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元朝文书档案工作研究
作者:陈子丹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01
ISBN:9787516146897
定价:¥5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研究丛书:元朝文书档案工作研究》简要论述了元代文书档案工作的发展历史,探讨了元朝文书档案、石刻档案、谱牒档案、科技档案、教育档案和少数民族文字档案,元朝文书档案的两次重大发现,元朝官方文书、现存元朝历史档案和元朝少数民族文字档案的特点,元朝文书档案机构和官吏、文书档案管理制度、文书档案工作的若干特点、档案文献编纂、档案利用、档案文献编纂家及其贡献、档案文献编纂利用成就与特征等内容。《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研究丛书:元朝文书档案工作研究》属于中国断代档案史或中国少数民族封建王朝文书档案工作的研究成果,对构建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的学科体系和充实中国档案事业史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作者简介
陈子丹,男,汉族,1963年生。历史学博士,档案学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外档案事业史、民族档案学、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等学科的研究。主攻民族档案史料学方向,其研究成果涉及少数民族文字档案、金石档案、谱牒档案、口述档案、影像档案、地方特色档案以及中外档案和档案工作等领域,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史料研究成绩显著。对民族档案学理论与方法、民族档案史料编纂、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3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43篇,出版教材1部、专著3部、合著2部。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项目5项。教学和科研成果多次获省、校级奖励。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元朝文书档案
第一节 元朝公务文书
一 “大札撒”和清册
二 皇命文书
三 臣僚上书
四 官府间行移文书
五 户籍、田产文书
六 元朝公务文书的特点
第二节 元朝法律、社会契约文书
一 法律文书
二 社会契约文书
第三节 元朝汉文石刻、谱牒档案、画像
一 元代白话碑
二 墓碑、宗教石刻、人物碑
三 宣光碑刻
四 少数民族汉文石刻
五 谱牒档案
六 画像
第四节 元朝科技、教育档案
一 天文、占卜档案
二 地理档案
三 农业档案
四 《庙学典礼》
五 《元统元年进士录》
第五节 元朝文书档案的重大发现
一 黑水城出土元代文书
二 大理五华楼遗址出土元碑
第六节 现存元朝历史档案的特点
一 现存元代碑刻档案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二 黑水城出土元代文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三 元朝历史档案迄今在欧亚地区仍有遗存
第二章 元朝少数民族文字档案
第一节 蒙古文档案
一 回鹘式蒙古文档案
二 八思巴字档案
第二节 回鹘文档案
一 碑铭
二 社会经济文书
第三节 藏文档案
一 元代法旨
二 元代铁券文书
三 元代西藏官方档案
第四节 元朝少数民族文字档案的特点
一 八思巴字纸质档案存世稀少,极为罕见
二 八思巴字档案保持了史实记录的原始性
三 元代少数民族文字碑刻、印章文种多样,价值珍贵
四 多种民族文字、多种类型的文书档案在古代绝无仅有
第三章 元朝文书档案机构和官吏
第一节 元朝文书档案工作机构
一 元朝中央和地方机构
二 元朝文书机构及其职责
三 元朝的架阁库
第二节 元朝文书档案管理人员
一 主管官员(首领官)
二 具体负责官员(管勾)
三 吏职人员
第三节 元朝吏员出职和选用制度
一 吏员出职制度
二 吏员选用制度
三 元朝吏制的弊端
第四章 元朝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节 元朝文书管理制度
