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典籍
-
才溪九军十八师林开泰,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才溪,这块红土地很不简单。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在改革开放、建设发展进程中创造了惊人业绩。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才溪人民发扬“九军十八师”的光荣传统,坚持“闹革命走在前头,搞生产力争上游”的创造一等工作的劲头,铸就了以听党的话,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为核心的才溪精神。经过数十年艰苦创业,才溪早已旧貌换新颜了。以过去的才溪区(即现在的才溪镇和通贤镇)为基准做比照,2018年才溪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8.61亿元,是1978年的1720倍,农业总产值2.39亿元,是1978年的13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8437元,是1978年的341倍。2018年通贤镇实现工业总产值0.96亿元,是1978年的163倍,农业总产值达2.72亿元,是1978年的22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6351元,是1978年的319倍。现在可谓:户户住新房,家家富小康,村村皆生态,街街赛现代。70年已成光荣历史,而今迈步从头越。具有“九军十八师”红色基因的才溪精神需要继续坚持、不断弘扬,让其薪火相传、熠熠生辉。它已成为激励苏区人民、老区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强大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一切向前走,都不要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才溪“九军十八师”蕴含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苏区、老区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
乾隆皇帝的家庭生活与内心世界陈葆真 著乾隆皇帝是中国帝制史上最后一位盛世之君。他在位六十年,文治武功盛极一时,在清初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宗教、艺术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有关他的记载,史不绝书。但是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内心深处主要的关切又是什么? 《乾隆皇帝的家庭生活与内心世界》结合艺术史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借由相关图像和史料,从人性的角度和常理心,去观察和剖析乾隆皇帝的家庭生活和他对待所藏艺术品的态度。作者细腻而深入地解读乾隆皇帝在处理以上种种问题时,心中可能经历的感性与理性的冲突,以及他最后的抉择和表现,据此勾勒出这位历史名君个人的内心生活与价值取向。
-
仪式与族群认同夏吾交巴 著本书以云南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塔城乡的藏族村落为田野调查点,在对该村的历史、地理环境和习俗仪式等方面考察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其中体现的各种仪式象征符号,揭示当地文化的发展规律,以及仪式与社会结构的内在关联,探究当地独特的文化认同和族群的形成过程。本书是对金沙江流域一个特殊文化生态村落多项仪式的综合性研究。
-
资源与社会黎海超 著资源与社会的关系是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资源与社会:以商周时期铜器流通为中心》以商周时期铜器资源为中心,首先进行系统性的考古学研究,然后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分析,以“形”“工”“料”结合的思路全面复原了商周时期铜器的生产和流通体系。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其他类别的资源,参考考古学材料以及甲骨卜辞和金文等文献资料,提出早中商时期、晚商时期和西周时期存在着各具特征的资源流通模式。三个时期可分别用“筑城聚珍”“器料官营”以及“授命分器”来概括。最后,作者以中心与周边的关系为视角,阐释了资源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及其机理。《资源与社会:以商周时期铜器流通为中心》以全新的思路与方法系统性地构建起商周时期的资源与社会体系,同时也为考古和科技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典型案例。
-
写在人间吕正惠 著《写在人间》是台湾人间出版社发行人、知名学者吕正惠历年来撰写的序跋集。吕正惠是书痴,读书、教书、著书也出版书,他所写的序言热诚地为读者介绍海峡两岸重要的学者、台湾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爱国志士,以及经典的苏俄文学作品。人间出版社有新书出版时,他的序言往往率先不胫而走,这些感人而且启人深思的文字让读者对新书充满期待。吕正惠的人间版序言已成为学界、出版界的佳话,本书是吕撰序跋较为完整的结集,首次以简体字版出版。
-
皮锡瑞日记皮锡瑞 著,吴仰湘,点 校清末经学大师皮锡瑞从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正月初一开始留存日记,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二月初四辞世,记事长达十六年,文字超过一百万,蔚为大观。其内容细大不捐,上至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清末新政,下至市井风情、婚丧嫁娶、打牌饮酒,均一一见诸记载。皮锡瑞曾积极投身戊戌湘赣两省变法和湖南兴办新学,是晚清政治与教育变革的参与者,交游广阔,耳闻目睹,积累材料、提供视角均甚丰富。故其日记堪称珍贵史料,学术价值实不在“晚清四大日记”之下,今整理出版,增加索引,便读便查。
-
宋辽金元明史札录吕思勉 著吕思勉四部断代史,自先秦迄五代,每种上分时段,下分专题,所论甚详,所包极广,是其重要的代表作。惜其最后两部《宋辽金元史》和《明清史》,已经做了史料的摘录,可惜未能完稿,是为史学界的一大遗憾。华东师范大学张耕华所藏吕思勉的手稿之中,宋、辽、金、元、明史五种资料摘录的小册子,为吕先生先生阅读上海集成图书公司藏版钦定二十四史拟作札记著史的草稿,已标明卷次页码,初步分类编排。原稿分专题,仅标注书名简称及页码,抄写较草,整理不便,故拟影印,供学界窥见先生宋辽金元明史研究之一斑。
-
清史论丛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 编 著《清史论丛》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的专业集刊,创刊于1979年,是国内史学界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术刊物。该刊创办以来,经过几任主编和编辑部同人的努力,坚持办刊初衷,不断提携、扶助清史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为我国的清史研究领域培养了许多当今知名学者,对当代清史研究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本辑稿件组织了四个专题,分别为“专题研究”“文献研究”“学术争鸣”“读史札记”,既对一些清史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又注意微观层面的文献考订、版本研究;既聚焦中央的政治制度和地方的行政管理,又观照某一地方社会的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的演变。各篇论文纷呈见地,资料翔实,是清史研究的新成果展示,值得参读。
-
读通鉴论注 著,尤学工,翟士航,王澎 译《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王夫之的一部史论名著,以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为据,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衰得失,臧否人物,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全书议论纵横,新见迭出,堪称传统史论中最系统最精彩的杰作,同时全面反映了王夫之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倾向。
-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薛国屏 著《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第三版)》主要收录全国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划古今地名的对照,县级以下地名不属本表收录范围。主要内容包括今地名和古旧地名(包括改置地名和废置地名)。分设所在地区、今地名、改置地名、设置年代、沿革变迁、废置地名六栏,其中今地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收词,沿革变迁包括改置地名和设置年代两个部分。本表地名资料截止2019年底(重要政区变动截至2020年6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