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典籍
-
南明史料黄宗羲,顾炎武,李清,文秉,冯梦龙,顾苓,夔宁,孟昭庚,黄俶成,李昌宪暂缺简介...
-
春秋左传左丘明暂缺简介...
-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暂缺作者全书共三千二百五十九卷,约四千万字。它记叙了从传说中的共帝时代到明崇祯十七年长达四千多年里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史实,是我国最详细、最权威的一部历史巨著。
-
龙的历程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清通鉴戴逸,李文海主编《清通鉴(1) 明万历十一年起 太宗天聪四年止》、《清通鉴(2) 太宗天聪五年起 世祖顺治五年止》、《清通鉴(3) 世祖顺治六年起 世祖顺治十八年止》、《清通鉴(4) 圣祖康熙元年起 圣祖康熙二十二年止》、《清通鉴(12) 仁宗嘉庆九年起 宣宗道光元年止》、《清通鉴(10) 高宗乾隆三十四年起 高宗乾隆五十二年止》、《清通鉴(9) 高宗乾隆十六年起 高宗乾隆三十三年止》、《清通鉴(8) 世宗雍正十三年起 高宗乾隆十五年止》、《清通鉴(7) 世宗雍正二年起 世宗雍正十二年止》、《清通鉴(11) 高宗乾隆五十三年起 仁宗嘉庆八年止》、《清通鉴(13) 宣宗道光二年起 宣宗道光二十一年止》、《清通鉴(14) 宣宗道光二十二年起 文宗咸丰四年止》、《清通鉴(15) 文宗咸丰五年起 穆宗同治二年止》、《清通鉴(18) 德宗光绪十一年起 德宗光绪二十年止》、《清通鉴(20) 德宗光绪二十八年起 宣统三年止》、《清通鉴(11) 高宗乾隆五十三年起 仁宗嘉庆八年止》、《清通鉴(16) 穆宗同治三年起 穆宗同治十二年止》、《清通鉴(17) 穆宗同治十三年起 德宗光绪十年止》、《清通鉴(6) 圣祖康熙四十六年起 世宗雍正元年止》、《清通鉴(19) 德宗光绪二十一年起 德宗光绪二十七年止》是按照《资治通鉴》的体例写作的第一部编年体清史,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清史,使我国古代的“通鉴体”编年史终成完璧。按照我国的史学传统,往往是后继的政权为前朝修史,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民国政府在短暂的38年间,没有也不可能完成清史的编纂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提出了新中国要完成“隔代修史”的任务。《清通鉴》用浅易文言书写,文风力求简明扼要。所谓简明,即文字简练,干净,不艰涩,不枝蔓,眉目清楚,尽可能生动;所谓扼要,即分清主次,抓住要害,不东拉西扯,让人读后不知所云。全书文字风格虽大体定位在“浅易文言”,由于时代不同、史料不同以及作者主观条件不同,可能会有,也允许存在文风上稍许差异,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各朝。《清通鉴》的出版,将对完成“隔代修史”的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清通鉴(共20册)》与《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明通鉴》等编年史一脉相承,是广大读者了解清代300年历史的最佳读物,是各地图书馆、资料室和文史爱好者的必备图书。
-
中法战争张振kun主编一、所有资料都按照撰写或发文时间排列编号。附件依原序列附于主件之后,标明附件1、2、3、……。附件的附件(1)、(2)、(3)……表示,原件无日斯期者,由编者考证加拟,作注说明。二、各资料的标题大多沿用原件标题,少数是编者依原意或内容酌拟的。标题上的官衔、职称多有简化。原件无发文人、收文人姓名者、由编者考证中拟,作注说明,文末的客套用语如“请接受我崇高的敬意及衷心的问候”、公文程式如“经过查对无误”等,都予删节,不一一作注。三、各资料中的出处,均按原档案的分类名称或代号、卷、页、注于文末,有附件之末,少数文件原档案中无页码,只注卷数。有的文件原来有编号,照原样标出。四、各资料中的外国人名、地名、舰名等,原由上沿用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丛刊《中法战争》听译名。《正编》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译名的“选用常见和或译音较准的一种。新出现的人名参照一些外国人名辞典译出,力求与近代史上常用的译名一致。所有外国人名、地名、舰名等在本书第一次出现时附其原文。五、资料中涉及越南及中国的人名、地名,有的无法判定其准确的译法,一概注明原文,或原文照录。<
