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门史
-
通天人之际的彝巫“腊摩”王光荣著介绍了腊摩的产生、婚嫁礼仪中的腊摩、新居习俗中的腊摩、生寿葬礼中的腊摩等。
-
东北渔猎民族现代化道路探索杨荆楚主编本书论述了赫哲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及其远景。
-
中国少数民族诗歌史祝注先主编少数民族的诗歌,大致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民间诗歌丰富在少数民族文学遗产中,民间诗歌占很大比重。无论是抒情还是叙事,史诗还是小调,都显出了超凡的奇观。创世史诗产生于民族形成的童年时期,是群体思维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凝聚着这个民族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经验和知识财富。许多少数民族都有风格不一而内容大体相似的“创世纪”。就英雄史诗而言,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拉斯》等,以其结构宏伟、气势磅礴而为世界各民族所瞩目。第二,载体形式多样 文字是书面诗歌的载体。少数民族的书面创作,概括起来,大致有五种类型: 1.用民族文字创作 许多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藏族的书面诗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建立的吐蕃王朝,但当时多为当事者随口吟唱,而由他人整理记录。真正的勃兴和发展是在吐蕃王朝崩溃以后的十二世纪前后。纳西族使用的东巴文是一种象形表意文字,相传创制于 一千余年以前。东巴文主要用于书写东巴经,这种经文记述宗教方面的内容,但亦有早期的文学作品。彝文、傣文都留下了诗歌遗产。蒙古文的诗歌创作发韧于鸦片战争(1840年)前后,古拉兰萨是最早的开拓者。维吾尔族的先民在历史上使用过多种文字。最早的古突厥文(即鄂尔浑——叶尼塞文,或称如尼文)曾在公元九世纪以前广泛采用。以这种文字书写的文献多是一些碑铭。回鹘文使用时间较长,由于宗教斗争,文献散佚严重。公元九世纪中叶以后,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文逐渐成为其民族文字。公元十世纪以来维吾尔族的文学典籍都是用这种文字书写的。中古时代的契丹、女真、党项等虽然已经消亡,但留下了用民族文字记载的诗歌遗产,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鲜卑族曾有“国语”(鲜卑语)诗歌专集,可惜早已散佚。2.用汉文创作少数民族学习华夏汉文典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述了戎子驹支朗诵《诗·小雅·青蝇》痛斥小人进谗的故事;春秋末年鲜虞族建立了中山国,《韩诗外传》说中山君好诗,特别是《黍离》与《晨风》(卷八);孔子七十二个贤徒,狄黑、左人郢都是狄人。 少数民族的汉文诗歌于文献中尚能找到先秦时代的作品,但是最早留下姓名的诗歌作者是西晋的翾风。这是一位青年女诗人。十六国时代汉国的建立者匈奴族刘渊刘聪父子皆雅好诗书,创作虽全散佚,史乘记录当为可信。前秦氐族苻坚,敦化文教,志在混一六合,明人杨慎《升庵诗活》赞其诗作残句“何让汉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民族交融的积极倡导者,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鲜卑族文化的提高。此后,少数民族的汉文诗作,层出不迭,成绩斐然。至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少数民族以其高歌长吟,汇人了汉文学发展的滚滚洪流。元、清两代是少数民族当政的王朝,和历代统治者 一样,他们都以继承中华文化传统为己任。政权的优势,为蒙古族、色目人、满族文学人才的涌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3.汉文翻译在世界诸多民族尚无文字之前,汉字即已广泛使用。有些少数民族的诗歌,文献资料载明系出自于翻译。像《越人歌》、《莋都夷歌》,少数民族语言的汉字记音一直保存完整;《匈奴歌》、《敕勒歌》虽无少数民族语言的汉字记音,而其出于翻译,亦是略无疑义的。4.汉文和民族语汉字记音这样一种类型早在唐代即已出现。《玉谿编事》、《锦绣万花谷》载南诏骠信星回节游避风台与清平官赵叔达唱和的诗就是这种作品。清人李调元的《粤风》,收录了许多用汉字记音的壮歌、俍歌和瑶歌,其间杂有汉语语词。也有用汉字记音的作品,如壮族的伦理长诗《传扬歌》、侗族的史诗《起源之歌》,就是这类诗作。当然其间也间杂有汉语借词。第三,多元发展系统少数民族诗歌的多元发展系统是由多种载体形式所决定。载体形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于汉语文和民族语文的交错这一焦点。