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典籍
-
中国古籍修复纸谱浙江图书馆 编暂缺简介...
-
元代灾荒史陈高华,张国旺有元一代,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之高,波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针对罕见天灾所形成的防灾救灾对策体系颇具特点。本书据翔实的史料,以数据分析的方法全面呈现了元代自然灾害的种类、时空分布等,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预防灾害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常平仓、社仓建设,灾后的赈恤制度、禳灾、开放山泽、禁猎、禁酒、捕蝗、入粟补官等防灾救灾对策的产生历程和效能,剖析了应灾体制、灾害申报制度,民间救济行为,赈济钱物的来源问题以及流民问题,完整地建构出元代多层次的防灾救灾对策体系和应灾体制。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和友人对中华思想文化及其术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有更全面、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整理、诠释、译写、传播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目的是立足于中华传统的思想文化,通过全面系统的整理与诠释,深度挖掘其中既能反映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特征,又具跨越时空、国度之意义,以及富有永恒魅力与当代价值的含义和内容,并将其译成英语等语言,让世界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了解当代中国人及海外华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推动国家间的平等对话及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借鉴。
-
帝国黄昏(美)裴士锋暂缺简介...
-
湮没的帝都潘大明 著本著以淮河为框架,以淮河边的明中都城为支点,生动地讲述了从淮夷文化开始,一直到明末清初的区域历史文化变迁。作者坚持数年先后十多次在淮河中下游、江南地区进行田野考察,行迹遍及南京、淮安、盱眙、凤阳、定远、蒙城、来安、明光、蚌埠、滁州、苏州、常州、松江、嘉兴、诸暨、青田等市县,发现、挖掘、研读史料,深入乡间遗迹实地探访,串联起淮河文化、江南文化的源起、发展,以及两者所形成的不同特质。通过朱元璋在淮河边营建的明中都城的兴废,探讨了明朝初期淮河流域文化的衰败原因及其对江南经济文化的辐射影响。明朝是中国两千多年帝王专制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朱元璋出现在中国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符合历史的必然。但他形成的制度设计且全力推行的治世方法,直接导致了近三百年的迟滞发展,乃至倒退。
-
魏晋南北朝通史(日)冈崎文夫《魏晋南北朝通史》是冈崎文夫的代表作,当它在1932年出版时,甚至中国国内也没有关于这一时期的断代史专著。这本著作极大影响了日本的中国中世史研究。全书分为内、外二编,内编为六朝政治史的概说,分魏晋时代、东晋五胡时代、南北朝时代(南朝篇)、南北朝时代(北朝篇)四章,主要探究魏晋南北朝时代权力的迁移;外编则分为“魏晋文明”“南朝文明”“北朝文明”三章,专述人文化成之迹,认为从南北朝时代到隋唐时代,国家法制有了极大的变化,继承了北朝国家体制、又包含了南朝文化的隋唐帝国由此开始走向历史舞台。
-
历史时期武陵山区药材产地分布变迁研究胡安徽暂缺简介...
-
一九四九王向韬 著在华西方人(外交官、新闻记者、商人、医生等)是见证上海解放的重要群体,本书从他们的视角回溯上海解放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细节,讲述中国命运的决战,上海解放的经过,客观展现出上海这一东方大都会如何成为中国共产党治理下的人民城市的恢弘场景,揭示出这是人心所向的必然历史趋势。 档案史料中保存有一座城市的重要记忆,外文文献的史料是更独特的一个视角,本书是近年参考、利用外文文献的用心之作。这部按时间脉络呈现上海解放的通俗历史读物,文笔清晰,叙述生动,富于现场感和故事性,颇具新意。
-
资源与社会黎海超 著资源与社会的关系是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资源与社会:以商周时期铜器流通为中心》以商周时期铜器资源为中心,首先进行系统性的考古学研究,然后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分析,以“形”“工”“料”结合的思路全面复原了商周时期铜器的生产和流通体系。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其他类别的资源,参考考古学材料以及甲骨卜辞和金文等文献资料,提出早中商时期、晚商时期和西周时期存在着各具特征的资源流通模式。三个时期可分别用“筑城聚珍”“器料官营”以及“授命分器”来概括。最后,作者以中心与周边的关系为视角,阐释了资源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及其机理。《资源与社会:以商周时期铜器流通为中心》以全新的思路与方法系统性地构建起商周时期的资源与社会体系,同时也为考古和科技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典型案例。
-
民国西安城市道路系统演变研究郭世强 著苏浙皖交界地区是吴语和官话在西南一侧的过渡地带。这一地区大量分布的“河南话”,主要来自罗山、光山方言,其随移民带入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本书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对苏浙皖交界地区“河南话”的语音、词汇、语法、语料等进行了详实记录。通过古今语音比较,归纳出“河南话”语音的演变规律和特点,同时对“河南话”的连读变调、轻声、儿化、合音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比较“河南话”的内部差异、“河南话”跟祖居地方言的差异,对“河南话”的接触演变、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