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典籍
-
中国国家历史刘军《中国国家历史》项目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研究发展中心策划,拟从2013年开始,每年出版四辑,随着图书编写的不断成熟而逐步增加册次,并定期举行《中国国家历史》高端论坛。《中国国家历史》择取内容的原则:第一,紧扣人类发展脉搏,突显历史重大脉点;第二,剖析历史深刻渊源,聚焦当代社会热点;第三,展现喜闻乐见的历史题材,刻画客观真实的历史细节;第四,尊重历史科学内涵,彰显历史多样形式。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任何一个事件、一个人物、一件文物、一幅图画、一处遗迹、一首歌曲、一种文化现象等都可以作为一个点展开,突出客观性、可读性、故事性、趣味性,强调独立的视角和思考,蕴含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 《中国国家历史(贰拾壹)》包括以下栏目:国家记忆·华夏东极、史海拾贝·走向海洋、历史探索、专题叙事、专家视野。
-
王化学文论自选集王化学 著《王化学文论自选集(精装)》分为文学和造型艺术两块,前者涉及英法德意美诸西方国家及个别拉美国家的文学,后者主要涉及文艺复兴的意大利造型艺术。就性质来说,均为作家(包括艺术家)或作品(包括艺术作品)论。所论各家,大多属本人尤为钟爱而持久关注者,如莎士比亚、拜伦、雪莱,以及意大利“艺坛三杰”。对其及其杰作之解读,乃是在占有材料并充分辨析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深入于研究客体,而获致独立思考之结果。
-
《形象史学》2021年春之卷刘中玉《形象史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办,是CSSCI来源集刊,本书为《形象史学》2021年春之卷(总第十七辑)。包含汉画研究、器物与造像、地理与图像、文本与图像四个栏目。
-
《左绣》与《左传》评点研究庄丹本书以代表《左传》文学评点较高成就的《左绣》为研究对象,从回归中国本土文学研究体系的立场研究《左绣》在评点学、文章学、修辞学等方面的成就。在纵观《左传》评点发展史的基础上,结合六经皆文、“义法”说、理学思潮、实学思潮等方面论述《左绣》评点的时代背景;通过分析整齐、宾主、埋伏、牵上搭下、以中间贯两头等“发前人所未发”之评点理解《左绣》这一真正意义上对《左传》进行全文评点的“法”的里程碑著作;揭示《左绣》在人物、战争、语言、叙事等方面的评点成就。
-
元史学李思纯暂缺简介...
-
原来宋朝这么有趣 日常不寻常吴钩 著,吕瑶瑶,熊隽 译生活在一千年前的宋朝人,已经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宋朝人养宠物猫、宠物狗,甚至已将它们当成家庭成员;宋朝人注重口腔卫生,已经开始用牙刷刷牙;宋朝的小朋友们还有很好多的玩具,那时候流行的泥娃娃,至今仍极受欢迎。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宋朝人的日常生活,那么一定是——精致
-
复兴的进程与奋斗杨必仪,何志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教材于2006年出版后,历经了多次修订。经多次修订后的教材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6号)精神和做好《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工作,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入脑、人心,让学生能知其理、信其道、践其行,帮助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结合民营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在整体推进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改革,按2018年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新内容体系编写了包括《复兴的进程与奋斗》《丰富与发展的特色理论》《展望未来的理论向导》《立人强国的品格修养》在内的教学辅导丛书,作为与教材配套的对学生进行思考与形成性训练的辅学教材。
-
中国近代史蒋延黻 著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真的提倡改革吗?鸦片战争失败如此惨重,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像日本那样马上维新?我们对签订各种丧权辱国条约的李鸿章的认识存在怎样的偏颇?为什么说甲午战争是一场本该避免的战争?这本书会给你一一解答,本书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蒋廷黻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更应该了解这段真实原历史,太平天国的真相、为什么开放通商口岸、北洋海军的失败等等,近代化过程中这些耻辱是怎么产生的?实际上,很多伤痛或许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带给自己的。
-
夜袭阳明堡张华 著,高占祥 编阳明堡,山西代县一个小镇,位于滹沱河畔。在忻口战役中,它并非要塞,也没有开展太大的战役,只是一个不起眼的配角。然而,随着一场夜袭的成功,阳明堡得以名垂青史。奇袭阳明堡一役,不但捣毁了敌机,扰乱了敌人作战步骤,甚至于影响了整个战局的发展,提振了国人的信心。
-
晚明望族编刊活动研究赵红娟晚明湖州闵、凌、茅、臧四大望族有79人参与编刊括动,所刊书籍达300余种,现存馆藏约3000部。其编刊活动既有精品意识,也充斥牟利手段,特别强调视觉效果,商业特征十分明显,反映了从家刻到坊刻的变化过程,是晚明社会经济文化的生动缩影,揭示了晚明士人生存状态及其文化创造力,对中国文化传承与普及有重要意义。《晚明望族编刊活动研究》通过对四大望族编选、评点、序跋、刊刻及销售活动的系统研究,从四大望族经济实力、科举仕宦、文化素养、人脉资源、编刊特征、编刊家个案、著名选本与刊本的传播等方面,来揭示晚明江南望族图书编撰、刊刻和传播的特点、规律及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