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
-
一本书读懂世界历史大全集许蓉 编《一本书读懂世界历史大全集》,尝试用一种生动的方式展示历史的真实。首先,《一本书读懂世界历史大全集》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下来的大量资料按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用6个篇章、300余个主题,以点带面、提纲挈领地讲述了地球产生以来世界历史进程中最关键的阶段和最重要的事件,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诸多领域。其次,《一本书读懂世界历史大全集》打破了传统历史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抽象的逻辑关系联系人物和事件的方式,而是采取“读故事+看图片”的方法,用200多幅插图生动地再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让历史具有了可触摸感、可观赏性,以便读者从中获得丰富的信息、视觉的美感以及精神的愉悦。可以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世界历史发展风貌和人类文明发展踪迹的新型图书,它能够真正帮助读者从世界历史的兴衰演变中体会生存智慧,从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中感受人生真谛。
-
大国的兴衰(英)保罗·肯尼迪 著《大国的兴衰》全书共分上下两册,对公元1500年以后各国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作了综合比较,内容涉及了军事与国力、经济发展周期等诸多理论问题,是一部以全球性眼光综合分析诸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著作,为那些渴望了解各大国经济、军事等国力对比不断变化趋势的当代读者,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大国的兴衰》的重点仍未脱离传统史学的领域——经济史和军事史,但其内涵却有了质的变化。正如作者保罗·肯尼迪所言,《大国的兴衰》并非一部军事史,也不是一部经济史。他通过追述公元1500年后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描绘了国际体系中的一流强国在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过程中,经济和军事战略的相互影响。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不光将军事冲突同经济变革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而且在论述国际权力体系与全球经济秩序的关系时,能对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社会、地理、外交等方面综合研究,勾勒出这一历史时段的总貌。这种写法独树一帜,打破了陈陈相因的传统,使《大国的兴衰》具备了全球性的宽广视野、引人思索的新颖观点,旁征博引翔实的历史资料并富含逻辑严密的有力论证,因此《大国的兴衰》在1988年出版后引起了美国学术界、政界与读书界的震动,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国的兴衰(下)》是《大国的兴衰》的下部,重点论述自第一次世界大战至苏联解体前,世界各主要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情况。
-
中世纪世界史(美)苏珊·鲍尔 著《中世纪世界史》讲述了4—12世纪世界各地的统治者们如何为他们的权力寻找新的合适的理由,用神圣的真理、天命、天主等说辞来证明其政治行为、军事行动是正当的,理性开始取代王位成为帝国的引擎。这一时期最大的特色就是宗教成为国家的统治工具,而这既改变了宗教,也改变了国家。本书是《古代世界史》的姊妹篇,作者苏珊·鲍尔通过灵活地运用现今收集的最新历史材料,分成五大部分,85小章,用故事的形式把中世纪世界里发生在各个大洲的历史串联到一起,提供了一幅生动的中古世界史图像。
-
别笑,这是另一半世界史杨建 著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兴盛与衰退、辉煌与悲怆、交替与更新,也预示着人类的未来。世界历史漫长悠远,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头绪繁多,各种事件扑朔迷离,正史的记录、野史的传说、戏剧的编排,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然而历史并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客观的存在,历史的真实多存在于细节的另一半之中,因此,只有注重历史细节,把那些被遗忘、疏漏、润色或掩盖的鲜活而不容置疑的细节揭示出来,才能够感受到有血有肉的真相及其延伸出来的思想意义。《别笑,这是另一半世界史》以时间为序,通过“文明兴起之前的人类”“世界古代文明”“古代文明的兴起与传播”“中世纪文明的开始与衰败”“近代文明的曙光”“改革与革命中的近代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确立”“两次世界范围的战争”等多个篇章的内容勾勒出世界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在描述帝国更替、社会变迁以及“宏大叙事”的同时,更侧重关注历史的另一半,从这些细微之处入手,搜寻历史的蛛丝马迹,力求见微知著、去伪存真。
-
