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典籍
-
北宋文化史述论陈植锷本书以“宋学”为核心,深入探讨了宋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发展的各个阶段,揭示了宋学若干重大主题和以议论精神为主的宋学基本精神,论述了宋学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等北宋文化各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展现了北宋社会文化中无所不在的宋学及其时代精神。
-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辑校暂缺作者《皇宋中兴两朝圣政》是一部记载南宋从宋高宗南渡建国到宋孝宗中兴之治的两朝的编年体史书,不著撰人姓氏,成书于理宗淳祐以后至南宋灭亡之间。原书六十四卷,阙卷三十一至四十四卷,其他各卷也间有残缺。书前有分类事目,是书中内容的概括。书中天头上则有对本段叙事的概括。 本书在编年叙事之外,还在行文中加入“臣留正等曰”、何俌《中兴龟鉴》、吕中《大事记讲义》等所谓“名儒讲义”进行评点议论,应是供当时科举参考所用。 本书内容与宋代重要文献如《建炎以来系事要录》、《宋史全文》等可以相互参证,其中很多条文及讲义仅见此书,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是宋史研究的基本史料。 本书整理以清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参校台湾“国图”藏南宋建刊巾箱本和明影写宋刊本。其中宛委别藏本所缺卷二九、三十,用明抄本为底本配补。《皇宋中兴两朝圣政》残缺的部分,以《宋史全文》进行辑佚,并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校勘。本书的校勘、辑佚,还参考了《宋史全文》、《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兴小纪》、《皇朝中兴纪事本末》、《中兴两朝编年纲目》等。
-
盟友背信(英)吴芳思,(英)克里斯托佛·阿南德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赴欧洲参加一战的中国劳工约九万人,大多来自中国山东等北方省份,其中有5000名中国劳工阵亡,战后少量留在法国,其余八万余人全部返回中国。时间过去了一个世纪,阵亡的这5000名员工也渐渐被历史遗忘。本书作者吴芳斯女士用详实的资料和图片再现了这些阵亡劳工生前死后在欧洲的命运。
-
问彼嵩洛耿朔,仇鹿鸣 编本书以一群出色的青年学者的嵩洛文化之旅为主线,串起中原大地的名胜古迹,以人文景观为主,非泛泛而谈的游记,而是真正挖掘名胜蕴含的历史意义。因是学术游,行程中多获当地考古所或相关高校院系支持,得以参观不对外开放但极珍贵的文物或考古现场,获取z新考古发现和一手材料。9篇文章或全面介绍考察过程,或就旅途中涉及之某一具体文物及现象专门论述,或就中原地区的历史地理展开讨论,涵盖文学、历史、考古、美术等多个专业,展现出跨领域联合考察的独特价值,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可读性。
-
唐太宗汪篯本书讲述了唐太宗李世民经过自身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一代明君的传奇一生。作者有着深厚的学养和新旧交汇的文字功底,凸显出这本普及读物的一种朴素单纯。本书的写作方法是对每一问题先搜集材料,编为长编,第二步写成专门论文,第三步综合几十篇专门论文,融会贯通地写成此书。本书视野开拓,见解独到,行文轻松畅达,结构清晰,语言流畅自然,对史料来源逐一做出了说明,更方便读者查证。
-
祖逖北伐何兹全本书用浅近的语言将祖逖的生平及其政治作为进行了详细描述。不仅如此,书中还用相当的篇幅介绍了魏晋时代的基本社会状况,以及引发西晋灭亡、北人南渡的政治背景,勾勒出了祖逖个人生命轨迹所在的时代坐标系。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祖逖其人其事有一个全面而充分的认识,并将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环境。
-
郭守敬薄树人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在天文历法、天文仪器制造与水利工程等科学技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本书介绍了郭守敬的历史背景、家学渊源,论述其重视科学实践,重视数学的运用,追求实践与理论的统一,追求综合效益的实现等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及善于继承与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与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并对其历史地位和对国内外的影响进行了肯定。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郭守敬其人其事有一个全面而充分的认识,领略我国古代在水利工程及天文学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
李贽邱汉生本书主要介绍了泰州学派的代表人李贽的生平经历、思想渊源及特点、性格特征以及学术思想著作等,最后总结归纳李贽的反道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这本书语言朴实,通俗易懂,故事性强,是普通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全面了解明末思想家李贽的入门读物。
-
海瑞的故事吴晗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早年创作的历史小读物,由3篇短小的文章组成,被收入“历史小丛书”系列中。该书历史史事清楚,观点鲜明,语言凝练,具有启蒙性。
-
四川保路运动隗瀛涛四川保路运动又称“四川保路风潮”,是清末四川人民维护路权的斗争运动。四川人民自办铁路,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的压力,要将路权收归,四川人民奋起反抗。清廷派湖北新军前去镇压,造成武昌空虚,为辛亥革命首役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本书从四川成都的“保路死事纪念碑”入手,详细地介绍了清末时期发生在四川的人民誓死保护路权的斗争,点明了这一事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