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滇池水环境
作者:王圣瑞 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4-01
ISBN:9787030440341
定价:¥1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滇池水环境》针对滇池水污染与富营养化问题,从历史演变角度,分三个层面,系统分析梳理了水环境、流域发展与治理及环境政策措施三个主要问题及三者间的关系。其中从滇池及其流域概况、水污染特征及其演变、主要生物类群特征及其演替与沉积物氮磷特征及其对流域发展的响应等方面剖析了滇池水环境特征及其演变;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其阶段性特征、流域土地利用状况及其格局演变、外源人湖污染负荷及其演变趋势、流域发展演变与污染负荷对滇池水质的影响与水环境承载力及其双向调控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流域发展演变及其对滇池水环境的影响;通过“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及实施效果、滇池流域环境经济政策及其绩效评估与水污染治理回顾及下一步工作重点等方面系统梳理了滇池水污染治理及其环境政策。
《滇池水环境》成果可为进一步认识滇池水环境问题和推进滇池治理提供支撑。
《滇池水环境》可供从事湖泊治理、环境工程、环境化学、环境管理、城市规划、水利管理部门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滇池水环境》成果可为进一步认识滇池水环境问题和推进滇池治理提供支撑。
《滇池水环境》可供从事湖泊治理、环境工程、环境化学、环境管理、城市规划、水利管理部门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王圣瑞,1972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成员,湖泊创新基地负责人,国家“水专项”“十二五”重点流域专家组专家,获环境保护部“五四”青年奖章、青年科技创新奖和优秀学术论文奖等荣誉多项,2013年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从事湖泊污染过程、富营养化机理与湖泊管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主持承担国家“水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环境保护部重点项目以及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课题10多项;获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SCI源刊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3部。多年来,紧密围绕我国湖泊保护和管理需求,以浅水湖泊沉积物一水界面过程为重点,开展了湖泊污染过程与富营养化机理研究,紧密围绕国家湖泊保护、管理与决策需求,为解决我国湖泊保护的重大问题提供了科技支撑。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滇池水环境特征及其演变
第1章 滇池及其流域概况
1.1 滇池及其流域自然环境状况
1.1.1 滇池及其流域基本情况
1.1.2 滇池水系概况
1.2 滇池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1.2.1 滇池流域行政区划及人口概况
1.2.2 滇池流域经济发展概况
1.3 滇池流域特征及湖泊富营养化
1.3.1 流域自然环境特征
1.3.2 快速发展的流域社会经济环境
1.3.3 流域特征对滇池富营养化的影响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滇池水污染特征及其演变
2.1 滇池水质现状
2.1.1 滇池水体总氮及其形态分布特征
2.1.2 滇池水体总磷及其形态分布特征
2.1.3 滇池水体叶绿素a(Ch1a)及高锰酸盐指数(C0D‰)分布特征
2.1.4 滇池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分布特征
2.1.5 滇池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2.2 滇池水质演变及其阶段性特征
2.2.1 滇池水质演变总体趋势
2.2.2 滇池水体c0D浓度升高原因分析
2.2.3 滇池水质演变的阶段性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滇池主要生物类群特征及其演替
3.1 滇池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及其演变
3.1.1 滇池浮游植物群落现状
3.1.2 滇池浮游动物群落现状
3.1.3 滇池藻类演变趋势
3.2 滇池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及其演变
3.2.1 滇池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其演变
3.2.2 滇池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演化成因
3.3 滇池鱼类群落特征及其演变
3.3.1 滇池鱼类区系及其群落现状
3.3.2 滇池鱼类区系演变趋势及其阶段性特征
3.3.3 滇池鱼类区系演变特征及其成因
3.3.4 对滇池鱼类群落恢复的思考
3.4 滇池水生植被群落特征及其演变
3.4.1 滇池水生植被现状
3.4.2 滇池水生植物群落演变
3.4.3 滇池水生植被退化驱动因子
3.4.4 对滇池水生植被恢复的思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滇池沉积物氮磷特征及其对流域发展的响应
4.1 滇池沉积物氮磷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
4.1.1 滇池沉积物氮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
4.1.2 滇池沉积物磷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
4.1.3 滇池沉积物氮磷营养盐特征
4.2 滇池沉积物氮磷含量演变
4.2.1 滇池沉积物氮磷含量历史演变
