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国别史
-
俄国史(俄)瓦·奥·克柳切夫斯基 著,张草纫 ,浦允南 ,贾宗谊 等译《世界历史文库》主要选收国别史、地区史的通史性著作,以国别史为主体,适当辅以地区史。计划共出版80种,2年内出齐。文库编辑委员会特邀我国世界史学界著名学者专家担任学术顾问,精心遴选著作。编选者和学术顾问一致认为,每个国家、地区的历史只选一种著作,因而要求此一种应是在学界已获得广泛定评的上乘之作,且最好是最新成果,作者应为著名史学专家,原出版者也应是知名的出版机构。原著使用的语种主要是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等,中文译者应基本上是史学专业人士或具有较高史学修养的翻译家。总之,学术性、权威性、完备性、可资借鉴性以及可读性,是《世界历史文库》编选出版工作所追求的目标。
-
意大利简史(意)路易吉·萨尔瓦托雷利 著,沈珩 ,祝本雄 译《世界历史文库·意大利简史:从史前到当代》上起意大利半岛地理位置的形成,下止于1967年意大利的大选,中左政府的组成,融数万年于一瞬;史书所涉,凡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军事,无所不包、无所不及,洋洋洒洒,林林总总;活动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无一遗漏,如同轴线贯穿其中。通过这样一部重要而通俗的著作在中国的传播,我们能够了解到意大利步入到工业化程度极高的民族之林所必须经由的各个阶段。
-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张锡模 著《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是苏联时期拍摄的一部经典电影,而张锡模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当然不是一部文艺爱情小说,但是,它的确是一本细腻记录俄罗斯从共产体制的苏联过渡到资本主义时期这个最为激荡变化的时期中,当时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从历史、政治、体制、文学、鬼魅、民间传说到乡野逸事、价值观……包罗万象、无所不谈。本书表面看是作者俄罗斯留学时期的生活随笔与心情记录,然而读者在细读每则“小故事”的过程中,却又不自觉地坠入到一个更深层、更严肃的社会议题中而陷入沉思。
-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Talich(华建平)著1861 年,现代史上第一场毁灭性战争爆发,为解放四百万黑奴,南北战争竟导致八十万美国人,战死沙场。四年浴血,气喘未定,1876 年,全国又有43座城市串连暴动,为争取工人权益,竟在短短数日,付出数千人员伤亡。这就是所谓的“美国梦”,这个梦被锻造出来的道路上,处处尸骨 横陈。好莱坞向全球输送了太多梦幻泡影, 自由、民主、平等、法制、机遇,自治,冠冕堂皇的信条背后,是叫人不忍卒睹的美国历史。1869 年,无数华工以血汗打通贯穿北美大陆的铁路,不值人尊敬,却迎来了美国国民深恶痛绝,催生出排华法案和边境巡逻队 。1917年,美国实施了人类史上从未见过的禁酒令,目的只在打赢一次世界大战。1950年,方才打赢轴心国赢了世界,美国却输给自己,麦卡锡主义横 行,举国陷入白色恐怖。1955年,高院宣布种族隔离制度非法时,上百名国会议员联名抗议,藉此更让恐怖的3K党死灰复燃。1972 年,追求男女平权的修宪运动无疾而终,反对最力者,就是美国妇女……今日美国,极难复制,只因美国的一切,都其来有自,而且代价高昂。这个国家并不矛盾,也不叫人费解,前提是要找见正确理解它的办法。解谜的过程,再是叫你瞠目结舌,但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总有它坚实的理由。美国,不相信有人间天堂。《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这本书,就是要告诉你,你不能不知道的,美国真相。
-
解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杨伯 著《解读旧制度与大革命》从《旧制度与大革命》中纳绎出若干主题,集中讨论,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第一章,讲述托克维尔1848年前后的生活境况和思想变化,属于理解《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背景知识。第二章,介绍托克维尔的社会分析方法,关键词是权力和社会。托克维尔最关心的是权力运行方式对社会结构的改变。第三章,接续第二章,讨论政治思想史上的权力观念,以及与此相关的权力心理。第四章,分析政治思想与政治实践之间的界限。与此话题密切相关的,是对文人论政、启蒙哲学的评价。第五章,介绍托克维尔对宗教社会功能的看法。第六章,讨论托克维尔念兹在兹的自由:为何自由难以实现?为何人们宣称的自由彼此差异如此巨大?为何自由往往成为人们的次要选择?第七章,讲述托克维尔的历史哲学、历史信念。
