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典籍
-
明亡清兴多少事辽东风云周华龙本书主要记叙了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到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领大清水师收复台湾地区地区这百年间明、后金(清)两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靠前卷主要写努尔哈赤统一辽东女真,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朝鲜李氏王朝简史,援朝战争,与大明正式对立,萨尔浒之役。
-
慕容鲜卑与五燕国史研究高然《慕容鲜卑与五燕国史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该课题的结项成果。围绕慕容鲜卑与五燕国史展开了一定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如对慕容鲜卑的族属、渊源、名号、迁徙;五燕政权的建立、发展、衰亡;各政权的政区、职官、经济、文化、宗教信仰;以及北魏以后支系发展的线索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较深程度的揭示。十六国史研究,相对来讲五燕的研究较弱,将五燕合起来作综合研究的更少,本书可以说是对此进行的首次尝试。这项成果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方面,具有弥补不足、促进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的意义。
-
千村故事周新华本卷收集和编撰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中的祭祀、婚嫁、丧葬、节庆、季节与农耕、族规乡约、邻里互助等方面的经典故事,弘扬村落民风、民俗、民习,以及村落秩序与基层治理优秀文化。
-
姜伯勤教授八秩华诞颂寿史学论文集向群,万毅《姜伯勤教授八秩华诞颂寿史学论文集》共收录论文30余篇。论文作者包括姜伯勤先生的学界友人及其门弟子,其中不乏在学界素有声望和成就的学者专家。论文集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一、关于姜伯勤教授学术生涯、学术成就及治学风格的评述与研究;二、关于中国史诸专门领域的专门研究成果。
-
一本正经唐史2皮唐先生所谓原罪,因玄武门一役,他杀兄弟,逼父皇,登九五;所谓救赎,因其执掌天下时政清人和,天下大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他的身上,充满矛盾冲突、铁血奇情。而他给后人留下的,除了一个煊赫盛世,还有无数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一本正经唐史2 太宗的原罪与救赎》从青年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到晚年李世民的病重去世,集中表现了大唐初期的快速发展史,生动地描绘了唐王朝经济、政治和法律改革,和波澜壮阔的征战史,娓娓讲述了一代帝王李世民的爱恨情仇,为读者呈现了李世民、魏征、李靖和长孙无忌等一批有血有肉的帝王将相形象。
-
朱元璋大传陈梧桐 著明太祖朱元璋,中国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这部大型传记,运用丰富扎实的史料,生动流畅的文笔,全面记述了朱元璋从贫苦出身的小行童。到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再到明朝开国皇帝的传奇经历和主要活动,如实地反映了他求实的作风和多疑的性格,对其“治隆唐宋”的功绩和历史的局限作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较强可读性的历史著作,较之吴晗《朱元璋传》,无论从材料的引用,还是学术观点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
-
革命与节日韩晓莉华北根据地建立之初,节日就作为开展社会动员的有效场域受到中共领导的根据地政府的重视,在默许和迎合民间旧有节日传统的同时,引入和创造了许多具有现代意义的新节日。在延续旧传统和创造新节日的过程中,华北根据地的节日空间不断扩展,节日娱乐被赋予了更多革命性意涵。本书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1937~1949年华北根据地的节日文化生活进行考察,关注节日生活背后的传统与现代、官与民之间的关系变化,探讨华北根据地以节日为切入点开展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治理过程。
-
稳定中的艰难与变迁刘景纯《稳定中的艰难与变迁:六百年西北地区城镇与市场研究》是作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结项成果。论题旨在揭示和反映明清至抗日战争时期近六百年间,西北地区城镇与市场运行和发展的历史表现、历史过程及其基本特点,以增进历史知识,促进对相关历史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全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梳理近六百年间西北地区行政区划变迁、社会历史进程的基本轨迹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构性特点与差异。对城镇与市场发展的相关概念进行必要的理论说明。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对今西北五省区所在区域明清时期传统城镇和市场发展的基本表现及其发展特点加以论述。总体上认为,在传统农业社会基本经济结构影响下,城镇与市场发展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但在稳定中有发展,有变迁,这些发展与变迁主要是由外部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所造成。第二部分包括第六章至第八章,以专题研究的形式,揭示近代社会变革中,西北地区城镇与市场的转型性表现与变化。其中包括畸形性发展的例证、社会治乱的重大破坏和域外力量的冲击、影响与拉动。第三部分包括第九章至第十章,揭示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地区城镇与市场发展的表现与特点,并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城镇与市场发展加以论述,以反映重大社会变迁和制度差异在基本稳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体现的城镇与市场发展、变迁的特性与意义。
-
丝路朝圣王邦维本系列文章以《大唐西域记》为切入点,因为这是中印文化交流中*重要的一部典籍,当年以季羡林先生为主组织、主编了《大唐西域记校注》,王邦维先生为其中的作者之一。本系列文章以《大唐西域记》涉及到的人、事、物、历史等为切入点,以此扩展开去,介绍与梳理与此有关的中印之间、中国与中亚其他国家之间的历史往来,民间传说,文学与文化的相互影响,等等。这些内容正好处在一般读者知道一点但是又不完全知道的程度,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兼顾普及与提高。 形式上,要求深入浅出,语言自然流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文字感染力。这些方面的特质王邦维先生都具备,这也是一大优势。 作者曾多次深入印度腹地,并拍有大量历史与自然风光方面的图片,文章中涉及的有关历史场景、遗址等内容,都可配以图片,使之更加立体、形象、直观。
-
抗战时期大后方社会变迁研究暂缺作者《抗战时期大后方社会变迁研究(套装上下册)》为2017年9月召开的“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第二届高端论坛”论文合集。《抗战时期大后方社会变迁研究(套装上下册)》中,全国50多家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学者围绕“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抗战大后方的政治与经济”“抗战大后方的社会变迁”“抗战大后方的思想与文化”“抗战大后方的民族与边疆问题”“西北抗战大后方与西南抗战大后方比较”“抗战时期国际交往及国家地位”等展开研究与讨论,并发表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