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
-
世界沧桑150年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大胜局詹全友主编为了正确总结古今中外一些重大历史政局和战局的经验教训,中南民族大学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教授詹全友、叶绪民主编了两部书稿——《大胜局》、《大败局》。这两部书稿是作者们从古今中外漫无边际的历史长卷中精选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典型范例,再根据这些典型范例查阅历史资料,精心编撰而成的。其出书目的在于,从棋局的新颖角度,不仅仅展示历史长河中纷呈的最重大、最精彩的政治和军事事件,而且重在分析、归纳这些事件中胜方和败方的经验教训,给后人提供有益的借鉴和警示。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编撰这两部书稿是选题创新,立意深远,颇具价值的。该书依据的史料确凿,文风通俗流畅,不仅适合于高校文科学生阅读,而且适合于党政机关、军队、工厂、农村的广大读者阅读。取材重大,角度新颖,精选精编,教益深远,是这两部书的四大特点。这两部书编辑体例是三段式结构:局引、胜局(或败局)经典、局评。“局引”,即该局引言,简略介绍该局背景和史家评价;“胜局(或败局)经典”,着重介绍该政局或战局事件的经过始末;“局评”部分,则是作者站在今天的角度,对该局作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此外,编者在成书时进行了分类,即在两部书稿中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分为两类:政治类、军事类,且在排列文章先后顺序时,严格遵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序依次排列,这种做法是较科学的,既尊重客观历史,又方便了读者阅读。<
-
基督时代(美)威尔·杜兰著;台北幼狮文化公司译《基督时代》据威尔·杜兰之名著《世界文明史》第三卷的相关内容编剧成。《基督时代》以明晓流畅的文笔与新颖独到的体裁,描写那个以恺撒命名的时代。它不是一部普通的史书,而是一部充满智慧与个人见解的生命史与思想史。作者本着“鉴彼如此”的立场,努力把这部“罗马史”写成“讲我们自己的历史”,写成“我们自己的奋斗史”与“我们未来工作的预兆”……《纽约时报》称这部书为一本“值得大力推荐的好书”,《纽约人》认为这部书具有“对这个伟大时代敏锐的鉴赏力”,《美利坚》称这部书“风格独到”,《图书馆杂志》称这部书“风格流畅而富有机智”。
-
恺撒时代(美)威尔·杜兰著;台北幼狮文化公司译《恺撒时代》据威尔·杜兰之名著《世界文明史》第三卷的相关内容编剧成。《恺撒时代》以明晓流畅的文笔与新颖独到的体裁,描写那个以恺撒命名的时代。它不是一部普通的史书,而是一部充满智慧与个人见解的生命史与思想史。作者本着“鉴彼如此”的立场,努力把这部“罗马史”写成“讲我们自己的历史”,写成“我们自己的奋斗史”与“我们未来工作的预兆”……《纽约时报》称这部书为一本“值得大力推荐的好书”,《纽约人》认为这部书具有“对这个伟大时代敏锐的鉴赏力”,《美利坚》称这部书“风格独到”,《图书馆杂志》称这部书“风格流畅而富有机智”。
-
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齐世荣主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重视历史知识,把它看作是一种革命力量。恩格斯说:“他(指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而且他正是把科学当做这种力量来加以利用,在他看来,他所掌握的渊博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历史的一切领域的知识,用处就在这里。”《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是一本以研究为基础的国际政治普及读物。《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简要地论述了15世纪以来世界9个强国的历史演变,总结其经验教训,以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考,并且各章作者都对相关问题做过专门研究。
-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黄洋,赵立行,金寿福 著《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侧重于文明史的视角,以活泼生动的形式叙述了世界古代诸文明及欧洲中世文明的兴衰历程,并揭示其主要特征。作者在充分占有原始文献并吸收海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执教和研究心得,对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进行了系统而简明的阐述。《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辅以近SO幅精美插图以及用于解释专有名词的文本框,章后附有大事年表,书未开列以中文出版的阅读文献,便于学习使用。《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供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与相关系科教学使用,也是一般读者了解和研究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入门读物。
-
历史百谜钟进平编著《历史百谜》一书是《求知世界丛书》的一个分册。它以历史事件、人物为内容,为您提出一个个饶有兴趣的问题。书中涉及的各种各样的观点,都还是学术界尚无定论的课题,它只为您的学习提供参考。书中配有大量的插图,其幽默,诙谐的人物对话,或许能加深您对问题的理解,最起码也会给您一个轻松、愉快的情绪吧。(编者:GQ)
-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S.Churchill)著;吴良健,王铁生,高卓译二十世纪初,是一个躁动与不安的年代。自从以机器与大都布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各殖民大国及其利益集团,就开始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新的角力,最后由一个看似偶然的恐怖事件导致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利用了人类文明从物理到化学全面的科技成果,使人深刻体会到文明的负力量。四年零三个月的战争,卷入人口15亿以上,军民死伤3000多万,许多欧洲的君主帝王消失了,摧毁了四个历史上盛极一时的伟大帝国,从而彻底改变了当时的全球政治与社会秩序的力量对比。为了让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能够对一个世纪前的世界有较为直观的印象。我们特委托广州集成图像公司依据图书内容,选配了近200幅插图,让丘吉尔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优美文字与精采的历史瞬间交相辉映。