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
-
历史(古希腊)希罗多德著;谭爽译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古希腊历史学家、“历史之父”,他生活于古代希腊两次重要战争即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之间,几乎是希波战争的同时代人。他是吕克瑟司和德律欧的儿子,曾移居萨摩司。在萨摩司,他不但学会了爱奥尼亚方言,他还写了一部九卷的历史。他因本国人不喜欢他而自愿去了雅典殖民地图里翁,并死在那里,埋葬在市场的地方。但也有人说他死在马其顿的培拉。有人还说他是史诗的作者,曾使垂死的史诗复活,在诗人的名单上,他仅次于荷马而占第二位,可是另外有些人却认为,他不如赫西奥德或娄提马克思。关于希罗多德,另外还有一些记述则说他喜欢旅游,一生到过很多地方。他曾北至黑海,南及埃及,东到巴比伦,西达意大利,足迹几乎遍及当时西亚和地中海东半部各个地区。在游历过程中,他注意寻访古迹,观察民俗,搜集和考证传说、旧闻,并记录成书。有关这些说法,大多是根据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的自述推测而来的。《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大约写于希罗多德住在萨摩司的一段时期。生前没有完稿,后来亚历山大里亚的注释家将全书加以整理,分为九卷,每卷都冠以一位文艺女神之名,这种格局和分卷方法沿用至今。这部著作以希波战争为主线,广泛地记述了当时的历史状况。整篇内容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卷到第五卷,可以看作战争的背景介绍,它以希腊人和异族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希罗多德认为的纠纷的起因,以及波斯的兴起为主要线索,叙述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斯基泰、利比亚和希腊等地区的历史往事、地理、民族和风俗习惯;第二部分从第五卷第二十九章起到第九卷末尾,可以看作战争的描述,它以希波战争为主,从爱奥尼亚起义,一直写到普拉提耶和米卡尔战役,讲述了希波战争的主要过程。整部著作内容博杂,脉络分明,重点突出,结构完整。希波战争无疑是《历史》叙述的重点,但希罗多德又不仅仅局限于这次战争,它以相当大的篇幅记录了希腊及相关国家的历史传说、风土民情和逸闻趣事,对各种各样的政治制度和风俗习惯作了大量收集,并加以比较、分析,做了认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表现一种崇尚东方智慧和东方文化的心态,同时还大量地记录了一些神讖、灾异、梦兆等神秘现象。这些内容扩大本书的记录,拓宽了本书的视野,使其完全超越一部战争史的范围,而成为当时西亚、北非以及希腊各个城邦的一部“通志”。与其说它是一部战争史,不如说它是一部当时希腊人所知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历史》一书反映出来的历史观也比较复杂。一方面他对历史过程持有一种宿命观点,人们的祸福和国家的繁荣都受到命运之神的左右。他认为,神有嫉妒之心,因此树高要遭雷击,名大会引神忌,而且“当城邦或民族将要遭到巨大灾祸的时候,上天总是会垂示征兆的。”历史事变和天意之间有一种神秘的联系。但在战争的叙述中,他又认为胜负受到交战双方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并非完全天定。他还试图以历史自身去说明历史,这在当时希腊历史思想的发展上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由于这样的原因,希罗多德在历史叙述中表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客观立场,而这一点正是历史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他奠定的一些原则,对西方历史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直到今天,它们对历史研究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历史深处的记忆晓柳主编多少历史往事已烟消云散,但在人类的心头却依旧余响不绝,这些伟大之笔保存下来的记录,是每一个时代最深刻的隐痛。本书搜集了古今中外名人对一些著名事件的纪实报告共25篇。这些事件发生之初都曾不同程度地影响历史或震动世界,由这些亲历者所留下的历史档案,构成了人类最真实的共同记忆。当此世纪之末重审这些珍贵文件时,我们似乎又已置身于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时刻……
-
