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国别史
-
学历之死[美] 赫布·柴尔德里斯 著;杨益 译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青椒之困”——当年轻博士顺利毕业,走上讲台正试图大干一场时,猛然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兼职的讲课机器——捧着早已被规划好的课程大纲教授通识课程,照本宣科下拿着居于最低水平线的时薪,按课缔结的一纸合约无法给出任何保障——非升即走是常态,而长聘教职则遥不可及。 数以百万计的名校博士以“兼职教师”的头衔为开端,走入了高等教育“按需而定”的新生态循环,能否在激烈竞争中杀出重围获得长聘,他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作者赫布·柴尔德里斯自身即是一位徘徊在象牙塔和学术流水线之间的失意博士,他以最切身的经历为我们带来了最真实的观察。
-
鼓楼心悦.幸存者们皮特康拉狄著关于欧洲王室的新闻不时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美丽外衣包裹之中、神秘不已的欧洲王室,到底隐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法国大革命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妻子玛丽皇后被激动的群众吊死于绞刑台。自此,法国结束了几个世纪以来的帝制统治,改为共和政体。从那时起,全欧洲的王室就开始忧虑自己的命运。在历经两个世纪的纷乱和快速发展之后,欧洲大陆至今仍有10个国家保存了王室制度。这些国家为何仍然容忍王室制度的存在?社会和王室成员如何让这个制度存活下去?本书通过详尽的研究和第一手资料,精辟分析了欧洲王室的发展史与现代史。在本书中,我们能获得许多问题的答案:当今的君主在做什么?为什么他们拥有数不尽的金钱财富?他们还握有什么权力?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名人?本书史料丰富,涉及多个欧洲王室,作者回顾了这些王室的历史根源、历年来的重要王室成员,以及各王室的家族族谱,不仅展现了欧洲王室的历史脉络、生活实况,也让人们明白了王室制度留存至今的缘由。
-
美国的内战与重建史蒂文·哈恩本书是一部关于1830年至1910年间美国政治和经济转型的颠覆性作品。作品聚焦于美国南北战争前后80年的历史,讲述了美帝国的建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历程,介绍了工业资本家、金融家和无产者,奴隶主和奴隶,企业家和工人等各种力量之间的斗争。19世纪到20世纪,美国从一个中央政府软弱的农业社会,变成了一个逐渐城市化的工业社会,政府在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框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美国的帝国属性却从未改变。作品颠覆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和帝国的认知,深刻揭露了美国作为一个帝国的本质和属性,回答了美国是如何跨越漫长的19世纪,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同时,本书也揭露了美国内战与重建过程中的黑暗历史和遗留问题,而这些问题仍然是今日美国所不能解决的。
-
城市、空中花园、世界尽头马丁·齐默尔曼古代历史学家马丁·齐默尔曼,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古代历史学家之一,他用 40 个神秘而古老的地方,展示了一个迷人的古代文化和人类历史全景。这是一个隐秘而宏大得令你拍案叫绝的世界,这本书将为你展现的不止是有趣的历史和文化,更有奇思妙想的神话世界。它阐述了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历史,以及这些历史正影响着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
-
伟大的藏书家(英)查尔斯·艾萨克·埃尔顿、(英)玛丽·奥古斯特·埃尔顿 著《伟大的藏书家》是一部关于藏书和藏书家的轶事集,其中有名有姓的藏书家有600人之多,如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意大利作家彼特拉克、法国作家蒙田、英国学者博德利等,他们对学问、知识和艺术的热爱也表现在对藏书的狂热上。这部卷峡浩繁的人物小传,借由藏书这一特殊行为和藏书家这一特殊群体,对西方书籍的制作、印刷.流转以及学术演变也多有涉猎,从而钩沉出一部书籍兴衰的历史,也见证了不同时代社会文化和政治权力的更迭。除此之外,《伟大的藏书家》还详细记述了大英图书馆、博德利图书馆、阿什莫林博物馆等机构创建背后的故事。
-
种族隔离[美]卡尔·H·奈廷格尔 著;相欣奕 张美华 译本书追溯了从1700年到现在,种族隔离作为一种全球现象在城市中的传播。在这部严肃的史著中,作者重点展示西方殖民过程中种族隔离的形成与发展,对世界各地的城市和社会的扭曲。从种族隔离的古老根源开始,以及考古证据所揭示的人类长期利用被割裂的城市来强化政治和经济不平等,作者随后转向了欧洲殖民主义的世界。他指出,正是在那里,基于肤色的种族隔离最终强化成基于种族的不平等;这种划分从非洲复制到美洲。20世纪之交见证了迄今最咄咄逼人的种族隔离运动,几乎世界各地的白人社区都开始按照种族界限重新安排整个城市。城市的种族隔离历史揭露了人类困难重重的过去,而从中得到的反思为未来更美好、更平等的城市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
