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典籍
-
《老照片》第一三九辑冯克力 主编《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有徐家宁先生关于两张清末官员合影的考证,收录了隆裕太后葬礼的珍贵图片,讲述了一段内蒙古骑兵部队参加西藏平叛的故事。
-
《老照片》第一四〇辑冯克力 主编《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讲述了莫理循与“至好”黄中慧的交往故事,有侠女颜雅清——与李霞卿一同在美飞行募捐的女士的传奇人生,有关于一个德国家庭的青岛往事,还收录了王建浩拍摄的济南老照片。
-
当代新疆屯垦口述史王小平 著《当代新疆屯垦口述史》由王小平著,是一部拓荒之作,在通过大量采访的基础上记录的当代屯田史。不仅在学术上可与《新疆通史·屯垦卷》当代部分相辅相成,丰富《新疆通史》的内容,为今后进行有关学术研究提供大量手相关资料,而且还可充分发挥口述史的长处,在多方面弥补档案资料的不足,澄清一些模糊问题,弄清一些重大事件的具体执行过程,从而全面纪录当代屯垦史的全貌,更加真实地再现历史,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作用。
-
旅欧丽岙华侨华人口述历史徐辉丽岙街道是浙江省温州市的著名侨乡,华侨出国历史悠久。本书主要通过田野调查,围绕旅欧温州丽岙籍华侨华人的个人口述历史展开,探讨其出国的动机、目的、途径、出国前后的家庭和职业状况、华侨新生代的教育问题、疫情期间对祖国的捐赠以及对祖国的认同等,以期为服务海外侨胞、海外移民研究以及相关侨务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参考。
-
对话万建辉《对话- 名文化记者的名家访谈录》选取作者近年来作为长江日投文化记者专访国内文化名家的访谈录和报道文章,汇编成集,借助专家学者和作家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审视和反思当下一些文化现象和文化热点,包括对城市发展脉络和城市历史文化特质的发掘与探究,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思辨性。
-
与共和国共成长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自1937年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将培养杰出人才作为己任,至今共计输送各行各业优秀建设者27万人。为梳理学校历史,总结办学经验,凝练人大精神,校友工作办公室拟对校友当中阅历丰富、成绩卓著的优秀校友代表进行口述史料收集与整理。通过对他们进行访谈,整理口述史,是对学校历史的重要梳理和留存,同时亦能对今后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
首都博物馆口述历史首都博物馆作为北京地区的地志性博物馆,国家首都的重要文化阵地,首都博物馆正式成立四十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书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回顾首都博物馆自身的发展历程,聚焦1953年至1981年间的创办筹备情况,通过亲历者口述、档案佐证等方法进行梳理与考证。本书的出版首次记录下了首都博物馆初创阶段的历史轨迹,从一个侧面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都北京的文化事业发展脉络和中国文博事业的早期发展状况。
-
激变时代的思考者王静 著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先秦诸子研究是传统主义与变革主义两种思潮交锋的重要领域。作为变革主义者,郭沫若率先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同时他对中国传统始终抱有一定的温情,对先秦诸子一直保持着极大的学术兴趣。本书回顾了郭沫若人生基调的形成过程及其学术理论方法的转变,考察了他进行诸子研究的背景与过程,全面梳理了郭沫若对诸子各派的观点与评价,以期全面展现他对先秦诸子的研究。
-
昨日书林欧阳予倩 著《自我演戏以来》是我国著名艺术家欧阳予倩先生前半生的记录,讲述了他儿时、少时、留学、归国、创艺、敌后宣传抗日的经历。他在《自我演戏以来》一书里说:“这篇文字是我前半生的自传,也就是我的忏悔。空在戏剧界混了许多年,毫无贡献,只剩下些断纨零绮的记忆,何等惭愧!追思既往,悲从中来,极目修途,心热如火!今后的记录当不至这样空虚罢!”
-
三礼名物分类考释曹建墩 著本书对《三礼》中涉及的礼器、乐器、戎器、玉器、符节旌旗、丧葬、燕器等名物分门别类做了系统的考释。考释的同时综合运用了文献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出土简帛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本书涉及名物之多,考释规模之大,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古代经学学者的名物研究,尤其是针对名物研究中的疑难问题,都利用出土资料做了系统的研究。 全书按“饮食器与盥洗器”“乐器”“戎器”“玉瑞、符节、契约”“旌旗”“丧葬”“燕器、养器、亵器”“动植物”“其他名物”主题分为九章,综合利用文献、古文字、音韵训诂知识,对名物进行了考证。本书在继承传统学术方法的同时,利用考古出土实物资料,以及战国铜器图像、两汉画像石砖图像等,举凡可资利用的资料,广为搜集利用,突破了传统上文献与文献之间循环操作的经学研究模式。同时还配上了很多实物插图,这就大大不同于几千年来的礼学研究,是一重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