4.2.2 滇池沉积物氮磷污染阶段性特征
4.3 滇池沉积物氮磷累积埋藏特征
4.3.1 滇池沉积物埋藏沉积特征
4.3.2 滇池表层沉积物氮磷累积特征
4.3.3 滇池沉积物氮磷埋藏特征及历史演变
4.4 本章小结
第二篇 流域发展演变及其对滇池水环境的影响
第5章 滇池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其阶段性特征
5.1 滇池流域经济社会现状
5.1.1 人口现状及布局
5.1.2 经济发展现状
5.1.3 产业结构及布局现状
5.2 滇池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特征
5.2.1 人口发展趋势
5.2.2 经济发展趋势
5.2.3 社会经济发展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状况及其格局演变
6.1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
6.1.1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
6.1.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
6.2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及特征
6.2.1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现状
6.2.2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特征
6.3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演变及原因分析
6.3.1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演变总体趋势
6.3.2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演变差异
6.3.3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演变原因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滇池外源入湖污染负荷及其演变趋势
7.1 滇池入湖水系空间关系
7.1.1 滇池人湖水系分析
7.1.2 汇水区和子流域划分
7.1.3 流域污染入湖控制分区
7.2 滇池人湖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模型
7.2.1 入湖点源污染负荷计算模型
7.2.2 入湖面源污染负荷计算模型
7.3 滇池流域污染负荷排放特征
7.3.1 滇池流域点源污染排放特征
7.3.2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排放特征
7.4 滇池外源入湖污染负荷演变趋势及原因
7.4.1 入湖点源污染负荷特征及演变
7.4.2 入湖面源污染负荷特征及演变
7.4.3 入湖污染负荷特征及演变趋势
7.4.4 人湖外源污染负荷演变原因
7.5 滇池氮磷平衡特征
7.5.1 滇池氮磷入湖特征
7.5.2 滇池氮磷出湖特征
7.5.3 滇池氮磷平衡及上覆水氮磷分布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流域发展演变与污染负荷对滇池水质的影响
8.1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滇池水质的影响
8.1.1 经济社会发展与滇池水质变化关系分析
8.1.2 流域人口聚集对滇池水质的影响
8.2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滇池水质的可能影响
8.2.1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质影响因素分析
8.2.2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滇池水质影响因素
8.2.3 流域土地利用与滇池水质关系分析
8.3 污染负荷对滇池水质的影响
8.3.1 外源入湖污染负荷对滇池水质的影响
8.3.2 沉积物内源氮磷释放对滇池水质的影响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滇池水环境承载力及其双向调控
9.1 水环境承载力概念及内涵
9.1.1 环境、资源与生态
9.1.2 水环境、水资源与水生态
9.1.3 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
9.2 滇池流域水资源供给能力
9.2.1 滇池流域水资源量
9.2.2 滇池流域水量平衡
9.3 滇池流域水环境容量
9.3.1 湖泊水库水环境容量算法
9.3.2 滇池水环境容量计算
9.4 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及其演变特征分析
9.4.1 滇池流域污染负荷
9.4.2 滇池流域水资源需求量
9.4.3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滇池流域适度人口规模
9.5 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双向调控对策
9.5.1 水环境承载力双向调控
9.5.2 传统城市水代谢系统下提高水环境承载力
9.5.3 新型城市水代谢系统下提高水环境承载力
9.6 本章小结
第三篇 滇池水污染治理及环境政策
第10章 滇池“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及实施效果
10.1 滇池“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概况
10.1.1 规划目标
10.1.2 控制单元分类策略及优先控制单元治污方案
10.1.3 规划项目概况
10.2 滇池“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执行情况
10.2.1 规划项目执行情况
10.2.2 规划目标及指标完成情况
10.3 《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效果初步分析
10.3.1 《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后滇池水质改善情况
10.3.2 《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对入湖污染负荷的削减作用
