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门史
-
东巴祭天文化陈烈著祭天文化,是人类古文明的一枝奇葩。中华民族的祭天文化,悠久而丰富。但在中原,随着历史波涛的淘磨,祭天文化渐趋消失。祭天文化,对于纳西人的族群社会、精神世界、人生伦理、生息企望,对于族人的向心凝聚、自信自强,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祭天的文化内容丰富,除宗教文化内容外,还有民俗学、史学、哲学、心理学、文学等多层面的涵盖,其中突出的又是自然(天)崇拜、木石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遗响。关于祭天文化的研究,海内外学人中已有先声,视角与见解各有侧重。陈烈女士的这部新著,是对她以往论作的归纳与拓展,对纳西祭天文化作了纵横交替、较为全面的梳理,并寄注了可贵的学术探索。
-
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第二辑所收的汉籍史料共三十四种,为隆庆(1567-1571)至明末期间明人的著述,大体与第一辑相衔接。这一期间,明朝国计日艰,边防日蹙,与蒙古、女真等边外少数民族的关系更加复杂,矛盾愈益突出。一些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有识之士,为了总结历史经验,给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借鉴,撰写或辑录了大量包括蒙古在内的有关少数民族的著作。这些著作或系统记录明代蒙古的发展历史,或叙述某些事件的原委,或详述蒙古社会状况、首领世系及部落驻地,或收录蒙古首领的书信表文,或以图说明蒙古边界形势,其中不乏作者亲历目睹的第一手资料,对于明代蒙古史的研究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从无序到有序王正华编著“云南民族文化知识丛书”是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并有所创新的民族文化知识普及读物,包括历史、哲学、宗教、古籍、交通、人物、商贸、畜牧、丧葬、美术、工艺、婚恋、医药、舞蹈、文学、教育、饮食、服饰、科技、体育、农耕、建筑、音乐、采集渔猎、社会组织、文物古迹、语言文字等专题。每个专题均由专家用简洁精练、准确生动的文字写成,充分体现了知识性、系统性、通俗性和可读性,是专题了解去南民族文化知识必备的参考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云南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社会组织纷繁复杂。这种复杂性和多样性不仅反映在不同民族之间,而且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和不同地区,要统地介绍云南民族社会组织,阐释每一种社会组织的全部文化内涵,需要做大量的梳理和探究。本书稿只是侧重介绍具有普遍意义和独具物色的云南民族社会组织,但是否做到这点,只好由读者来评判。
-
中国人口通史路遇,滕泽之编著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主要是研究中国人口发展历史的全过程。从远古迄于近现代,考查各个历史时期人口发展变化的原因,力求从多方面阐述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关系,以及自然界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本书重点考证人口数量,以廓清历史上一些混乱的户口统计。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的历史疑案进行剖析,以及对户口统计断代的考证,使之形成一个基本上能准确反映各个历史时期人口发展变化的数据系列。
-
李姓阮荣华著本书是“中华姓氏通史丛书”中的李姓。讲述了李姓的起源、发展、分布地区、宗族文化、著名代表人物、家谱等。全书寻根问底、认祖为宗,细说着李姓通史的来龙去脉。全书解说详细,史料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本书对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变化与发展有重要的史学价值。读者定能从中受益。
-
北魏平城时代李凭著1997年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
父系原始文化的活化石范河川编著范河川(1965?~),藏族,又名荣戈、康竺,白玉县旅游局局长,山岩父系研究会秘书长。编著有《父系原始文化的活化石——山岩戈巴》等。:山岩,又名三岩,是藏语地名的音译,位于四川省白玉县境内;戈巴则是当地藏族传统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系藏族父系民族部落的遗留形式。本书对有关山岩境内戈巴组织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
-
中国社会思想史王处辉编著中国社会思想是社会学学科中最有中国特色的分支学科之一,深入开展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王处辉同志所著《中国社会思想史》上册曾于1989年初版,又经十年耕耘,其下册终于完成并与止册修订再版同时付梓,实属可喜可贺。首先是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学术定位问题。现在全国各高校社会学系都把中国社会思想史列为必修课程之一,这是很必要的,尤其在大学教育提倡厚基础、宽口径原则的今天及以后,中国社会思想史更应成为社会学系的学生认真学习掌握的知识内容。一名中国的社会学系毕业生如果连中国历代人民和思想家们对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以及理想社会模式的思考是什么都不清楚,他将来就很难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也不可能对中国社会学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所以我建议社会学系的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学生们,甚至包括一些理工科的大学生、研究生们,都应多读一些中国社会思想史方面的著作,王处辉同志所著这部《中国社会思想史》就是值得推荐的必读书之一。
-
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侯外庐著《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是在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全部研究工作完成以后,作者从理论高度提出了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结论。侯外庐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初出版于本世纪40年代。这里所说的“古代社会”即指奴隶制社会,本书研究的是一个中国文明发展路径的重大课题,更因为这一研究自觉地将人类社会一般规律与中国社会特殊规律结合起来,对于认识中国古代社会作出了独创贡献。
-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郑大华著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参加这一运动的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达600多个,建立各种实验区1000多处。但由于种种缘故,除人们在研究梁漱溟和晏阳初时涉及到邹平和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外,对整个乡村建设运动国内外学术界都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本书是目前为止国内外第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研究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学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