外交与军事历史评论梁占军 著次世界大战是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冲突,它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一些极为重大的变化,并且深刻影响了世界现代史和当代史的进程。百年前的今天,大战刚刚终结,和平的重建虽已启动,但战争带来的余波远未平息。世界局势在国际政治与军事的缠斗中演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建了 20 世纪全新的世界体系,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未来发展的走向,它的建立成为国际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从世界整体化发展的视角来审视这场空前的全球战争时,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次世界大战作为20世纪件全球性的历史事件对世界整体化进程的重大意义和影响,其中的许多历史事件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和认真反思。
-
原子与灰烬[美]沙希利·浦洛基Ø1954年3月,美国在比基尼环礁试爆氢弹,放射性沉降物覆盖大片海域,数百人被辐射所伤;Ø1957年9月,苏联克什特姆镇附近的马亚克核工厂核废料罐爆炸,无数当地居民遭遇严重辐射;Ø1957年10月,英国温茨凯尔工厂反应堆起火,造成史上首次重大核反应堆事故;Ø1979年3月,美国三里岛核电站辐射泄露,导致周边六个郡数十万居民被迫疏散;Ø1986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引发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Ø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遭海啸袭击,四座反应堆接连爆炸,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发生在切尔诺贝利的故事,只会发生在切尔诺贝利吗?哈佛大学乌克兰史讲席教授沙希利·浦洛基继《切尔诺贝利》之后,再度审视核能源问题,试图从历史上六起标志性的核事故中寻找核灾难的根源。他以细致严谨的调查,分析了六起事故的技术和人为因素;以文学化的笔调,再现了惊心动魄的灾难过程;以史学家的关怀,将事故中的各色人物置于历史情境中予以观照,展现了政府、核工业从业者、媒体和民众在辐射阴云笼罩下的种种情态;更以学者的敏锐,探寻事故之外,真正值得关注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因素。
-
疯狂旅行者[加拿大]伊恩-哈金 著;傅益东 译一个迷失自我的魔怔行者,一位坚持自我的专一医者,拉开一场流行疯病的序幕19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种奇怪的传染病似乎从法国波尔多蔓延开来。数十位男性发现自己在无知无觉的状态下漫游欧洲,明明心里没有目的地,却穿越国境,乃至跨越大陆,最后或被警方拘留,或被关进疯人院。当时的医生诊断其患有“神游症”。在本书中,现代科学思想巨擘、加拿大著名科学哲学家伊恩•哈金创造性地考察了这一鲜为人知的疯狂旅行流行病。他横跨精神医学、历史学、科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不仅讲述了第一个“疯行者”阿尔贝•达达耐人寻味的人生故事,而且探索了一些十分重要的问题,包括精神障碍的真实性、催生疯癫的社会“生态位”,以及这个一百多年之前的案例对备受精神疾病困扰的现代世界的意义。◆著译者简介——————————————————————————————————————
-
查士丁尼的天灾[美国]威廉·罗森查士丁尼一世是古典时代晚期最后一位被冠以“大帝”称号的东罗马皇帝,他和他那一代能臣武将又被称为“最后的罗马人”。他出身边陲行省伊利里亚的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却倚靠叔父的从军背景,早早进入了君士坦丁堡的权利中枢,四十岁便加冕成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充实了帝国的国库,拔擢了两位不世出的军事天才:百战名将贝利萨留和宦官将军纳尔赛斯,花了二十年的时间,荡平了割据北非的汪达尔人,摧毁了占据罗马发源地意大利的东哥特王国,最终收复了帝国的旧都——永恒之城罗马;他在尼卡暴动中被焚毁的旧教堂废墟上,建起了一座人类建筑史上奇迹——圣索菲亚大教堂;他发布赦令,任命了一众法学家,编纂出一部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查士丁尼法典》,奠定了大陆法系的基石……以上成就中的任何一项,都足以使一位帝王名垂青史,而查士丁尼却在有生之年将它们全数实现。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有什么理由不能实现罗马帝国的复兴呢?事实上,理由有很多。而其中最触目惊心的一个,便是发源自非洲的鼠疫杆菌。当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生物体,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碰撞时,其结果便是一场横扫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大瘟疫。在付出了2500万具尸首的代价、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包括君士坦丁堡在内的几十座繁荣富庶的都市化为鬼城之后,罗马,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轨迹都被不可逆转地改变了。“最后的罗马人”的雄心、才智与梦想,在历史与自然的风暴的面前,竟是那么的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