一 文书避讳制度
二 文书缮写制度
三 文卷登记和勾销制度
四 行移公事程限和催办制度
五 圆佥文书制度
六 文书押署制度
七 印章的制作、保管与使用制度
八 照刷磨勘文卷制度
九 文书立卷制度
十 文书保密制度
第二节 元朝公文邮驿制度
一 公文邮驿管理机构和官员
二 驿站与急递铺
三 公文入递、封发与走递
四 元代公文邮驿律
第三节 元朝档案管理制度
一 架阁管理制度
二 区别文字分别架阁制度
三 当面交卷制度
四 周年交案制度
五 不得私藏官府文卷制度
六 档案曝晒制度
七 档案利用制度
第四节 元朝文书档案工作的特点
一 档案工作的游牧特征明显
二 全国文书的总汇机关只设中书一省
三 宰相仅是皇帝的秘书
四 吏员出职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档案史上绝无仅有
五 公文驿传制度在规模、数量和管理水平上都超过前代
六 文书立卷方法上有所创新
七 文书档案机构不健全
八 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混合
九 文档管理权限下移
十 文档管理制度不完善
十一 重视档案的收集和安全保护
十二 重视档案的检索和开发利用
第五章 元朝档案文献编纂
第一节 档案文献编纂机构和人员
一 翰林兼国史院
二 翰林兼国史院编纂人员
第二节 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的编纂
一 起居注的编纂
二 时政记的编纂
三 日历的编纂
第三节 实录的编纂
一 历朝实录纂修概况
二 《元十三朝实录》
三 后妃、功臣列传的编纂
第四节 政书(典章格例)的编纂
一 元朝法律文书的汇编
二 以档案材料为主的典章制度史
三 其他官修政书
第六章 元朝档案的利用
第一节 编修国史
一 《元朝秘史》的成书经过
二 《元朝秘史》的内容和写作手法
三 《元朝秘史》的价值和局限性
第二节 编修辽、金、宋三史
一 辽、金、宋三史的编修经过
二 辽、金、宋三史的比较
三 西夏专史编修的缺失
第三节 编修地方志
一 《大元大一统志》的编修
二 其他地方志的编修
三 现存元代地方志
第七章 元朝档案文献编纂家及其贡献
第一节 马端临与《文献通考》
一 《文献通考》的编纂很有新意
二 《文献通考》的内容丰富可靠
三 《文献通考》发展了“会通”思想
第二节 虞集与《经世大典》
一 虞集生平及著述
二 虞集与《经世大典》的编纂
三 虞集的历史借鉴与文献征实思想
第三节 欧阳玄与辽、金、宋三史
一 欧阳玄生平及著述
二 欧阳玄对辽、金、宋三史编修的贡献
第四节 苏天爵与档案文献编纂
一 苏天爵生平及著述
二 苏天爵的档案文献编纂实践
三 苏天爵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
第八章 元代档案文献编纂利用的成就与特征
第一节 元代档案文献编纂利用的突出成就
一 首次用非汉文纂修中国史书
二 开创了宗教型民族档案文献的编纂方法
三 最早取“文献”二字为书名,从理论上对文献作了界定
四 创造文、献、注三合一的编纂方法,开历史考证学之先河
五 形成网罗文献、编纂史料以资借鉴的学风,丰富了档案编纂思想
六 依累朝实录而修三史
第二节 元代档案文献编纂利用的显著特征
一 用蒙、汉两种文字编纂的做法独一无二
二 历朝实录纂修不绝,但史稿都已亡佚
三 国史院人才济济,地位重要
四 重视政书的编纂,种类和数量较多
五 始终没有编出一部通用的、全面性的法典
六 对汉人利用档案严加防范,限制了私人修史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元朝文书档案
第一节 元朝公务文书
一 “大札撒”和清册
二 皇命文书
三 臣僚上书
四 官府间行移文书
五 户籍、田产文书
六 元朝公务文书的特点
第二节 元朝法律、社会契约文书
一 法律文书
二 社会契约文书
第三节 元朝汉文石刻、谱牒档案、画像
一 元代白话碑
二 墓碑、宗教石刻、人物碑
三 宣光碑刻
四 少数民族汉文石刻
五 谱牒档案
六 画像
第四节 元朝科技、教育档案
一 天文、占卜档案
二 地理档案
三 农业档案
四 《庙学典礼》
五 《元统元年进士录》
第五节 元朝文书档案的重大发现
一 黑水城出土元代文书
二 大理五华楼遗址出土元碑
第六节 现存元朝历史档案的特点
一 现存元代碑刻档案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二 黑水城出土元代文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三 元朝历史档案迄今在欧亚地区仍有遗存