-
前四史(西汉)司马迁著、卢苇等校《史记》自东汉始就有人为之作注,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旧注有三家:南朝宋裴因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史记》的事理与研究,是历代文士的重要课题。精代张文虎为《史记》的整理作出了重要贡献,日本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也有相当的地位。清梁玉绳的《史记志疑》、现代陈直的《史记新证》等,都是重要的研究工作。本书主要讲述了五帝本纪第一、夏本纪第二、殷本纪第三、周本纪第四、秦本纪第五、秦始皇本纪第六、项羽本纪第七、高祖本纪第八、吕太后本纪第九、孝文本纪第十、孝景本纪第十一、考武本纪第十二、三代世表第一、十二诸候年表第二、六国年表第三、秦楚之际月表第四、汉兴以来诸候年表第五、高祖功臣候者年表第六、惠景间候者年表第七、建元以来候者年表第八、建元已来王子候者年表第九、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礼书第一、乐书第二、律书第三、历书第四、天官书第五、封禅书第六、河渠书第七、平准书第八、吴太伯世家第一、齐太公世家第二、鲁周公世家第三、燕召公世家第四、管蔡世家第五、陈杞世家第六、卫康叔世家第七等。
-
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韩荫晟编党项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原居青藏高原。中国古代泛称这一带居民为羌族,党项和吐蕃也都被认为是羌族的一支。就语言和风俗习惯而言,党项和吐蕃似有血缘关系。本书所收限于汉文资料,始于隋初,终于元末。以二十四史中有关部分之资料为主,旁及当代史学著作、文集、金石史料等。其实后魏自孝文帝实行汉化以来,从公元五世纪七十年代起,拓跋氏就改成了元氏。而鲜卑族迁徙到青藏高原的一支是吐谷浑,系出慕容氏,不姓拓跋。当然,鲜卑拓跋氏的某些支属鲜卑族。元胡三省注通鉴说「党项亦自有拓跋氏」殆为定论。关于党项事迹的记载,首见于隋唐,虽然隋书党项传说「魏、周之际,数来扰边」,但魏书、周书不载党项事。唐朝初期,由于叶蕃兴起,党项受到威胁,逐渐东迁,经甘南,过六盘山区向陕北河曲地区迁徙,除一部分沿路留居于各地山区外,有些部落则被安置在本、麟、府三州境内,拓跋氏则定居于夏州(陕北横山)。
-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校点:张道勤《后汉书》是我国古代史学名著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该书记述了东汉由光武建武元年至献帝延康元年(25-220)一百九十五年间的历史,分纪、传、志三个部分。纪分帝纪、后纪,共十卷;列传记载王侯将相、社会上下各阶层行迹可传的人物,及汉周边诸国历史等,共八十卷。纪、传范晔撰。范华的《后汉书》今有志三十卷。这部内容是萧梁时通直郎刘昭取晋司彪《续汉书》中的八志补入的。八志与《汉书》十志比较,多《舆服》《百官》二志(《汉书》另有《百官公卿表》);少《刑法》《食货》《艺文》《沟劣》四志。范晔尝“欲偏作诸志,《前汉》所有者悉轩”,则以司马彪的八志补入范史,文笔不相类自待言,单就内容范围来说,也还是未能完足。
-
汉书班固《汉书》成书于后汉和帝时,前后历时三四十年。班固世代为名家望族,家多藏书,父班彪为当世儒学大家,“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采集前史遗事,旁观异闻,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班固承继父志,“亨笃志于博学,以著述为业”,撰成本书。其书的八表和《天文志》,则由其妹班昭及马续共同续成。《汉书》开创了我国断代纪传表志体史书,奠定了修正史的编例。史学家意学诚曾在《文史通义》中说过:“迁史不可为定法,固因迁之体,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后世不桃之宗焉。’”历来,“史之良,首推迁、固”,《史风汉》、史班或斑马并称,两书各有所长,同为中华史学名著,为治文史者必读之史籍。《汉书》尤以史料丰富、闻见博洽著称,“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能及”。可见,《汉书》在史学史上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