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门史
-
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暂缺简介...
-
客家历史文化纵横谈饶任坤,卢斯飞主编收入《论客家的形成及民族融合》、《客家人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贡献》、《客家民俗文化美初探》等20余篇论文。
-
人神之媒李国文著本书对纳西族东巴教、东巴文化中“东巴”和“达巴”进行了研究。包括:东巴古称谓及其含义,东巴教祖,东巴沿传方式,东巴知识结构,东巴、达巴史料辑录,象形文字经典记载的东巴及其分类等。
-
国际东巴文化研究集粹白庚胜,杨福泉编译白庚胜(1957- ),纳西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央民族学院语言文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及日本筑波大学民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收入《国际纳西东巴文化研究述评》和美英法日等国学者的研究论文《纳西宗教综述》、《纳西族神话和仪式的结构》、《汉字的六书与纳西文》等20篇。
-
黎族文化初探王养民,马姿燕著本书探讨了黎族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思维形式和思维基本规律、黎族的宗教、黎族的美和审美。
-
彝文文献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彝文文献编译室编本书共收录有关学术论文和反映专业情况的文章39篇。其中一部分论文产近百年来有关专家学者研究彝文文献的代表作,从中可以了解各个时期彝文文献的研究的基本脉络。很大一部分则是中央民族学院彝文文献专业历届师生的近斯新作,从不同的角度对彝文文献进行了学术探讨,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彝文文献学科的博大精深。还有一些文章讴歌了老一辈专家学者为彝文文献学科的建设艰苦奋业的业绩和回顾彝文文献专业所走过的十年历程。附录部份收录了在京彝学专家对彝学研究的感想和希望的发言;国内外彝文文献收藏单位和彝学研究机构及刊物名称。本书基本反映了彝文文献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反映了各历史时期的研究水平,反映了彝文文献学科的内函,故可作彝文文献学科的辅助教材。此外,亦可作古籍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对彝学研究者来说,既可学习和借鉴前人和同行的研究成果,又可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对广大彝学业余爱好者来说,择在选读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对系统了解彝文文献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
中国回族胡振华主编中国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回回民族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她和各民族一道为缔造祖国的历史、创造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做出了贡献。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也有称作“回民”的,“回回”这一名称的由来与回族的族源是两回事。“回回”一词最早见于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指的是“回鹘”,即维吾尔族。“回回”应是“回鹘”的音转。因新疆南部的维吾尔族已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元代的汉文史书中,便把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西亚、中亚的各族穆斯林均统称为“回回”,这时“回回”的涵义已不是“回鹘”,而是指西亚、中亚和新疆的穆斯林了。“回回”原为他称,而后来当回回形成一个民族时才变成自称。
-
中国民族史研究华祖根,卢勋编本书收录:《中国远古的各部落集团》、《试论南诏官制》、《元代云南地区的白人》、《论历史上回族多种经济的形成》等18篇文章。
-
黄慕松、吴忠信、赵守钰、戴传贤奉使办理藏事报告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本书辑录史料7种:《黄慕松奉使入藏册封并致祭达赖大师报告书》、《吴忠信入藏日记》、《赵守钰护送班禅回藏工作报告书》等。
-
晚清国粹派郑师渠著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一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于1983年开始博士学位授予工作。17年来,先后有839人在我校取得博士学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各级党政机关的业务骨干,其中一部分已成为本学科领域非常知名的学者,一部分同志则担任着非常重要的领导职务。他们都为我国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