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典籍
-
左传选译瞿蜕园 译注《左传》,即《春秋左氏传》,相传由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著,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54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本书由现代文史大家、书画家瞿蜕园选编、译注。瞿先生选篇注重事件的连贯性,读起来首尾相连,文意贯通,眉目清楚,克服了原著编年体述事零碎的缺陷,使读者能了解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同时也可窥见《左传》全貌。本书的作者亦为史学大家,翻译和注释都只取达意为止,不采取过于严格的考证方式,以免增加读者不必要的负担。
-
张居正讲评《大学·中庸》陈生玺等 译解“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明史·张居正传》康熙皇帝:“讲章以精切明晰为尚,毋取繁衍。联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义俱精实,无泛设之词,可为法也。”——《清史稿·圣祖本纪二》《大学》《中庸》是儒家经典《四书》中的两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著作。本书原名《四书直解》,是明朝著名政治家、万历年间大学士张居正给万历皇帝讲解《四书》的讲章。张居正不仅对每一段经典原文都进行了字词解释和逐句串讲,还从经典原文引申到现实政治,对皇帝进行统治术的教育。全书以明代白话文写成,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很好的国学入门读本。整理者选取该书的《大学》《中庸》部分,对原文和张居正讲评部分进行新式标点,并补充了注释、译文、点评,以便传统文化爱好者使用。
-
张居正讲评《论语》陈生玺等 译解“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明史·张居正传》康熙皇帝:“讲章以精切明晰为尚,毋取繁衍。联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义俱精实,无泛设之词,可为法也。”——《清史稿·圣祖本纪二》《论语》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著作。本书原名《四书直解》,是明朝著名政治家、万历年间大学士张居正给皇帝讲解《四书》的讲章。张居正不仅对每一段经典原文都进行了字词解释和逐句串讲,还从经典原文引申到现实政治,对皇帝进行统治术的教育。全书以明代白话文写成,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很好的国学入门读本。整理者选取该书的《论语》部分,对原文和张居正讲评部分进行新式标点,并补充了注释、译文,以便传统文化爱好者使用。
-
义例与用字郜积意本书专为重校《公羊注疏》而作,不但广搜《公羊》诸本,一一雠校,并细考何氏义例,以为论断依据。如考论熹平石经,知石经本与何注本不同。辨今本《解诂》通用字,知御、禦不相通用,甯、寧义异。此何氏家法如此。论弑、殺异同,谓当决于何氏弑例,知古来“弑君三十六”之说有据。此皆文字校勘与义例相关者。凡斯种种,是知校书之难,非仅罗列异同,更在论定是非。明义例、广异本、正文字,三者兼顾,则可以言重校《公羊注疏》矣。
-
后汉书选译秦同培 译注,宋晶如 校订《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前四史”之一。全书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期间共196年的史事。本书由民国著名教育家、编辑秦同培先生选编翻译注释并点评,商务印书馆编辑、学者宋晶如先生予以校订。《后汉书》原文篇幅过长不必全文收录者,或者其中章节内容独立性强的篇目,本书在选辑时予以节删。文中难解字句,详加注释,辅以白话译文,希冀为读者理解原文提供帮助。
-
汉书选译秦同培 译注,宋晶如 校订《汉书》,又称《前汉书》,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全书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期间共230年的史事。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本书由民国著名教育家、编辑秦同培先生选编翻译注释并点评,商务印书馆编辑、学者宋晶如先生予以校订。凡《汉书》原文篇幅过长不必全文收录者,或者其中章节内容独立性强的篇目,本书在选辑时予以节删。文中难解字句详加注释,译文浅近晓畅,颇便阅读。
-
甲子往事许会斌“蹉跎岁月似梦烟,人生六十弹指间”,《甲子往事》以质朴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作者从孩提时代到退休为止苦难奋进60年的足迹,是其对不同人生发展阶段和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变化的一个侧记。全书共分十篇,既有作者对苦难天真的儿时生活的温润回忆,也有作者对艰苦拼搏、砥砺奋进的学生时代的真情回望;既有作者对秘书工作、对36年建设银行大变局的深切体悟,也有作者对父母和亲友的无尽思念。崇高的家国情怀与伟大的时代变迁交织在一起,带给我们别样的感动、共鸣、勇气和干劲儿。
-
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 撰;陈文和、王永平、张连生、孙显军 校点《十七史商榷》由清代史学家王鸣盛撰写,陈文和等整理、校点,是一部以校勘、考订为主,又兼有历史评论的史学著作。本书主于校勘本文,将十七史全校一周,改讹补脱,计一千余条, 每一条考订都有一个题目,各条字数不等,少则几句话,多的相当于一篇小型论文。“十七史”指宋以前的十七部正史,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北史、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本书为简体横排标点本,旨在让更多传统文化爱好者能够读懂。
-
元代碑刻辑释邹虎 辑释;臧克和 审定本书是jiaoyu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立项资助项目成果。收录了已公布的元代碑刻材料七五五通,新出材料时间下限至二〇二二年。所据原石或拓本以刊印清晰、图版完整爲原则。凡模糊不清,字迹辨识困难,或者只截取拓片局部者,不予采用。对于产生时间是否为元代尚有争议的碑刻,亦不予收录。每方碑刻简要说明出现的时间、地点,流传情况;碑刻的形制、尺寸、书体等,与该碑刻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等。广泛吸收前人已有的部分录文、题跋、碑刻文字汇编等研究成果,加以释文校勘,补充阙漏,辨正讹误。为便于读者利用本书,书后附有《元代碑刻文献目录提要》。
-
老照片 第一四五辑冯克力 主编《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记录了1954年北京东德共产党代表镜头里的新中国,记载了欧特曼作为中德交流史上的“文化津梁”在中国的贡献,讲述了温秉忠与宋庆龄赴美留学的故事,讲述了青岛历史上的“警犬班”与“捕犬班”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