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门史
-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报告王文静 杜霞 张翠平 谢秋葵 著本书为年度报告,主要针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如何传承与创新中华传统文化脉这一重大现实问题,《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报告2020》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角度,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和独特的育人机制;全面梳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系统解读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现时代的重大政策、新理论成果和现实热点问题;同时也将持续关注教育实践领域的优秀案例,积极探索中华文化教育在育人模式、课程建设、师资培育等方面的典型经验。本书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华文化教育研究院主持编撰,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展开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总报告、分报告、特别关注、案例。
-
魔法、节日、动植物[英] 莫尼卡-玛丽亚·斯塔佩尔贝里 著,周正东 译在阅读世界史类作品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如圣诞节、圣枝主日等节日,会看到君主因为某种传统或迷信而做出奇怪的决定,会发现某些特定的动物被赋予神性从而成为常用的图腾,这些现象背后其实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在日常生活中,即便不专门去过西方传统节日,我们也知道一些相关传统,如万圣节时孩子们要挨家挨户去要糖果,圣诞节时会准备圣诞树。我们会讨论诞生石,会说情侣或夫妻之间有“七年之痒”,会在结婚时穿上洁白的婚纱,会觉得蓝色更适合男孩。还有一些不太容易意识到的现象,如薪水(salary)这个单词的词根其实与“盐”(salt)有关,表示右侧(right)的单词刚刚好也是表示“正确”的单词(相对来说在各种文化中“左”的意义都不太好),但我们并不一定了解更深层次的原因,而这本书能够告诉我们一些奇异文化传统的历史渊源。若脱离西方传统去了解西方历史,则难免有一知半解的感觉。莫妮卡-玛丽亚??斯塔佩尔贝里带我们追溯了西方国家的文化史,从根源上解读了西方国家为什么会特别重视某些节日,宫廷中的纷争背后有什么传统迷思在作祟,古希腊、古罗马及维京时代的信仰和传统如何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西方文化,金羊毛骑士团因何得名,君主故去后为何将心脏运回出生地,等等。这本书可以作为世界史爱好者的文化导读,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部世界史读者和研究者都需要的西方历史注解集。
-
古代希腊与中国的他者意识李渊 著《古代希腊与中国的“他者”意识/“通古察今”系列丛书》论述了古代希腊和中国的“他者”意识,即古希腊人对蛮族和中国古代华夏人群对所谓夷狄的认识。古代中国与希腊的“他者”意识建立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之上,给自我之外的其他人群赋予普遍性的称呼,对异族多有贬低。血缘、文化、政治三个因素在古代希腊和中国的自我与他者区分中有重要意义,《古代希腊与中国的“他者”意识/“通古察今”系列丛书》集中探讨了这三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过程。
-
传统与变革之间黄国辉 著《传统与变革之间:商周亲属称谓的演进/“通古察今”系列丛书》以甲骨、金文为研究材料的中心,研究了商周时期为常见的祖、妣、父、母、子等亲属称谓,详细考证了商代亲属称谓前部分区别字问题,大致勾勒出这些亲属称谓在商周之际的演变历程和商代数字亲称的规律性问题,并对这些亲属称谓在商周社会中的含义进行了比较研究,考察异同,分析原因;还进一步就商周亲属称谓制的类型、意义,及其与商周社会结构、文化的关系等诸多问题作了探讨,由此窥视商周文明之间的传承与变迁。
-
中国文化史简编滕永青,肖潇 著《中国文化史简编(英文版)》作者长年从事高等职业教育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工作。通过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对职教学生语言学习特点的把握,作者编著了这部书籍,通过采用学生所乐意接受的形式,以用英语讲述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多地掌握和熟悉英语语言的内在规律和语法现象,增加词汇量累积,加强短语表述习惯。《中国文化史简编(英文版)》的撰写是作者多年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指导成功实践的总结。作者在出色完成了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投入时间和精力,持之以恒,数年磨砺,完成了这项任务。
-
当代中国文化史探微欧阳雪梅 编本书为当代中国文化史研究的论文合集,共收录6位学者的26篇文章,内容涉及自1949年建国至2019年中国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如文艺政策的变化,宣传工作的变迁,文化产业的建设,文化体制的改革以及新兴媒体在内外传播方面的作用和功绩等,从中可看出中国文化发展之迅猛,能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情况,也可提升民众的文化自信。
-
燕赵文化研究河北大学文学院 著《燕赵文化研究》由河北大学文学院主办。本刊在服务河北大学“燕赵文化学科群”建设的基础上,秉承校训“实事求是”之精神,推动燕赵地域文化研究,进而弘扬和发展燕赵传统文化精神,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雄安新区文化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智力及精神支持。作为文学院主办的刊物,本刊将以文学等人文学科研究为基础,开设地域文化研究、域外博览、语言研究、莲池书苑、名家访谈等栏目,重点刊登体现燕赵地域文化研究新成果和反映燕赵传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的学术论文、报告、评论、随笔和访谈录等。此外,本刊计划不定期期发表具有相当学术分量的长篇论文或学术访谈(2—4万字),以满足部分作者的学术需求,并使之成为本刊特色之一。《燕赵文化研究》将采用责任编辑初审、外部专家评审、学术委员会会审的评审机制,严格把关学术质量和政治内容。
-
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三编梁景和 编中国本土萌生的社会文化史从1988年至2018年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三编》是对2015年至2018年四年间其发展状态的一个关注,主要视点仍然聚焦于理论与方法、书序与书评、学术综述等三个部分。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学术视野、路向和学术志趣多种多样,而中国本土萌生的社会文化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这一部分的努力与前行,能为中国社会文化史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
-
罗马尼亚现代文化史[罗马尼亚] 格里戈雷·杰奥尔久 著,董希骁 译《罗马尼亚现代文化史》是在外研社2016年出版的同名图书基础上修订而成,增加了社会主义时期的罗马尼亚文化概况及罗马尼亚融入欧盟时期的文化议题,并更新了文献与附录。该书重建了罗马尼亚现代化进程曾走过的曲折复杂的道路,对一些引导罗马尼亚文化走向的主要思想、重大主题、标志性人物给予了重点关注,并将这些要素与欧洲的思想和文艺运动紧密联系。
-
H. K. 列里赫的文化遗产保护探索之路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列里赫家族博物馆(研究院) 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等 编,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 译《H.K.列里赫的文化遗产保护探索之路》是一部关于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列里赫及其所倡议的《列里赫公约》的综合性研究著作。 《H.K.列里赫的文化遗产保护探索之路》主要为2005年4月15日在圣彼得堡律师事务所举行的国际科学实践会议以及在圣彼得堡举行的第5~15届“列里赫遗产”国际科学实践会议的资料,充分肯定了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列里赫本人以及《列里赫公约》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并从《列里赫公约》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列里赫公约》的推行与发展,以及《列里赫公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