10.3.3 《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对水体污染负荷的削减
10.3.4 《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对滇池水环境容量的增加
10.3.5 《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对滇池生态环境的改善
10.3.6 《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效果公众评价
10.4 《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10.4.1 存在问题
10.4.2 对策措施
10.5 本章小结
第11章 滇池流域环境经济政策及其绩效评估
11.1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现状分析
11.1.1 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11.1.2 滇池流域现行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及其实施效果分析
11.1.3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1.2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绩效评估
11.2.1 研究方法概述
11.2.2 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
11.2.3 绩效评估技术路线
11.3 滇池流域财政政策绩效评估
11.3.1 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
11.3.2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11.3.3 滇池流域财政政策绩效
11.4 滇池流域排污收费政策绩效评估
11.4.1 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
11.4.2 数据描述性统计
11.4.3 滇池流域排污收费政策绩效
11.5 滇池流域水资源补偿政策绩效评估
11.5.1 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
11.5.2 数据描述性统计
11.5.3 滇池流域水资源补偿政策绩效
11.6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综合绩效评估
11.6.1 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
11.6.2 描述性统计
11.6.3 滇池流域水环境经济政策综合绩效
11.7 本章小结
第12章 滇池水污染治理回顾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12.1 滇池保护与治理历程及成效分析
12.1.1 启动探索期(“七五”到“九五”)
12.1.2 治理攻坚期(“十五”到“十一五”)
12.1.3 初步显效期(进入“十二五”)
12.2 滇池保护与治理经验
12.2.1 政府重视,强力推进
12.2.2 多手段并用,系统控源
12.2.3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
12.2.4 调控水资源,增加生态用水
12.2.5 给湖白留有生存空间,加强生态修复
12.2.6 持续投入,巩固治理成果
12.3 滇池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3.1 滇池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机遇
12.3.2 滇池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挑战
12.4 滇池保护与治理下一步工作重点
12.4.1 构建滇池流域安全的生态格局
12.4.2 进一步优化调整滇池流域产业结构
12.4.3 提升滇池流域污染源系统控制水平
12.4.4 从区域层面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12.4.5 完善和提升湖滨湿地系统功能
12.4.6 建设与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相适应的机制与体制
12.5 滇池治理对我国湖泊保护的启示
12.5.1 解决好“人湖关系”是我国湖泊治理的关键一环
12.5.2 政府重视,科技支撑,市场化推进是我国湖泊治理的重要途径
12.5.3 水质、水量与水生态一体化综合考虑是我国湖泊治理的真正内涵
12.6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篇 滇池水环境特征及其演变
第1章 滇池及其流域概况
1.1 滇池及其流域自然环境状况
1.1.1 滇池及其流域基本情况
1.1.2 滇池水系概况
1.2 滇池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1.2.1 滇池流域行政区划及人口概况
1.2.2 滇池流域经济发展概况
1.3 滇池流域特征及湖泊富营养化
1.3.1 流域自然环境特征
1.3.2 快速发展的流域社会经济环境
1.3.3 流域特征对滇池富营养化的影响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滇池水污染特征及其演变
2.1 滇池水质现状
2.1.1 滇池水体总氮及其形态分布特征
2.1.2 滇池水体总磷及其形态分布特征
2.1.3 滇池水体叶绿素a(Ch1a)及高锰酸盐指数(C0D‰)分布特征
2.1.4 滇池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分布特征
2.1.5 滇池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2.2 滇池水质演变及其阶段性特征
2.2.1 滇池水质演变总体趋势
2.2.2 滇池水体c0D浓度升高原因分析
2.2.3 滇池水质演变的阶段性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滇池主要生物类群特征及其演替
3.1 滇池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及其演变
3.1.1 滇池浮游植物群落现状