1492(英)菲利·费尔南多-阿梅斯托 著,赵俊,李明英 译《1492:世界的开端》由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编著。 世界将于1492年终结,先知、预言家和占星师们如是说。他们是对的。他们的世界确实终结——而我们的世界开始了。在这部历史作品中。作者将现代世界的特质追溯到1492年。1492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全球权力与财富的分配结构,世界主要宗教与文明的分布,以及各个经济体互相问的联系,即我们现在所谓的全球化的日益凸显。1492年所发生的事件改变了这个星球的整个生态系统。个人主义,同居于一个的观念,即作为人类的—份子的观念在1492年得以成型并开始显现。为了探知现代性的起源,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编著《1492:世界的开端》将与历史上的旅行家一道,沿着这些开始将世界连接起来的线索,带你进行一次环绕当时的世界之旅。旅行起始于格拉纳达即欧洲最后一个崩溃的伊斯兰王国;然后去往廷巴克图,一个繁荣的、新的穆斯林帝国。与葡萄牙探险家们一道,访问南半球上的第—个基督教国王。我们也将和那些被西班牙驱逐的犹太人一起,跨越地中海来到北非、意大利和伊斯坦布尔。我们将见证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的兴盛,目睹罗马在亚历山大·波吉尔统治下的堕落;看到伊凡大帝统治下、充满发展活力的俄罗斯及其冰封之地,也将会听到印度洋岸边神秘诗人的吟唱。我们将与哥伦布—道踏上大西洋的航行。在加纳利群岛上的一个古老火山口的纵深处,见证欧洲第一个海外帝国的诞生。我们将会看到,阿兹特克人和印加入正在美洲塑造一—个新世界。历史似乎是一个路径难觅的迷宫,但是,一个好的向导可以为我们找到出口,回溯到某个特定时期,即如今这个世界中最为显著的某些特质开始出现的那个时期。
-
20世纪世界史(英)布劳尔 著,洪庆明 译丹尼尔·R.布劳尔编著的《20世纪世界史》延续了先前各版本总的论题框架,但有所扩充和修订,以论述近年来引人瞩目的问题和事件。最显著的变化是增加了两章内容。第一章是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革命性后果;一篇有关约翰·里德生平的新“聚焦”短文,阐明了俄国革命和墨西哥革命对一位激进的美国人的吸引力,同时,一篇新的“重点”短文,探讨了战争对现代社会深远的政治影响。另一个新增章,关注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数年里,东亚地区爆发的革命冲突。这两章包含在第五版的相关主题里,但如今比之前得到了更具体的关注。它们的存在,让上编和下编中的其他章节能够比第五版更明晰地专注于主题内容。尤其明显的是,第七章现在专门关注,在20世纪60年代危机频发的背景下西方世界的冷战状况,而第十三章则将苏联帝国的衰落一直追述至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和重建新俄罗斯的痛苦努力。
-
大国的兴衰(英)保罗·肯尼迪 (Paul Kennedy)著《大国的兴衰》全书共分上下两册,对公元1500年以后各国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作了综合比较,内容涉及了军事与国力、经济发展周期等诸多理论问题,是一部以全球性眼光综合分析诸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著作,为那些渴望了解各大国经济、军事等国力对比不断变化趋势的当代读者,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大国的兴衰》的重点仍未脱离传统史学的领域——经济史和军事史,但其内涵却有了质的变化。正如作者保罗·肯尼迪所言,《大国的兴衰》并非一部军事史,也不是一部经济史。他通过追述公元1500年后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描绘了国际体系中的一流强国在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过程中,经济和军事战略的相互影响。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不光将军事冲突同经济变革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而且在论述国际权力体系与全球经济秩序的关系时,能对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社会、地理、外交等方面综合研究,勾勒出这一历史时段的总貌。这种写法独树一帜,打破了陈陈相因的传统,使《大国的兴衰》具备了全球性的宽广视野、引人思索的新颖观点,旁征博引翔实的历史资料并富含逻辑严密的有力论证,因此《大国的兴衰》在1988年出版后引起了美国学术界、政界与读书界的震动,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国的兴衰(上)》,重点论述公元1500前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主要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情况。
-
全球史评论刘新成 编全球史的核心理念在互动,但其价值认同却在共生、甚至共荣,因此本辑的主题为“世界历史进程中多元文明的互动与共生”。互动的内容举凡商品、人口、观念、体制、信仰、生活方式不等,而互动的方式则既可能是和平的,又可能是暴力冲突,但互动的结果往往是某种形式的“重构”。
-
镜子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著 张伟劼 译记者出身的加莱亚诺,善于从体制的边缘发现让人生疑的蛛丝马迹。从《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开始,他的每本书都是一连串言简意赅的“小故事”。他从散落民间的口头记忆中寻找受辱者的尊严,从被冷落在纸堆里的记录中搜求被劫持的良知。这一次,他开始动笔书写一部倒转的世界史,撬动令思想窒息的体制磐石,唤起被麻痹的基本知识,恢复被蒙蔽的正常思维。六百个故事,就是六百面镜子。谎言不攻自破,恶行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在这里面,有人看到的是骄傲,有人看到的是屈辱,有人发现了过去,有人遇见了未来。
-
历史(古希腊)希罗多德 著 周永强 译《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时代阅读经典文库:历史(套装上下册)》是西方“史学之祖” 希罗多德撰写的西方第一部历史学巨著。书中不仅记述了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叙述了各国各地区的地理形势、经济生活、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等等。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不仅是西方史学的奠基之作,开创了西方历史写作中的叙述体体裁,而且也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文化史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