第二章 元朝少数民族文字档案
第一节 蒙古文档案
一 回鹘式蒙古文档案
二 八思巴字档案
第二节 回鹘文档案
一 碑铭
二 社会经济文书
第三节 藏文档案
一 元代法旨
二 元代铁券文书
三 元代西藏官方档案
第四节 元朝少数民族文字档案的特点
一 八思巴字纸质档案存世稀少,极为罕见
二 八思巴字档案保持了史实记录的原始性
三 元代少数民族文字碑刻、印章文种多样,价值珍贵
四 多种民族文字、多种类型的文书档案在古代绝无仅有
第三章 元朝文书档案机构和官吏
第一节 元朝文书档案工作机构
一 元朝中央和地方机构
二 元朝文书机构及其职责
三 元朝的架阁库
第二节 元朝文书档案管理人员
一 主管官员(首领官)
二 具体负责官员(管勾)
三 吏职人员
第三节 元朝吏员出职和选用制度
一 吏员出职制度
二 吏员选用制度
三 元朝吏制的弊端
第四章 元朝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节 元朝文书管理制度
一 文书避讳制度
二 文书缮写制度
三 文卷登记和勾销制度
四 行移公事程限和催办制度
五 圆佥文书制度
六 文书押署制度
七 印章的制作、保管与使用制度
八 照刷磨勘文卷制度
九 文书立卷制度
十 文书保密制度
第二节 元朝公文邮驿制度
一 公文邮驿管理机构和官员
二 驿站与急递铺
三 公文入递、封发与走递
四 元代公文邮驿律
第三节 元朝档案管理制度
一 架阁管理制度
二 区别文字分别架阁制度
三 当面交卷制度
四 周年交案制度
五 不得私藏官府文卷制度
六 档案曝晒制度
七 档案利用制度
第四节 元朝文书档案工作的特点
一 档案工作的游牧特征明显
二 全国文书的总汇机关只设中书一省
三 宰相仅是皇帝的秘书
四 吏员出职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档案史上绝无仅有
五 公文驿传制度在规模、数量和管理水平上都超过前代
六 文书立卷方法上有所创新
七 文书档案机构不健全
八 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混合
九 文档管理权限下移
十 文档管理制度不完善
十一 重视档案的收集和安全保护
十二 重视档案的检索和开发利用
第五章 元朝档案文献编纂
第一节 档案文献编纂机构和人员
一 翰林兼国史院
二 翰林兼国史院编纂人员
第二节 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的编纂
一 起居注的编纂
二 时政记的编纂
三 日历的编纂
第三节 实录的编纂
一 历朝实录纂修概况
二 《元十三朝实录》
三 后妃、功臣列传的编纂
第四节 政书(典章格例)的编纂
一 元朝法律文书的汇编
二 以档案材料为主的典章制度史
三 其他官修政书
第六章 元朝档案的利用
第一节 编修国史
一 《元朝秘史》的成书经过
二 《元朝秘史》的内容和写作手法
三 《元朝秘史》的价值和局限性
第二节 编修辽、金、宋三史
一 辽、金、宋三史的编修经过
二 辽、金、宋三史的比较
三 西夏专史编修的缺失
第三节 编修地方志
一 《大元大一统志》的编修
二 其他地方志的编修
三 现存元代地方志
第七章 元朝档案文献编纂家及其贡献
第一节 马端临与《文献通考》
一 《文献通考》的编纂很有新意
二 《文献通考》的内容丰富可靠
三 《文献通考》发展了“会通”思想
第二节 虞集与《经世大典》
一 虞集生平及著述
二 虞集与《经世大典》的编纂
三 虞集的历史借鉴与文献征实思想
第三节 欧阳玄与辽、金、宋三史
一 欧阳玄生平及著述
二 欧阳玄对辽、金、宋三史编修的贡献
第四节 苏天爵与档案文献编纂
一 苏天爵生平及著述
二 苏天爵的档案文献编纂实践
三 苏天爵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
第八章 元代档案文献编纂利用的成就与特征
第一节 元代档案文献编纂利用的突出成就
一 首次用非汉文纂修中国史书
二 开创了宗教型民族档案文献的编纂方法
三 最早取“文献”二字为书名,从理论上对文献作了界定
四 创造文、献、注三合一的编纂方法,开历史考证学之先河
五 形成网罗文献、编纂史料以资借鉴的学风,丰富了档案编纂思想
六 依累朝实录而修三史
第二节 元代档案文献编纂利用的显著特征
一 用蒙、汉两种文字编纂的做法独一无二
二 历朝实录纂修不绝,但史稿都已亡佚
三 国史院人才济济,地位重要
四 重视政书的编纂,种类和数量较多
五 始终没有编出一部通用的、全面性的法典
六 对汉人利用档案严加防范,限制了私人修史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