3.1.2 滇池浮游动物群落现状
3.1.3 滇池藻类演变趋势
3.2 滇池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及其演变
3.2.1 滇池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其演变
3.2.2 滇池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演化成因
3.3 滇池鱼类群落特征及其演变
3.3.1 滇池鱼类区系及其群落现状
3.3.2 滇池鱼类区系演变趋势及其阶段性特征
3.3.3 滇池鱼类区系演变特征及其成因
3.3.4 对滇池鱼类群落恢复的思考
3.4 滇池水生植被群落特征及其演变
3.4.1 滇池水生植被现状
3.4.2 滇池水生植物群落演变
3.4.3 滇池水生植被退化驱动因子
3.4.4 对滇池水生植被恢复的思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滇池沉积物氮磷特征及其对流域发展的响应
4.1 滇池沉积物氮磷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
4.1.1 滇池沉积物氮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
4.1.2 滇池沉积物磷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
4.1.3 滇池沉积物氮磷营养盐特征
4.2 滇池沉积物氮磷含量演变
4.2.1 滇池沉积物氮磷含量历史演变
4.2.2 滇池沉积物氮磷污染阶段性特征
4.3 滇池沉积物氮磷累积埋藏特征
4.3.1 滇池沉积物埋藏沉积特征
4.3.2 滇池表层沉积物氮磷累积特征
4.3.3 滇池沉积物氮磷埋藏特征及历史演变
4.4 本章小结
第二篇 流域发展演变及其对滇池水环境的影响
第5章 滇池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其阶段性特征
5.1 滇池流域经济社会现状
5.1.1 人口现状及布局
5.1.2 经济发展现状
5.1.3 产业结构及布局现状
5.2 滇池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特征
5.2.1 人口发展趋势
5.2.2 经济发展趋势
5.2.3 社会经济发展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状况及其格局演变
6.1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
6.1.1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
6.1.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
6.2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及特征
6.2.1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现状
6.2.2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特征
6.3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演变及原因分析
6.3.1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演变总体趋势
6.3.2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演变差异
6.3.3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演变原因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滇池外源入湖污染负荷及其演变趋势
7.1 滇池入湖水系空间关系
7.1.1 滇池人湖水系分析
7.1.2 汇水区和子流域划分
7.1.3 流域污染入湖控制分区
7.2 滇池人湖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模型
7.2.1 入湖点源污染负荷计算模型
7.2.2 入湖面源污染负荷计算模型
7.3 滇池流域污染负荷排放特征
7.3.1 滇池流域点源污染排放特征
7.3.2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排放特征
7.4 滇池外源入湖污染负荷演变趋势及原因
7.4.1 入湖点源污染负荷特征及演变
7.4.2 入湖面源污染负荷特征及演变
7.4.3 入湖污染负荷特征及演变趋势
7.4.4 人湖外源污染负荷演变原因
7.5 滇池氮磷平衡特征
7.5.1 滇池氮磷入湖特征
7.5.2 滇池氮磷出湖特征
7.5.3 滇池氮磷平衡及上覆水氮磷分布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流域发展演变与污染负荷对滇池水质的影响
8.1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滇池水质的影响
8.1.1 经济社会发展与滇池水质变化关系分析
8.1.2 流域人口聚集对滇池水质的影响
8.2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滇池水质的可能影响
8.2.1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质影响因素分析
8.2.2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滇池水质影响因素
8.2.3 流域土地利用与滇池水质关系分析
8.3 污染负荷对滇池水质的影响
8.3.1 外源入湖污染负荷对滇池水质的影响
8.3.2 沉积物内源氮磷释放对滇池水质的影响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滇池水环境承载力及其双向调控
9.1 水环境承载力概念及内涵
9.1.1 环境、资源与生态
9.1.2 水环境、水资源与水生态
9.1.3 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
9.2 滇池流域水资源供给能力
9.2.1 滇池流域水资源量
9.2.2 滇池流域水量平衡
9.3 滇池流域水环境容量
9.3.1 湖泊水库水环境容量算法
9.3.2 滇池水环境容量计算
9.4 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及其演变特征分析