-
现代化与英国社会转型刘金源 著《南京大学史学丛书:现代化与英国社会转型》从现代化视角出发,以时间为轴线,分别从政治与外交、经济与社会、劳资关系、帝国与联邦四个层面,考察了英国从传统农业文明迈向现代工业文明的社会转型历程,总结了英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影响及经验教训,进而揭示出近现代英国历史演进的规律与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大学史学丛书:现代化与英国社会转型》还探讨了加纳、马尔代夫等英联邦国家的现代化问题,观点新颖且有启发性。
-
罗芒狂欢节(法)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 著,许明龙 译《罗芒狂欢节(从圣烛节到圣灰星期三1579-1580)》一书由法国作家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写著,徐明龙翻译。 《罗芒狂欢节(从圣烛节到圣灰星期三1579-1580)》讲述的是在1580年2月份的两周时间中,罗芒城(当年属于多菲内省,现今属于德龙省)的居民妆扮成各种各样的人物乃至动物,欢快地跳舞、游戏、赛跑、联欢……在狂欢节期间每天上演的节目中,罗芒人的游行队伍行进在手艺人和显贵之间。全城到处都有自发的民间演出,街道与街道,行会与行会,各显其能,一比高下。黑社会人物法官盖兰设下陷阱,致使罗芒人互相厮杀。 这是一件包含有多种意义的事件,一位史学大家对此做了破译。
-
美国1774—1824岳西宽 著1607年5月14日,105名英国殖民者来到北美洲的弗吉尼亚,建立了詹姆斯敦,北美洲从此登上历史舞台。弗吉尼亚是英国第一个成功的海外殖民地,后来这里成为美国革命和民主的摇篮。1619年,北美殖民地第一次立法代表会议就在詹姆斯敦召开。美国前五位开国总统中的四位——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詹姆斯·麦迪逊和詹姆斯·门罗都来自弗吉尼亚,这一时期因而被称为“弗吉尼亚王朝”。美国的历史正是从这里开始的,美国开国五十年辉煌发家史正是弗吉尼亚王朝的兴盛史。《美国1774—1824:弗吉尼亚王朝兴盛史》主要讲了美国弗吉尼亚王朝时期四位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GeorgeWashington) 、托玛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 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和詹姆斯·门罗(James Monroe))的辉煌成就。
-
18世纪俄国的改革与贵族张宗华 著《18世纪俄国的改革与贵族》从18世纪改革与贵族制度建立入手,阅读了大量相关的俄文书籍和档案,在最新研究成果和详实的资料基础上,实现了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内在统一,不拘泥于原有的结论,既不赞成把从彼得一世开端的18世纪改革看作是俄国现代化的关键步骤,也反对那种把该时期改革归罪于脱离了“俄国天然固有发展轨迹”的说法,而认为是封建体制内部的自我调整,是现代结构与中世纪奇怪的混合物,正是由于这种强国政策是通过地理扩张、农奴制制强化而达到的,延误了本该早点到来的19世纪的社会转型。该书全面、系统地考察了俄国18世纪改革运动以及与贵族等级产生、发展、结果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有一定创新意义,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
纽伦堡来信(美)克里斯多夫·多德 ,(美)拉瑞·布鲁姆 著《知行书系·纽伦堡来信:爱与正义的亲密档案》作者的父亲托马斯·多德以律师团成员的身份奔赴满目疮痍的纽伦堡,参加那场史无前例的对反人类罪行的审判。凭借其敏锐的思维,特别是在预审诸如赫尔曼·戈林、阿尔弗雷德·罗森堡、阿尔伯特·施佩尔、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普、鲁道夫·赫斯等罪恶昭彰的纳粹战犯时的出色表现,托马斯迅速成为了美国代表团的次席检察官。在长达十五个月的审判过程中,托马斯每夜都将他的工作情况和对审判的看法写信告诉妻子格蕾丝。这些信被束之高阁数十年,直到子承父业的国会参议员作者无意中接触到了这些信件,大量秘辛内幕、情感故事、对纳粹战犯形形色色的描绘和那场审判的历史意义得以重现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