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门史
-
布尔乔亚经验1[美] 彼得·盖伊(Peter Gay) 著,赵勇 译本书对从19世纪2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和美国布尔乔亚的感官生活进行了全景式研究。在这一段时间中,西方文化经历了不可逆转的、常常是痛苦的根本变迁。布尔乔亚求爱的方式和教育的理想、对女性的描绘和建筑的品味,还有其他诸多的文化特性,都发生了重大转型。全书梳理并引用了一系列丰富的一手资料,如大量布尔乔亚的日记和书信、小说中的情爱段落,以及绘画等,试图重现19世纪布尔乔亚文化的矛盾冲突。
-
灵岩志杨峰《济南元典·珍本集成:灵岩志(套装共4册)》由清马大相、王昕等纂,刘瑶绘图,清康熙刻本。是书卷一图,卷二封域志、建置志、古迹志,卷三至五艺文志,卷六杂述志,附《邻山胜境迟贤亭说》《娄景洞说》《佛公店灵巖下院说》等。前有康熙三十五年山东盐法道副使银城李兴祖序,备述其欲修志而未竟其事之始末。盖灵巖旧有《志》,明季被火焚毁,新志刻逾半而未竟;兴祖欲续成之,以诸事丛杂,未竟厥志;后经长清训导马大相编辑,邑人王昕及其子资善、敦善等采辑校刻而成。卷一有图十二幅,卷末慈谿刘瑶跋云:“甲子孟夏,余寓清邑李明府署中。时方绘地舆图,从明府遍历治内名山巨川,首至兹寺。登绝顶,遡清流,游目骋怀,致足乐也。因援笔应命。”则诸图绘于康熙二十三年,又在成书之前也。
-
文明 文化、野心,以及人与自然的伟大博弈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 著文明的故事该从哪里说起?是赫赫有名的四大文明古国,是奠基西方文明的希腊罗马?是文字的发明,艺术的创生,还是城市的兴起? 这本独特的文明史突破了所有这些传统的历史叙事。 知名历史学家费尔南多-阿梅斯托将视线投向大片鲜为人知的文明疆土:冰原中与驯鹿共生的萨米人,沙漠里顺应自然的布须曼人,大平原上建立起马背帝国的苏族印第安人,乘季风远航的中国福建人…… 他凭借考古学、地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的广博学识,颇具实验性地依据环境要素将文明划分为9大类型、17种生存实境,历数人与自然互动的种种可能性:不同环境中的人们如何创造性地与自然博弈,如何改造环境、适应环境或遭环境反噬?文明如何在各自的环境中丰富多样,又如何在交流中发展、消亡或融合? 事实上,文明并不限于特定的地域和族群。费尔南多-阿梅斯托大胆赞赏了那些常遭忽视的文明的伟大成就:热带雨林中的高棉文明璀璨辉煌,萨赫勒草原上的巴塔马利巴人建筑能力超群,安第斯山脉的印加人面临多重环境阻碍仍然扩张为了不起的帝国……文明源自人类改造自然的欲望,可能从任何有人类栖居的环境中诞生。文明的本质是我们作为一个物种与自然界的关系,而文明的程度要放到拥有的条件中去衡量。 观世界,才有世界观。让我们放下自我中心,摒弃时代和文化的偏见,跟随费尔南多-阿梅斯托,穿越上万年历史,窥探文明的细节,俯瞰世界的全貌,开启一场基于人类文明深层逻辑的“硬核环球旅行”!
-
中国文化史李山 著本书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最核心、最醒目的一些方面,展开对中国文化的审视和分析,涉及古代的地理与人群、文化历程、王朝政治、乡土社会、经济形态、文化观念、汉语发展、艺术特点以及近代文化转变等内容,既关注传统文化发展的历时过程,又对其中的总体特征和共性要素加以提炼;既对顶层设计与精英意识有精要论述,又未放弃考察民间生态图景。由此,本书有着强烈的“文化”史色彩,并为全面透视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多个视点。
-
中西文化之鉴刘英杰 著本书从剖析中西文化的形成背景和基础入手,把以汉族文明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和以古希腊罗马为正源的欧美文化作为比较对象,分别从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伦理价值、思维方式和语言差异等角度进行对比和分析,试图使读者对两种文化的不同价值和基本精神有一个较为完整和较为系统的把握。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编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粹。准确表达中华思想核心概念,推进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是维护文化主权、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进一步做好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作,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并建立了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作为召集单位,中央编译局、中国外文局、外交部、民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务院新闻办、新华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十个部委(单位)为成员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负责统筹协调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作。工程的设立旨在梳理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民族思维方式、体现中国核心价值的思想文化术语,用易于口头表达、交流的简练语言客观准确地予以诠释,在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传播媒体等对外交往活动中,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国情、历史和文化。工程聘请权威专家成立顾问组、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制定中华思想文化术语遴选与译写规则和标准,开展遴选与译写工作,发布译写成果及规范应用等。秘书处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目前,工程组织文、史、哲等学科权威专家70余人,经过前期缜密研究,反复论证,已遴选、译写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形成本系列,向社会发布,推荐和鼓励社会使用。
-
河南水文化史朱海风,贾兵强 等 著,谷建全,张新斌 编《河南水文化史/河南专门史大型学术文化工程丛书》运用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哲学、文学等多学科知识,运用综合交叉研究的方法,对河南水文化要义包括内涵、类型、精髓、内在逻辑与历史演变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对河南水文化历史发展脉络作了简要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以创水战水文化、法水象水文化、防水利水文化、用水兴水文化等,探究了河南水文化内容的厚重性、禀赋的独特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分析了河南水文化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初步构勒了河南水文化史学框架和河南水文化体系及要素。
-
明清近代服饰史包荣华,唐炜 副主编 著,王静渊,庄立新 ,包荣华,唐炜 副 编《明清近代服饰史》教材面向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人物形象设计、染织美术等专业学生,服务社会上服装设计和服装史爱好者。在传授学生服装史基本知识,培养传统服饰审美的基础上 , 以训练时装设计基本思维能力以及传统服饰艺术的传承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本教材把服饰史中的服装知识点与当代服装设计应用相结合,在每个章节中添加了网络拓展内容和案例分析,学生通过扫描书中知识点对应的二维码,可以找到相应补充学习内容。书中最后会提供国内各大博物馆链接,引导学生在课后去博物馆参观。本书着重历史与设计的融合,内容详实、案例丰富,史料确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
中国古代服饰图史胡越 著《中国古代服饰图史》旨在通过各种不同的图像资料,从多个侧面勾勒中国古代服饰精彩绝伦的诸多面貌。同时也从服饰图像的角度,梳理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在人物服饰方面绘画与雕刻等艺术的发展状况及其与服饰的关系,以期作为另一个分支呈现给读者。《中国古代服饰图史》遴选了近二百余件中国古代与服饰密切相关的图像片段加以白描线摹,制成图谱。《中国古代服饰图史》图绘尽量忠于原作,可作为广大的美术爱好者以及服饰史研究的爱好者得以借鉴的参考读物。
-
丝路沧桑蒋季成 著《丝路沧桑》以古长安为开端,经敦煌至丝路西域段沙漠路线为线索,作者以半个世纪探访西域、巡行丝路的切身经历,访古探秘所获得的实况、逸闻和研读专著积累的知识,结合史实陈述丝绸之路的开拓、变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