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门史
-
天津租界与日本居留民团程维荣 著清末,列强为瓜分势力范围,先后在中国开辟租界,天津形成“九国租界”格局,其中的日租界建立了日本居留民团。本书对天津日本居留民团的形成轨迹、组织结构、行政管理权及警察执法权,以及所谓教育文化卫生等活动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剖析,揭示了日本居留民团在日本驻天津总领事馆的监督下进行侵略扩张、旨在建立殖民制度的实质。
-
中国文化概论陈江风 著,陈江风 编本教材是郑州轻工业大学陈江风教授《中国文化概论》的第四版。本教材坚持“守正出新”的原则,力求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梳理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审视,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历史遗产,力图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为当今的现实社会服务。在以中华本土文化为核心,吸纳人类各种文化精华,形成多元一体新文化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次修订,使教材内容更加严谨科学,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字风格渐趋统一。
-
长江文明冯天瑜 著人类文明是江河的赠礼。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这是史学界的共识,也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多元一体的印证。自唐宋以来,中华文明的重心逐渐由北向南转移,长江孕育并见证了数千年来中国历史的勃兴与流变。本书纵览古今,在全球视野之下,综合介绍了长江文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文化优势,及其发展历程、文化分区。长江全流域资源丰厚、人文兴盛、经济繁荣,是中国文化历史的重要符号,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维持着中华文明的持久生命力。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长江流域的自然与人文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并历数了世界其他大河文明的发展历程与特征,与长江文明进行对比辨析。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长江流域的认识和考察也是逐步形成的,作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打破区域阻隔,从中华文明的高度重新建立对长江文明的整体性认知,详解长江、黄河并立的文明格局,定义长江文明的历史角色。本书提纲契领、面面俱到,从时间、空间、自然、文化多个维度讲述,同时又简明、易读、丰富,是史学名家面向大众推出的文化读本,一书通晓长江文明分支及内核。在长江文明的统一概念之下,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更成体系,因此本书也是剖析长江全流域自然条件与人文理路的指导性书籍,对长江地区未来的文化与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江水滔滔而逝,奔涌数千年,长江沿岸孕育了太多中华文化地标、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华英杰,形成了推动中华大地不断更新发展,塑造我们共同的民族品格与家国记忆的强大文化力量。在长江文明这一统一的概念之下,文化记忆与遗存将更成体系,唤起对长江流域历史与将来的更多关注。
-
海纳百川上海通志馆,《上海滩》杂志编辑部 编《海纳百川—近代上海的中西碰撞与交融》是“《上海滩》丛书”中的一种,所收录的文章讲述了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后,在中西方文化及科技的冲突交融中,历经百余年,逐步从一个中国传统县城发展成为国际性都市的过程,以及在此历程中上海的制度、风俗以及上海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与进步。从城区规划到公用事业的起步,从有轨电车、公共汽车、出租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到公厕、疫情报告等卫生事业的艰难发展,从女性意识的觉醒到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东西方文化界的频繁接触交流,社会各领域的中西交流,促进了上海大都市的快速形成与发展。书中收录的一则则生动故事,揭示了上海自中国近代以来长期领开放风气之先的缘由。
-
混凝土[英] 阿德里安·福蒂(Adrian Forty) 著,尚晋 译在现代建筑中,混凝土几乎普遍使用,随之而来的观点也两极分化:有人厌恶,甚至恶心,但另一些人则对混凝土充满激情。本书不是一部通过混凝土去认识历史的材料史,而是将混凝土视为一种有历史的材质,作为材质,混凝土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思想,关于建筑的、摄影的、艺术的等等,它呈现的不是一种物质简单而纯粹的平凡世界,通过对混凝土的考察,我们同样进入了一个信仰与反信仰、希望与恐惧、渴望与厌恶的无常世界。阿德里安·福蒂探讨了混凝土如何改变了我们对“自然”、时间、甚至“物质”的理解。虽然这本书主要关注建筑师对混凝土的反应,因为他们对这种媒介有了更多的了解,但它也考虑了混凝土在政治、文学、电影、劳资关系以及当今关于可持续性的争论中所扮演的角色。政治家、企业家、神职人员、摄影师、艺术家和电影制作人都利用混凝土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同时也涵盖了欧洲、北美、南美和远东地区,探讨了混凝土在多大程度上促成了现代主义的一致性,并探讨了它引发的争论。这是关于混凝土对全球影响的第一次反思,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看待过去一百年来我们的环境的新方法。
-
我与世界.蛮荒时代匡燮 著该书是散文家匡燮描写个人成长经历的文学作品。作者回忆了少年时代在陕西渭南学习、生活的经历,将渭南的城市风貌、亲朋好友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校园往事等娓娓道来。全书分为《市井之间》《在叔父身边成长》《双记事》三大章,每章下有数篇散文,文中还配有数幅作者的书法手迹图片。匡燮文学功底深厚,笔触细腻,语言优美,具有深刻且浓郁的历史与人文情怀。
-
我与世界.我的起源匡燮 著该书是散文家匡燮描写个人成长经历的文学作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期在河南洛阳一个小山村的经历,将故乡的风土人情、乡邻亲友的故事以及自己的童年趣事等娓娓道来。全书分为《槐荫村落》《未勒的碑文》《童年天籁》三大章,每章下有数篇散文,文中还配有数幅作者的书法手迹图片。匡燮文学功底深厚,笔触细腻,语言优美,具有深刻且浓郁的历史与人文情怀。
-
上海大学师生回忆录《上海大学(1922—1927)教材》编委会 编本书由上海大学“红色学府 百年传承”编委会编。全书收录五十多位上海大学(1922—1927)师生在不同时期口述或撰写的回忆文章。特别是1962年上海历史研究所为了《五卅运动史料》的编撰,派出研究人员,对当时还健在的上海大学学生进行当面采访,从而留下的一批口述史料更为珍贵,这些史料至今对于上海大学的研究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书的出版,不仅对于后人了解和研究老上海大学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对于传播红色文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
中日远古非文字交流研究李国栋 著李国栋,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中日民俗文化比较研究,稻作文化研究。本书以日本绳纹时代、弥生时代和古坟时代为基本断代,以非文字证据为主要支撑,以日本绳纹人与中国古越人的共同祖居地“东中国海平原”为焦点,阐释了15000年前日本绳纹文化的产生;根据稻作背景和创世神话,通过玉玦、勾玉、红漆角栉、石钺、古菱形纹以及前方后圆坟、三角缘神兽镜和错金铭文铁剑等器物,阐释了中日两国7000年前-1500年前以稲作农耕为背景的文化交流和民俗的形成和演变。
-
上海大学演讲集《上海大学(1922—1927)教材》编委会 编本书为“红色学府 百年传承”丛书之一。上海大学(1922—1927)的办学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5年,却有大批名家、学子在学校演讲。上海大学最值得称道的一点就是通过演讲,来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成为上海大学通过课堂、自编教材和演讲来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渠道之一,这在当时的其他高等学府是先列。本书收录目前已经发现的名家、学子1922—1927年在上海大学的学术演讲稿。本书汇编在前人基础上做了许多调整、修正、充实、完善的工作,不仅对于学术研究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对于普通读者也不失为一本很好的了解百年前社会进步思潮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