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的存在论转向
作者:朱耀平 著;李兰芬,邢冬梅 编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01
ISBN:9787567205857
定价:¥3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东吴哲学文丛: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的存在论转向》的基本主题是“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存在论改造”。围绕这一主题,《东吴哲学文丛: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的存在论转向》上篇以胡塞尔思想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的代表性著作为依据,阐述了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从《逻辑研究》时期的本质现象学、“观念I”时期的先验现象学到“沉思”或“危机”时期的交互主体性现象学发展历程。下篇从“对胡塞尔现象学特别是它的三个重要发现——意向性理论、范畴直观理论、‘先天’概念的源始意义的澄清——的生存论一存在论反思和改造”的角度对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的各个丰要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东吴哲学文丛: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的存在论转向》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胡塞尔与海德格尔二人的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根本分歧的学术专著。
作者简介
朱耀平,男,1968年生,福建武平人。1986-199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2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2012-2013)。1990-2006年任教于福建集美火学。现为苏卅『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外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大陆哲学与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已在《世界哲学》、《自然辩证法通讯》、《浙江大学学报》、《南京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二十多篇相关研究论文。
目录
导言
上篇 胡塞尔意识现象学
第一章 胡塞尔现象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从描述心理学向本质现象学转变
二、从本质现象学向先验现象学的过渡
三、从先验现象学向生活世界和交互主体性现象学的扩展
第二章 《逻辑研究》第一卷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一、《逻辑研究》的基本主题——对观念之物的本质的澄清
二、观念之物与实在之物的区分
第三章 表达与意义——“第一项研究”中的符号理论
一、表达是包含意义或思想的语言符号
二、作为他者内心体验的标志的表达
三、表达的物理方面与行为方面的区分
四、表达的意义与对该意义起充实作用的心理表象的区分
五、表达的含义与指称
六、“意义实体”概念的形成
七、表达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向一般意识行为的扩展
第四章 “第五项研究”中的意向性理论
一、“意识”概念的含义
二、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的先驱
三、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对意向体验与意向对象之间的关系的误解
五、意向行为的内容
第五章 知识论和范畴直观理论
一、符号、想象与直观——意向的充实
二、认识、自明性与真理
三、直观概念的扩展——范畴直观
第六章 现象学还原与先验现象学
一、《逻辑研究》与经验唯心主义的存在论困境
二、“观念I”中的先验唯心论
三、现象学一心理学还原、本质还原与先验还原
第七章 交互主体性现象学
一、《逻辑研究》中的交互主体性问题
二、先验还原的唯我论困境
三、“第二种还原”与自我的肉身性的确立
四、他者的建构之一:意识的肉身性与“结对”的可能性
五、他者的建构之二:作为被动综合的“统觉”或“共现
六、他者的建构之三:“我在这里,他在那里”——对他者的超越
性的进一步论证
七、他者的建构之四:“认同性综合”——唯我论的摆脱与客观性的建立
下篇 海德格尔此在现象学
第八章 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
一、进入现象学之路
二、存在、真理与此在
三、“真理”概念的源始意义及其历史演变
四、灵魂取得真理的五种方式
五、对“实践”与“实践智慧”概念的存在论解释
第九章 从先验现象学到存在论现象学
一、海德格尔对“现象学”概念的存在论改造
二、从意识现象学到此在现象学
三、此在的存在论结构
四、以康德等人为代表的主体性哲学对此在的存在论结构的误解及其理论后果
第十章 对胡塞尔现象学及近代主体性哲学的批判
一、作为近代主体性哲学的“隐秘的憧憬”的现象学
二、主体性哲学对“主体”的存在方式问题的耽搁
三、主体性哲学对存在本身的意义问题的遗忘
上篇 胡塞尔意识现象学
第一章 胡塞尔现象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从描述心理学向本质现象学转变
二、从本质现象学向先验现象学的过渡
三、从先验现象学向生活世界和交互主体性现象学的扩展
第二章 《逻辑研究》第一卷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一、《逻辑研究》的基本主题——对观念之物的本质的澄清
二、观念之物与实在之物的区分
第三章 表达与意义——“第一项研究”中的符号理论
一、表达是包含意义或思想的语言符号
二、作为他者内心体验的标志的表达
三、表达的物理方面与行为方面的区分
四、表达的意义与对该意义起充实作用的心理表象的区分
五、表达的含义与指称
六、“意义实体”概念的形成
七、表达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向一般意识行为的扩展
第四章 “第五项研究”中的意向性理论
一、“意识”概念的含义
二、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的先驱
三、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对意向体验与意向对象之间的关系的误解
五、意向行为的内容
第五章 知识论和范畴直观理论
一、符号、想象与直观——意向的充实
二、认识、自明性与真理
三、直观概念的扩展——范畴直观
第六章 现象学还原与先验现象学
一、《逻辑研究》与经验唯心主义的存在论困境
二、“观念I”中的先验唯心论
三、现象学一心理学还原、本质还原与先验还原
第七章 交互主体性现象学
一、《逻辑研究》中的交互主体性问题
二、先验还原的唯我论困境
三、“第二种还原”与自我的肉身性的确立
四、他者的建构之一:意识的肉身性与“结对”的可能性
五、他者的建构之二:作为被动综合的“统觉”或“共现
六、他者的建构之三:“我在这里,他在那里”——对他者的超越
性的进一步论证
七、他者的建构之四:“认同性综合”——唯我论的摆脱与客观性的建立
下篇 海德格尔此在现象学
第八章 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
一、进入现象学之路
二、存在、真理与此在
三、“真理”概念的源始意义及其历史演变
四、灵魂取得真理的五种方式
五、对“实践”与“实践智慧”概念的存在论解释
第九章 从先验现象学到存在论现象学
一、海德格尔对“现象学”概念的存在论改造
二、从意识现象学到此在现象学
三、此在的存在论结构
四、以康德等人为代表的主体性哲学对此在的存在论结构的误解及其理论后果
第十章 对胡塞尔现象学及近代主体性哲学的批判
一、作为近代主体性哲学的“隐秘的憧憬”的现象学
二、主体性哲学对“主体”的存在方式问题的耽搁
三、主体性哲学对存在本身的意义问题的遗忘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