有的民族虽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可是,其诗歌载体却并不限于民族文字,即同时还使用汉文进行创作。因此,也就形成了多元发展系统。 例如蒙古族、维吾尔族自有其民族文字书写的诗歌,可是,亦有大量的汉文诗歌。十三世纪初期,成吉思汗以马上功业取得天下,在西征中,又有大量维吾尔族加入了蒙古军的远征行列。急暴的军事征伐与随之而来的政治变革,使得许多少数民族优秀人才涌入中原大地。耳濡目染,陶冶沾溉,造就了一批俊彦英杰。明人戴良在回回诗人丁鹤年的诗集序中说:“我元受命,由西北而兴,若回回、吐蕃、康里、畏吾儿、也里可温、唐兀之属,往往率先臣顺,奉职称藩。其沐浴休光,沾被宠泽,与京国内臣无异。积之既久,文轨日昌,而子若孙遂皆舍弓马而事诗书。至其以诗名世,则贯公云石、马公伯庸、萨公天锡、余公廷心其人也。论者以写马公之诗似商隐,贯公、萨公之诗似长吉,而余公之诗则与阴铿、何逊齐驱而并驾。他如高公彦敬、犭夔公子山、达公兼善、雅公正卿、聂公古柏、斡公克庄、鲁公至道、三公廷圭辈,亦皆清新俊拔,成一家之言。”这一段话,说到了少数民族诗人成长的政治背景以及他们的汉文诗作的师承所自。
-
客家人古进主编暂缺简介...
-
少数民族史话职慧勇,彭谦,周泓著暂缺简介...
-
满学研究阎崇年主编;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主办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主办。
-
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陈国灿著本书是在著者多年研究整理研究吐鲁番文书的基础上编订而成的,它不仅对马伯乐整理出版的吐鲁番出土文书作了修订,还收录了大量著者多年来的研究新成果,是一本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专著,适合大学历史相关专业学生参考、阅读、使用。清末,英人斯坦因第三次来华所得吐鲁番出土文书,由法国人马伯乐整理出版,但文书均依性质分类序列,不能按墓葬归原,使得多数无纪年的文书不能断代,不利于研究,本书是陈国灿长期从事吐鲁番文书整理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新编定的吐鲁番文书,它明确了文书的墓葬归类,拼接了残片,纠正了马伯乐的许多错误,补充了马氏遗漏未收的文书,使得这批文书大为改观,在此基础上,本书还收录了著者对若干组文书作的前人未多涉及的研究,为文书学和这一时期的历史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著者有着多年整理文书的经验和对历史的长期研究,发表具有高水平的有关论文早为国内外学者所称道,这是一部具有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它的出版会进一步推动学术界对吐鲁番文书及隋唐史的研究。
-
中国档案事业史周雪恒主编《中国档案事业史》是一门研究我国档案、档案事业、档案学产生、发展的专业历史课程。它是高等学校文科档案专业必修的主要科目之一。本书对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所作系统阐述,在于探求发展的规律,阐明其对于各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以期总结历史经验,为当前档案事业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借此它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专业历史知识,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政治素质,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和档案事业的热爱。此次编写,在内容和章节上对《中国档案事业简史》作了较大的充实和调整。其一,本书增补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书和文书工作史部分。这是因为官府文书和官府档案是处于不同阶段的同一实物,研究档案必先要研究文种名称、公文程式和术语,同时还要研究文书处理程序,以进一步认识文书与档案的关系。其二,对于不同时期现存历史档案作了概要介绍,以使学生和档案专业人员对祖国历史遗产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其二,本书还加重了档案学的历史溯源及其在近代各研究方面的具体阐述,以突出我国档案学的历史特点。随着内容的增补,章节作了相应的调整。
-
中华民族历史整体发展论木芹著自秦汉以来, 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本书力图总结历史中各民族的积极的方面.
-
中国多民族认知活动方式的跨文化研究陈中永,郑雪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