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镇江地方法院研究(1928—1949)

镇江地方法院研究(1928—1949)

作者:唐华彭 著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01

ISBN:9787509359877

定价:¥4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国民政府建立后,司法建设的步伐大幅加快,新式法院的设立全面铺开。国民政府将此视为重要政绩大力宣传。在“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三级新式法院中,基层法院即地方法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管辖案件比重最大、诉讼程序最完整、与民众联系最紧密、社会影响力最深入。1927年11月,国民政府组建丹徒地方法院,次年更名为镇江地方法院。镇江沦陷期间,停止办公;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办公;1949年4月,被人民解放军接管。从1928年至1949年,镇江地方法院实际运行了13年,集中展现了国民政府时期基层法院的发展进程,集中反映了国民政府时期的基层司法面貌,是此一时期基层法院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法治意义。档案资料的丰富和公开,省会镇江的环境与定位,大大提升了镇江地方法院的学术研究样本性。 本文认为需对国民政府的基层法院进行更加深入和客观的评价:基层法院具有推动基层司法近代化、维护司法统一、加强司法建设、改善基层治理的历史价值;基层法院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弊病,归根结底在于国民政府司法心态浮躁、经济因素掣肘和官僚主义浸染等因素的制约。国民政府的基层法院告诉了后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国民政府政改迟缓,制约了司改的推进;司法是系统工程,需由中央统筹谋划;司法权不能在中央和地方间进行分割,必须消除司法地方主义。
作者简介
  唐华彭,男,1981年12月生,江苏徐州人,江苏大学文法学院讲师。2004年,毕业于江苏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史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中国法律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发表CSSCI源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主持承担省部级课题1项。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选题依据和意义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相关说明
第一章、国民政府的司法制度与司法建设
第一节、国民政府的司法制度
一、国民政府司法制度的基础
二、国民政府司法制度的内容
三、国民政府司法制度的特点
第二节、国民政府的司法建设
一、抗战之前的司法建设
二、抗战时期的司法建设
三、抗战之后的司法建设
四、江苏司法建设的概况
第二章、镇江地方法院概况
第一节、镇江地方法院的沿革
一、年前的镇江新式司法机关
二、-年的镇江地方法院
三、年后的镇江地方法院
第二节、镇江地方法院的职权
一、镇江地方法院的司法职权
二、镇江地方法院的司法行政职权
三、司行合一:基层法院的职权构成探源
第三章、镇江地方法院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镇江地方法院的人事
一、金字塔式的司法人才构成
二、专业水准的司法人才资质
三、变化巨大的司法人才待遇
四、人才司法:国民政府的基层司法模式
第二节、镇江地方法院的经费
一、复杂的司法收入基本构成
二、深厚的司法收入制度根源
三、收入司法:国民政府司法的经济困局
第三节、镇江地方法院的管理
一、行政化式的处务管理
二、前紧后松的人事任用
三、高院掌控的财务管理
四、外强内虚:镇江地方法院的管理特点
第四章、镇江地方法院的刑事功能
第一节、镇江地方法院的刑案侦诉
一、近代化的侦诉制度
二、被动畸形的侦查实践
三、模糊随意的公诉实践
四、个案剖析:吴凤岐杀人案
五、侦弱诉乱:检察制度的运行困境
第二节、镇江地方法院的刑事审判
一、近代化的刑事审判制度
二、样本性的刑事审判概况
三、内外分离的刑事审判实践
四、个案剖析:王蔡烟毒案
五、水土不服:国民政府刑事审判探析
第五章、镇江地方法院的非刑功能
第一节:镇江地方法院的民事诉讼
一、近代化的民事诉讼制度
二、诉讼为主的民事审判概况
三、异于刑案的民事审判过程
四、民怨难解:民事诉讼的功效
第二节、镇江地方法院的看守所
一、未决犯为主的人犯
二、时常修建的监所
三、紧张度日的经费
四、勉强糊口的囚粮
五、状况尚可的卫生
六、运行混乱的管理
余论
一、历史价值评判
二、制约因素分析
三、法治经验反思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