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典籍
-
明史十二讲樊树志 著明太祖朱元璋通过什么手段空前集权?燕王朱棣又是怎么把自己的侄子赶下皇位的?倭寇、白银、西学,晚明面临着怎样的大变局?张居正推行的万历新政成功了吗?四百多年也发生过一次朝鲜战争,结局到底如何?先安内,还是先攘外,明代的选择如何给后人以借鉴?文人从政,难道必然导致悲剧?……明史权威、复旦大学樊树志教授紧扣明代历史发展十二大关节,讲述来龙去脉,还原历史现场,为我们描画出明代的全景样貌。
-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始末薛倩 著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成立。1977年5月,经党中央批准,哲学社会科学部正式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在其存在的二十余年时间里,大体经历了酝酿、成立、发展与过渡四个阶段,其历史贡献主要有: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术话语体系;制定了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推出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书通过梳理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历史贡献,有助于推动并深化我们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的认识。
-
我的一家何家栋,赵洁,执笔 著,陶承 口述十七岁的旧式女子陶承奉干娘之命、经媒妁之言嫁给了从没有见过面的重病在身急等结婚冲喜的长沙第一师范的学生欧阳梅生。婚后不久,欧阳梅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陶承也日益受到革命思想的熏染,跟随丈夫一起进行地下革命活动。呕心沥血的欧阳梅生不幸积劳成疾,在一个深夜写完一份文件后去世。已有六个孩子的陶承化悲痛为力量,继续为党工作。在母亲的教导下,烈士的孩子们欧阳立安、应坚、稚鹤、本纹等也逐渐成为了党的新生力量。一家人始终跟随者党,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
[按需印刷]二郎故里话今昔嵇道鑫,袁鑫 著暂缺简介...
-
中国华彩张得水 著《中国华彩——戏里戏外》的基本信息图书是全书分A册小书和B册大书组成。A册16P,B册176P。全书共6万字,图片(照片)233 幅,二维码共计92个(图片码26个、音频码26个、视频码40个),音视频时长共计392分钟。图片233幅:其中包括《唐宫夜宴》定妆照,贾湖骨笛等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整体及细节图,《千里江山图》等8幅传世名画,以及音乐、舞蹈演出图等。二维码92个:图片码26个:贾湖骨笛尺寸图、书画作品高清图等;音频码26个:总时长约88分钟,贾湖骨笛演奏《小白菜》、陈传席讲评名画等;视频码40个:总时长约304分钟。包含九大镇院之宝两个版本的详细解说,AR技术应用对比视频,河南春晚、元宵精彩节目,以及《水月洛神》等舞蹈视频。音视频时长共计392分钟。其中,8个河南省博物院网站外部链接(文物);3个河南省广播电视台外部链接(节目);81个使用了美钥码技术,储存于大象出版社平台。
-
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章清 著本书围绕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进行解析,试图说明其成长并非无关宏旨,须紧扣“近代”这一线索去把握。“思想界”及其他“~界”“~~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浮现,乃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写照,既意味着近代中国形成国家与社会新型的对应关系,也映射出告别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对新的角色与身份的探求。聚焦“思想界”,是期望探讨这两个要素的交互作用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据此可以看出,清季民国时期由新型传播媒介营造的思想环境有哪些特征,形成了怎样的“思想版图”;而读书人与此的互动,又如何导致其写作方式、生活形态发生重大变化。
-
抗日战争期间中日间的宣传战翟意安 著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和日本之间,除了战场上武力的较量,还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战。本书即对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和日本之间宣传战的进行情况加以探讨,论述了中日两国宣传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过程,分别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和日本三者在抗日战争期间对于“敌、我、第三方”的宣传政策、宣传效果及其原因,进而探讨宣传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和影响。
-
隋书经籍志校注曾贻芬 著《隋书经籍志》是现存的继《汉书艺文志》之后最重要的古代目录。本书是《隋书经籍志》完整校注本。校注者曾贻芬积数十年之功,成此佳作。校注者首先勘出本志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讹误,除有确凿证据者予以改正,一般不改,只说明异同。其次,介绍作者,包括生卒年、籍贯、主要经历、学术专长,以及著述。对于所注典籍,介绍其内容,他人的评介,根据历代目录及有关记载,追溯其流传脉络。流传至今者,厘清其流传中的轨迹,辨其真伪,介绍后人的研究情况,以及今存最早善本、通行本等。已亡佚之典籍,若有辑佚,指明其所在。凡有出土文本的典籍,亦记述其相关成果。本校注所涉注释内容,皆注明资料出处,既表明言之有据,也可为有意进一步研究者提供些许线索。
-
华侨大学史《华侨大学史》编委会 著本书是华侨大学六十年办学史上首部面向海内外正式出版的史书。共分两卷,由六章组成。该书全面回顾自华侨大学创办以来的六十年办学历史,系统总结六十年办学经验,彰显六十年辉煌成就,诠释一代代侨大人的精神风貌,是一部华侨大学的艰苦创业史、发愤改革史、追求卓越史。此书以“可信、可读、规范”为追求,史料丰富,考据严密,图文并茂,学术性强又不失生动。整部书既可作为学校校史校情教育的宝典,又可以成为维系海内外校友与母校情感的纽带,还可以为学术研究、教育管理等工作提供参考。
-
箕氏朝鲜史苗威 著箕子是孔子所称誉的殷代“三仁”之一。西周初年,箕子离开中原,东迁至朝鲜半岛,周武王封其为朝鲜侯,以“八条之教”在当地施行教化。箕氏在朝鲜半岛经营八百余年,是周的侯国。公元前4世纪末,宗周礼崩乐坏,燕侯等僭号称王,朝鲜侯随之自称朝鲜王。秦朝建立后,箕氏服属于秦,同时与齐、燕以及东胡等周边势力皆有所往来。公元前195年,燕人卫满取代箕氏,成为朝鲜王,朝鲜进入“卫氏”统治时代。箕氏朝鲜对朝鲜半岛的文明礼乐、经济开发等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