史学论衡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1994年“白话中国历史通俗演义”的编译者们,约我为该书写序。我写了序,就是这篇文章。但此后该书便无有了下文,也不知出版了没有。多年来,我是重视并大力提倡通过历史演义普及历史知识,来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我们只要看看、想想《三国演义》、《水浒传》在旧社会民间文化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就知道普及历史知识的重要了。现在我把这篇原是序的文章,发表在这里。历史学有两个任务,一是提高,提高对社会历史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使人们可以按规律办事,免犯错误;二是普及,普及历史知识,通过普及历史知识,提高民族素质。“文化大革命”后,出现一种怪论叫作“读书无用论”,这种怪论遗害很大,到现在还能时时看到它的恶劣影响。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有史以前不说,有史以后主要原因就是靠人类能不断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把经验写成文字写成书,把积累的经验不断传下去,不断提高。如果没有文字,没有书把前人的经验不断的传下来,单靠个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恐怕今天的人类仍处在野蛮时期,没有飞机,没有电灯、电话,没有“卡拉OK”,过着点着火把,穿着树皮,吃看生肉,住着山洞、地穴的苦日子。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也向我们说明,中国这一百多年所以有外患内乱,人民穷困,生命涂炭,原因没有别的,也就是由于我们落后。落后,使我们挨打;落后,使我们贫困;落后,使我们受侮厚。 现在好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已走上康庄大道。由小康而大康,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已在地平线上露出曙光。 但我们不能不看到,我们的民族文化还是落后的。封建的贪污、腐败、迷信、荒淫还没有清除,随着改革开放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的贪婪、腐朽、欺诈、阴狠已涌进来。如何使个人品格,社会风气,民族文化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已是当前迫不及待的工作。 建设精神文明,措施当然是多方面的,重要的一条就是普及历史知识。读《资治通鉴》当然是好的,但是《资治通鉴》是古人用古汉语写的,当前我们一般群众读起来还是有困难的。普及历史知识,我们要用现代汉语,通俗易懂的汉语来写历史。《资治通鉴》已有现代汉语的翻译本,内容好坏,没有读过,不敢妄加评论,但这种意向是好的。通俗历史读物在民间影响最大的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给人历史知识,给人聪明,给人智慧。在旧社会谁读过《三国演义》,谁就是一方圣人,有人有了难题向他请教,他就会把从《三国演义》里学来的本领,指教别人。《三国演义》也是用古汉语写的,一般人读起来也是吃力的。在普及历史知识中,我们迫切需要通俗易懂的历史读物。
-
星月之辉邵亮,郭西萌著暂缺简介...
-
人类神秘文化全书郑刚主编暂缺简介...
-
世界诸古代文明年代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编著暂缺简介...
-
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张跃发,刘养洁著本书以民族国家的兴起和世界经济的形成为主线,评述1500-1900年间的世界政治与经济。这样既不受通史和西方近代经济史体例的约束,又弥补了这两门教材彼此分割带来的不足(见第1章),便于读者在把握民族国家的整体特征(第2章)后,具体了解几个强国的成长过程(第5、6、8、9、10、11、12、13、14章)。在追踪世界经济形成(第3、7、15、16章)时,对这几个强国的工业化过程,尤其是资本原始积累方式、宏观经济水平与特点以及市场机制加以对比。至于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等史实,本书几乎一笔带过;而对某些重要课题的论述,如近代史开端问题,世界市场的形成,西欧从天主教世界向以专制君主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又向以宪法为准绳的近代国家的转变,工业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关系,对拿破仑以及拿破仑战争的评价,林肯总统与废奴运动,国内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历史渊源,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著者作出的新探索。另外,在评述这些强国时各有一段序言,相信会引起读者对其历史传统和今后走向的兴趣。
-
光荣属于希腊徐庆平等著暂缺简介...
-
世界当代史李世安著暂缺简介...
-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英)R.B.沃纳姆(R.B.Wernham)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英国剑桥大学授权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