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知识产权商务调查手段合法性研究
作者:黄武双 等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01
ISBN:9787511872470
定价:¥3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知识产权商务调查活动在诉前证据收集和执行程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一种必要方式。《知识产权商务调查手段合法性研究》从内涵界定、适用条件、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策略等方面,对于各种常用的知识产权商务调查手段进行梳理,以期对知识产权商务调查活动提供一些规范建议,更好地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作者简介
黄武双,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获首批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青年法学家等荣誉称号;曾赴美国、德国、奥地利、荷兰、泰国、日本、韩国及我国港澳台地区进行交流访问。兼任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研究会人才培养委员会副主任。
已经出版《美国商标案件金钱偿还额的计算:原理与判例》、《商标共存:原理与判例》、《计算机字体字库法律保护:原理与判例》、《美国商业秘密判例:公共政策、构成要件与加害行为》、《知识产权法:案例与图表》、《企业专利战略》等著作,主编《知识产权法研究》12卷;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各类横向课题等10余项。
目录
第一章知识产权商务调查概述
一、商务调查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务调查的历史沿革
(二)我国商务调查的发展
二、知识产权商务调查的内涵
(一)调查的主体
(二)调查的对象
(三)调查的手段
(四)各种调查手段简评
(五)调查的必要性及意义
三、知识产权商务调查的特点
(一)商业性
(二)私力性
(三)专业性
四、知识产权商务调查的原则
(一)证据材料全面
(二)防范过程风险
第二章各种调查方式详论
第一节线人调查
案例引入
一、线人调查概述
(一)定义
(二)分类
(三)特征
(四)线人与卧底的区别
二、线人调查的必要性
三、线人的管理
(一)线人的招募
(二)线人的考核与备案
(三)线人的控制管理
四、线人调查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所获证据缺乏效力
(二)线人犯罪行为的豁免权问题
(三)线人保护制度缺位
五、线人调查的规范指引
(一)线人身份信息的披露
(二)建立线人档案
(三)完善控制制度
(四)线人的特别保护
六、私人不法取证比较研究
(一)私人不法取证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二)私人不法取得证据的效力
(三)私人不法取得证据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卧底调查
案例引入
一、卧底调查概述
(一)定义
(二)调查目的
(三)特征
二、卧底调查的必要性
三、卧底调查的管理
(一)前期准备
(二)卧底调查的实施
(三)形成立案的初步证据
四、美国卧底调查流程介绍
(一)计划和准备阶段
(二)信息采集阶段
(三)信息甄别和分析阶段
(四)违纪处分和纠正阶段
(五)预防和教育阶段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五、卧底调查可能遇到的问题
(一)陷阱侦查行为的抗辩
(二)卧底行为合法性的界定
(三)卧底所获证据的有效性
(四)不当卧底调查的权利救济
六、卧底调查的规范性指引
(一)卧底调查的条件及规则
(二)卧底人员的行为准则
(三)卧底调查的保障策略
第三节诱惑调查
案例引入
一、诱惑调查概述
二、诱惑调查手段的必要性
(一)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特点
(二)公权力机关取证的不足
三、诱惑调查的管理
(一)判断恶意侵权行为是否在先
(二)前期准备工作
(三)具体实施
(四)证据固定
四、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恶意诱发型调查的排除
(二)非法取证的界定
(三)所获证据的证明力
(四)调查成果的转化
(五)调查机构的地位
(六)恶意诉讼问题
(七)损害赔偿额的计算
五、诱惑调查的规范指引
(一)前提条件
(二)需要遵循的规则
第四节密拍密录
法律规则的演变
案例引入
一、密拍密录概述
(一)被调查者不知情
(二)需要特殊技术设备
(三)实施地点和对象可以选择
二、密拍密录的必要性
三、密拍密录的管理
(一)前期准备工作
(二)实施密拍密录
(三)审查所获材料
(四)决定如何使用
四、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是否侵犯隐私权
(二)所获材料能否作为证据
(三)所获证据材料的证明力
(四)器械的使用
五、密拍密录的规范指引
(一)所获资料的使用方式
(二)取证行为不违法
(三)地点的选择
(四)器械的选择
(五)录制的内容
第五节跟踪守候
案例引入
一、跟踪守候概述
(一)定义
(二)特性
(三)运用实践
二、必要性
三、跟踪守候的管理
(一)前期准备
(二)跟踪与守候形式
(三)跟踪与守候方法
(四)跟踪守候过程记录
(五)反跟踪监控
四、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涉足专有调查权
(二)侵犯他人隐私
(三)违反禁止性规定使用器材
(四)调查人员安全保障
五、跟踪守候的规范性指引
(一)做好备案许可工作
(二)限制技术设备使用
(三)选好前线调查人员
第六节调查访问
案例引入
一、调查访问概述
(一)定义
(二)特征
二、调查访问的必要性
三、调查访问的管理
(一)准备工作
(二)调查访问的实施
(三)调查访问的手段
(四)调查访问的方式
(五)调查访问的记录
(六)调查访问材料的审查
四、调查访问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秘密调查访问是否违反禁止性规定
(二)调查访问形成证据材料的问题
五、调查访问的规范性指引
(一)选择恰当合法身份
(二)规范调查笔录格式
(三)参照司法机关办案常规
(四)借助公证提高笔录真实性
六、诉前证人证言证据效力比较
(一)美国庭外证言录取(deposition)
(二)德国的独立证据调查程序
(三)我国台湾地区证据保全制度
(四)国家或地区相关规定比较
(五)我国证人证言相关规定
第七节资料查询
案例引入
一、资料查询概述
(一)公民的资料查询
(二)律师的资料查询
(三)公权力部门的资料查询
(四)调查机构的信息查询
二、资料查询的必要性
(一)诉前资料查询的必要性
(二)执行阶段资料查询的必要性
三、资料查询的管理
(一)制定查询计划
(二)运用不同查询方式
(三)有效固定所获资料
四、资料查询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资料查询的规范性指引
(一)通过合法渠道查询
(二)材料审核后使用
(三)公证特殊案件材料
第八节公证取证
案例引入
一、公证制度概述
(一)概念
(二)特征
(三)目的
(四)效力
(五)适用范围
(六)商务调查中的公证程序
二、公证制度在知识产权案件中的运用
(一)侵权案件中的证据保全公证
(二)权利归属公证
(三)知识产权转让合同公证
三、瑕疵公证的认定及效力
(一)违反《公证法》的禁止事项
(二)其他类型的瑕疵公证
(三)瑕疵公证的司法认定
四、网络环境公证取证问题
(一)对网络环境公证的要求
(二)网络证据保全公证存在的问题
(三)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瑕疵产生原因
(四)公证制度弊端的消极影响
(五)网络公证相关问题
(六)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完善
第九节公众意见调查
案例引入
一、公众意见调查概述
(一)公众意见调查
(二)公众意见的形式
(三)公众意见调查的特点与优点
二、公众意见调查的必要性
(一)著作权领域
(二)专利权领域
(三)商标权领域
三、调查流程
四、调查报告的证据效力
(一)调查报告转化为证据
(二)调查数据的分类
(三)商标侵权案件适用前景
五、公众意见调查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数据收集的常见问题
(二)规范调查手段的域外经验
(三)我国调查报告的规范
六、结论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