作者作为一个典型的西方政治家,从他的价值观出发,自然对俄国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采取敌视态度。在中文版中,我们删节了此类仅表达作者敌意和辱责的文字。但涉及到历史事件与函件时,除了个别无关叙述的字词略有删除外,保留了内涵本身,一来它们都是历史链条中的一个环,向上和向下都要衔接;二来也是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是如何害怕和干涉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共产主义运动。一个战争的指挥者对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烈战争的回忆:作者温斯顿·丘吉尔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更是长期在英国政府中身居要职,其中许多事件他都直接参与。英国是这场战争中的主要国家,因此,本书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和亲历性,决定了本书作为表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好版本,无论是从历史学、军事学角度,还是从国际政治学的角度,都是不可或缺的珍宝。本卷主要叙述1911—1914年欧洲史实,在剖析一战的真正起因时,丘吉尔揭示了1870年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利害冲突的历史渊源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概述了临近一战时扩军备战的状况,介绍了两大集团频繁的外交活动,旨在缔结争霸和对抗争霸的联盟。丘吉尔把一战爆发后的1914年8月-12月,称为战争的第一阶段。描述了战争开始后德国突袭中立国比利时,入侵法国的情况,随后英国渡海支援法国。此阶段法英联合发动了规模巨大的马恩河等战役,死伤数十万,徒耗生命而一无所获。描述了英德最初阶段的海战和德国海军炮轰英国沿海城市,进行骚扰的状况。最后介绍了将影响一战全局的土耳其与巴尔干各国的关系。 1915年是一战的第二阶段。法英发动过香槟战役、阿图瓦战役、伊普尔战役、洛斯战役。在新武器——机枪和大威力火炮——面前,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军事思想——正面进攻,冲锋拼杀,击退敌人防线——失效。西线除生命消耗战外,并无收获,战事陷入僵局。英国发明坦克和使用烟幕,仅取得有限进展。英海军握有制海权,但主帅思想保守,海战不力,未有积极成果。在本卷中,丘吉尔提出战略决策——进攻达达尼尔海峡,这对国际力量的组合和对整个大战有决定性的影响。但由于军方多数领导人对此缺乏理解和支持不力,一再延误战机,十多次坐失稳操胜券的良机,最后则以失败告终。协约国陷入危机。本卷叙述一战的第三阶段1916—1918年,前两年双方处于势均力敌僵持状态。法英发动过索姆河战役,阿拉斯之战,梅西纳之战,帕森达勒之战和康布雷之战。德国则试图攻取法兰西荣誉与精神的基石——凡尔登。但双方均未建树。海战方面,日德兰会战英国多次坐失良机,丘吉尔对此有详尽描叙,深刻地剖析了英海军主帅的保守思想,但英国在海上击败了德国潜艇战。由于德国道海上封锁,由于无限制潜艇战促成美国参战,因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德军土气一旦出现低落,便发生兵败如山倒,日耳曼帝国崩溃、投降。前三卷主要叙述一战的西线战事与海战,以及与一战命运至关重要的进攻达达尼尔海峡之战。本卷专写东线战事。起始时谈及一战前两大集团间矛眉的历史渊源;然后详述奥国皇太子遇刺与此事件成为战争的导火索的经过;详述奥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以及随后两大集团间相互宣战和东线进行战争的过程。俄国进军东普鲁士,减轻了西线德军对法、英的压力,俄军初始告捷;但德军易帅,由兴登堡、鲁登道夫接任东线指挥后,形势发生变化;此外,俄军由于电讯泄密,因而惨遭德军围歼,以后节节败退。最后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一战结束,战争双方数以百万计的军队需遣返、复员、就业;战时动员从事军需品生产的妇女需下岗;军事经济需转轨改造,这是英国战争结束初出现的另一种困境。俄国发生内战,协约国进行武装干涉,但未果而终。一战削弱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结束战争状态,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与会的列强各怀私利,为重新瓜分势力范围,矛盾重重。尽管建立了国际联盟,但并未达到国际安全与裁军的目的。本卷着重叙述巴黎和会以外的事情与和会决议的后果和外界对此的反应。此外,本卷还叙述了矛盾深远、积重难返的英国与爱尔兰的问题;叙述了一战中土耳其虽然战败,但凯马尔主义的土耳其正在崛起;希腊虽然是战胜国,战后却因征战土耳其而演出悲剧。
-
天网恢恢白希著潘振武将军(1908年4月26日~1988年9月22日)1926年投身大革命,成为北伐一兵。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6年曾任广州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潘振武将军1959年赴前苏联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武官。1963年回国后曾任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总参外事局局长、武汉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等职。 潘振武将军曾是党的“七大”代表,本文摘取了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部分事迹和功绩,以飨读者。 临危受命 红一军团骑兵团团长刘云彪调往红军大学学习之后,为加强这个团的领导,1936年6月军团首长决定调潘振武担任该团的团长兼政委职务。 国共联合的形势,使一些老红军、工农同志想不通。过去蒋介石是我们的敌人,现在又和他联
-
失落的文明熊志勇,董文俊,吴宁宁编著每一页文字都讲述着人类的美丽故事;每一张图片都展现着古代文明的流光溢彩;每一幅图景都会唤起对远古的追忆;每一个文明都蕴藏着人类社会的巨大财富。通过文字、图片和设计的有机结合,生动地把失落的文明重现出来,带你走进一条回归历史的时间隧道。本书分为觅祖寻根、文明溯源、咀嚼天书、古墓探访、王陵考古、废都揭秘、水底钩沉、古迹拾贝、奇观透视、文物撷珍等八个部分,以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的发现,和读者一起追寻失落的古代文明,探索过去的世界。详尽的史料、故事的语言、精美的图片和极具魅力的艺术设计,不仅让读者直观地看到在历史长河中渐渐失落的文明,而且极大地满足读者对追寻人类过去的特殊心理需要和零距离亲近历史的情感需要。就象那首日本脍炙人口的俳句“在盛唐时候,漫步于夜晚的长安市”所描绘的图景那样,在这本书中,你可以漫步于任何古代文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