9.4.1 滇池流域污染负荷
9.4.2 滇池流域水资源需求量
9.4.3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滇池流域适度人口规模
9.5 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双向调控对策
9.5.1 水环境承载力双向调控
9.5.2 传统城市水代谢系统下提高水环境承载力
9.5.3 新型城市水代谢系统下提高水环境承载力
9.6 本章小结
第三篇 滇池水污染治理及环境政策
第10章 滇池“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及实施效果
10.1 滇池“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概况
10.1.1 规划目标
10.1.2 控制单元分类策略及优先控制单元治污方案
10.1.3 规划项目概况
10.2 滇池“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执行情况
10.2.1 规划项目执行情况
10.2.2 规划目标及指标完成情况
10.3 《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效果初步分析
10.3.1 《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后滇池水质改善情况
10.3.2 《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对入湖污染负荷的削减作用
10.3.3 《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对水体污染负荷的削减
10.3.4 《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对滇池水环境容量的增加
10.3.5 《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对滇池生态环境的改善
10.3.6 《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效果公众评价
10.4 《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10.4.1 存在问题
10.4.2 对策措施
10.5 本章小结
第11章 滇池流域环境经济政策及其绩效评估
11.1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现状分析
11.1.1 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11.1.2 滇池流域现行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及其实施效果分析
11.1.3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1.2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绩效评估
11.2.1 研究方法概述
11.2.2 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
11.2.3 绩效评估技术路线
11.3 滇池流域财政政策绩效评估
11.3.1 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
11.3.2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11.3.3 滇池流域财政政策绩效
11.4 滇池流域排污收费政策绩效评估
11.4.1 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
11.4.2 数据描述性统计
11.4.3 滇池流域排污收费政策绩效
11.5 滇池流域水资源补偿政策绩效评估
11.5.1 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
11.5.2 数据描述性统计
11.5.3 滇池流域水资源补偿政策绩效
11.6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综合绩效评估
11.6.1 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
11.6.2 描述性统计
11.6.3 滇池流域水环境经济政策综合绩效
11.7 本章小结
第12章 滇池水污染治理回顾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12.1 滇池保护与治理历程及成效分析
12.1.1 启动探索期(“七五”到“九五”)
12.1.2 治理攻坚期(“十五”到“十一五”)
12.1.3 初步显效期(进入“十二五”)
12.2 滇池保护与治理经验
12.2.1 政府重视,强力推进
12.2.2 多手段并用,系统控源
12.2.3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
12.2.4 调控水资源,增加生态用水
12.2.5 给湖白留有生存空间,加强生态修复
12.2.6 持续投入,巩固治理成果
12.3 滇池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3.1 滇池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机遇
12.3.2 滇池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挑战
12.4 滇池保护与治理下一步工作重点
12.4.1 构建滇池流域安全的生态格局
12.4.2 进一步优化调整滇池流域产业结构
12.4.3 提升滇池流域污染源系统控制水平
12.4.4 从区域层面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12.4.5 完善和提升湖滨湿地系统功能
12.4.6 建设与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相适应的机制与体制
12.5 滇池治理对我国湖泊保护的启示
12.5.1 解决好“人湖关系”是我国湖泊治理的关键一环
12.5.2 政府重视,科技支撑,市场化推进是我国湖泊治理的重要途径
12.5.3 水质、水量与水生态一体化综合考虑是我国湖泊治理的真正内涵
12.6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