)尼尔·弗格森 著 米拉 译《西方的衰落》是基于尼尔·弗格森在英国广播公司电台四台里斯讲座系列(Reith Lectures)创作整理而成,该系列播出时题为“法治与其敌人”。早有人预言到西方社会的衰落。如今,这些衰落的迹象看似无处不在:经济增长放缓、债台高筑、人口老龄化问题、反社会行为等等不一而足。但是西方文明究竟欠缺在何处?尼尔·弗格森认为是制度的衰落难辞其咎,是制度正在导致社会的繁荣或衰败,制度就是在其中发挥作用的错综复杂的框架体系。代议制政府、自由市场、法治和文明社会,这些原本是西欧和北美社会的四大支柱。正是因为这些制度优势,而非地理或气候上的原因,使得西方社会在公元16世纪前后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然而,现如今这些制度的衰退令人扼腕。我们的民主制度打破了代际契约,将高额的债务转嫁到我们的子子孙孙。我们的市场被过于繁杂的监管政策所日益扭曲,后者其实就是自己本意想要治愈的顽疾。法治也业已沦为律师之治。公民社会日益变得不再文明,人们只是出于惰性把问题一味推给政府去解决。《西方的衰落》一书振聋发聩,也会引发争论,它是对这个自鸣得意和对问题视而不见的时代的迎头一击。当阿拉伯世界正在为民主而奋斗时,当中国努力从经济自由化迈向法治社会时,欧美社会却在挥霍几百年来制度优势的积淀。弗格森提出这样的警告,若要遏制西方社会一度称雄世界的文明日益衰落的势头,只能寄希望于强大的领导力,并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
刺杀林肯比尔·奥瑞利,马丁·杜加德 著 张建伟,彭秋实 译《刺杀林肯》重述了一系列美国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事件,它向我们展示了美国历史是怎么被一个杀手永久性改变的。1865年春,在经历了一系列越来越惨烈的战斗之后,血腥的美国内战终于宣告结束了。亚伯拉罕·林肯总统给了战败投降的南方军最为宽大仁厚的政策。此举旨在实现他长久以来的梦想——治愈国家的创伤,将四分五裂的美国重新团结起来。但如此优待的做法并没有让布斯及其团伙放弃刺杀林肯的阴谋。就在华盛顿市民都在庆祝内战胜利的时候,约翰·威尔克斯·布斯将林肯总统刺死在福特剧院里。此人是一个顽固而狂热的种族主义者。林肯遇刺后,一场以布斯及其同伙为目标的大搜索在全美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布斯立刻成为全国的头号通缉犯。曾做过联邦特工的纽约侦探拉斐特·C·贝克发现了一系列找到布斯的线索。与此同时,联邦警察也找到了布斯同伙们的行踪。这场惊心动魄的大追捕最后以布斯在谷仓被枪击毙命,其他共犯被处以绞刑而告终。在这些被绞死的罪犯中,包括了第一名被美国联邦政府处以绞刑的妇女——玛丽·苏拉特。《刺杀林肯》使用大量生动的细节,刻画了很多美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叙事扣人心弦,让读者激动、紧张不已。可以说,这是一本读起来很像惊悚小说的历史读物。
-
猎杀女巫林德尔·罗珀 著 杨澜洁 译欧洲中世纪,成千上万的女性被受刑逼供承认自己为女巫,最终被迫害致死。本书如同一面明镜,照亮德国巴洛克时期的恐怖,将对于女巫的追捕、审讯、拷打和酷刑淋漓尽致地阐述。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从现代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女巫迫害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心理学根源。
-
旧制度与大革命(法)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 著 沙迎风 译《旧制度与大革命》探讨了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起源以及大革命变得残酷的原因,并首次探讨了法国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产生之间的内在关系。作者托克维尔深入地研究了法国大革命相关的文献、档案和历史事件,结合他对自由的认识,回答了下列几个问题:为什么革命首先在法国产生;为什么在旧制度最繁荣的时期却加速了革命的发生;为什么大革命后出现的中央集权是旧制度的延续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厘清了自由、专制、平等三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